你身边有没有农民自己投资的家庭农场或者专业合作社?前景如何?

鲁西马识途


我也承包了二百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花椒,这些年解决了周边很多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全是自己出资,从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至今出行还有一公里多土路,电路也被村干部给收掉买废品了,自己出钱又架上去的,总之,承包土地太难了。


绿水青山147856517


首先要说明一下:家庭农场不是种田大户。我几年前就经营家庭农场了,本人是干建筑的12年心血来潮想干农业就到农村包了50亩地干起了家庭农场,当时家里人没一个赞同的,但我不听他们的,从规划到实施用了近两个月,建临时房建围栏建养舍鸡舍等等共计化费50万左右,羊养了60个种养,鸡养了150只,鹅鸭都有,栽了一批树苗,还种了10亩的蔬菜。当时想的就是走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路子。可事实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养殖的风险是可控的,只要技术到位就能养的活,可养出的东西你卖不出去:市场不认可你的绿色产品。最后只是按市场价卖了,亏的一塌糊涂。虽然我没成功我仍就没放弃我一直认为:只有家庭农场的模式才真的适合中国。


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


我是70后,普通农民,高中毕业一直在家种地,2013年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长大棚丝瓜为主,面积30亩。


14年开始面积扩大到100亩,增加一个自己陪育的小青菜品种,并注册了澜田商标,从育种到出售全部农场自己搞,我负责种,老婆负责出售。

增加了另一个长期投资品种一一红叶紫薇。


LZJ215


我办合作社十二年了,是国家级示范社,是我们县最早的一家,我们合作社叫遂平县民全兴主粮专业合作社。我们是一群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我们合作社主要是优质小麦玉米订单,主要业务是为社员提供托管服务。我社已是稳定发展期,先前遇到的难一言难尽。想自己发财就不要办合作社,真心献身三农就办合作社。人有恒万事成,困难是你成长的垫脚石。我们认为合作社才是农村的希望所在。


52732857407


我们邻居有一个租了20几亩地搞农家乐,而且还在里面搞了菜园,搞了个小型的动物园,因为在城郊所以一到周末很多人都过去玩,因为里面也有很多果树一到春天很多人都过去踏青,还有很多公司的聚会都愿意选择在哪儿,能挣多少钱多少钱具体不知道,但一年应该也有几百万收入吧


邵也来了


我今年我去运营了一个基地。先分享一下经验吧,总体来说是一个失败的。我今年种的是草莓。再都知道今年草莓的价格从原来年前的51斤,然后降到十几块钱一斤,这样的话打乱了我整个的预算。

年后又遇到疫情的影响,所以整个年前年后对我影响也是蛮大的。

不过在做基地之前的我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我种的草莓就是要好吃。我觉得就这两个字好吃,这两个字真正的是把我这个基地做成了一个品牌,虽然说在疫情和价格不好的影响的前提下,大家吃到我种的草莓之后都感到非常的出乎意料的味道。

所以在价格偏低,和疫情的影响下,然后我们能够正常的销售这也是我觉得给自己一个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现在我们种的农产品,谁种的产量高不是最重要的就谁种的品质好,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那就会有消费者,能够一传十十百帮你去打造你的基地的口碑。



怀揣梦想睡不着的人


我是晋鹏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个合作社是我一手成立并发展起来的,如其说发展起来还不如准确的说熬到现在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合作社成立的时候只有7个人,现在发展到五十多人,人数是增多了,蜂蜜的量也多了,但销路只能靠我一个人,暂时没有任何人和政府部门、公司单位的支持。尽管是这样我还会一直做下去,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合作社能长期活下去终有一天会做大做强的。



晋鹏


我是2014年自己投资20万购买了两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了斤近200亩土地注册成立了《南宫市利忠家庭农场》种植大田作物虽说辛苦但是收入还祘稳定,我觉得做农业还是大有前途的。


知心爱人我真的好想你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前景如何,关键在于发展的定位和实际运作,跟个人能力和思路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家庭农场还是合作社都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既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吸纳了现代机械设备,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图片说明(泌阳盘古开天地)

以我个人在我们当地农业协会工作这几年所接触和了解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可分为生产型,规模型,资源型,特色型等这几大类。总的来说各有长短,成功的比较少但也有,处于保本的占多数但也有很多负债累累的。下面我们就详细的分析一下。

图片说明(泌阳文化界深入农村体验秋收)

一,生产型

所谓生产型就是以种植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这一类可以占到70%左右。从业者多是当地能力比较强的人,有事业心,手里有一定的资金。按照常规的生产方式,把自己村里的和邻村的土地整合起来种植农作物。只要风调雨顺的话多少可以赚点,但是遇到灾害天气,产量受到影响就不行了。

图片说明(泌阳文化界深入农村体验秋收)

二,规模型

看到规模二字就知道承包土地面积多,基础设施齐全,机械化使用程度高,这一类占到10%左右。经营者大多为当地比较有威望的人,曾经从事其它行业做的比较成功并且手里资金比较充足。负债累累的往往是这一类人。因为他们追求的是规模发展,并没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他们的经营思路是一亩地赚500元的话就发展上千亩甚至数千亩,以数量求效益。

图片说明(泌阳文化界深入农村体验秋收)

三,资源型

这个要分为两种资源,一种是人脉关系资源,二是占有地方资源,这一类占到5%左右。主要的经营者是在地方有一定的势力和关系,大多为村镇干部。他们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领导都比较熟悉,有的甚至是亲戚关系。在加上地方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比如有山有水等。他们的经营思路不在生产上面,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补贴,想必大家都明白意思了吧!

图片说明(松申合作社理事长)

四,特色型

特色型最为实干,因为如果不实干的话就体现不了特色出来。这一类占10%左右。能干出特色出来的大多都是能人,有技术,有专业并且有思路。他们不追求规模的大小,而是小而精,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量身打造自己的生产方向。并且善于把现代农业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在农业发展中最赚钱的就属于这类人。

图片说明(松申合作社理事长)

当然还有跟风型,投机型等等,总而言之农业发展不管是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我有一个比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市场,做充分的调查和规划,成功往往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三农开拓者


目前国内的家庭农场都是农民自筹的,农机购买,土地流转,和不是家庭农场的农民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多了一个工商牌照,目前家庭农场的主营很大部分就是农机服务,与土地种植为收入来源,但是种植业的风险性和利润是不成正比的,我认为真正的家庭农场的模式应该是种养结合,种植面积500亩左右正好,养殖看实际情况,我给大家立个标准大家给点意见,500亩地,20头母牛,或200只母羊,加上一套播种农机具,一套打药农机具,一套中耕农机具,一台收割机,一套秸秆揉搓回收机,或者一套秸秆打包机,一套搂草耙子,一个拉草的笼车,,这是一个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的标准配置,投资嘛一百五十万左右,年收入应该在四十万左右我指的是纯利润,经营不好的话30多万,经营好的话五十万也有可能,这就是我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大家伙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