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雙永村:一株桃樹帶來的脫貧蝶變

3月24日上午,春光明媚。在重慶銅梁區西河鎮雙永村的一片新栽植的50多畝桃林裡,村民們有的給桃樹苗鬆土施肥,有的給桃林間種的海椒苗澆水。“春分”過後,滿村的桃樹雖然告別了花季,但枝頭上已經結出的累累幼果,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一個曾經寂寂無名的市級貧困村,現在卻桃聲在外,曾經貧困的村民也因桃子鼓起了腰包。下實功扶真貧讓這個偏遠的山村發生著可喜的變化,村民在增收致富路上越走越寬廣。

銅梁雙永村:一株桃樹帶來的脫貧蝶變

村民喜摘脫貧桃。趙武強攝(資料圖片)

川中引種,脆桃落戶貧困村

雙永村是銅梁南部的一個邊遠山村,與永川區連界。過去,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暢,產業缺乏,是重慶市級貧困村之一。

“那個時候,全村44戶建卡貧困戶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窮。在區、鎮的大力支持下,雙永村用了兩年時間狠抓了基礎設施建設,並很好地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西河鎮鎮長吳別說,全村貧困家庭的適齡兒童入學率、意外傷害和大病醫療救助覆蓋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住房安全率、安全飲用水率均達到100%。如今,雙永村社社通了水泥公路、戶戶通了人行便道,家家用上了天然氣,煮飯不用柴,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溼鞋成為貧困戶生活改善的真實寫照。

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扶貧產業發展計劃也同步實施。雙永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過去糧豬型的農業結構只能解決大多數村民的溫飽問題,但鼓起村民“錢袋子”的經濟產業就是零。為此,鎮村多次調研,吃透村情,決心發展穩定持久的扶貧產業。通過外出考察,邀請專家會診,最後決定從成都雙流區引種胭脂脆桃。

業主帶動,村民種上增收果

“種植胭脂脆桃?幹部說的好不好?,適不適合我們這方水土都不知道,還有我們山旮旯又偏遠,那個願意跑來買哦?”動員會上,村民們都甩腦殼。

面對群眾的疑慮,鎮村引進業主示範帶動,並組建了專業合作社的舉動,最終徹底改變了村民的看法。

2015年初,通過招商引資,一位外來種果出身的黎國洪走進了雙永村,返租104畝坡地,率先種下了上萬株胭脂脆桃。

令村民村民驚詫的是,這個外來的“和尚”真會念經,變戲法式地建起一個個連排大棚,把一部分桃樹種在了“屋裡”(大棚)。並通過一系列科學管理,讓桃樹第二年就開花結果。

銅梁雙永村:一株桃樹帶來的脫貧蝶變

技術員示範修枝。趙武強攝

專業合作社的這一“創舉”,讓村民大開眼界又口服心服。很快,吃了“定心丸”的村民爭著把幾萬株桃苗定植在了山坡地頭、房前屋後,面積600多畝。

“這個示範園,由於管理到位,桃樹長勢好,產量也高,成了村民們學習的樣板。每到一個農事季節,我們都要組織村民參觀學習。”雙永村黨支部書記趙代發說,鎮村因勢利導以社為單位開展培訓,鎮幹部“一幫一”上門指導,兩三年時間就把種桃的門外漢培養成了種果能手。

銅梁雙永村:一株桃樹帶來的脫貧蝶變

駐村工作隊員指導貧困戶管理桃樹。趙武強攝

2019年底,雙永村在區扶貧工作隊和鎮裡的關心支持下,按照“統一購買農資、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打造品牌”和貧困戶利益緊密聯結的“五統一聯”機制,又建起了50多畝的集體桃園。

“這個桃園包括建卡貧困戶在內的村民通過土地入股,不僅獲得土地保底金,還參加集體經濟利潤的分紅,一份土地兩份收入,為鞏固脫貧成果再上了一道保險。”趙代發說。

在建卡貧困戶陳金海的桃園裡,陳金海夫婦正在桃林裡躬著身子鬆土除草。檢查桃樹春管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孫連傑、趙吉亮、彭兵也來到陳金海的桃林,查看桃枝結果情況。

“我家種了156株桃樹,栽的時候老婆生病住院,家裡缺人手,幹部來幫我栽苗,後來又手把手教管理。今年花開得特別好,估計收入有兩萬塊。”陳金海笑著說。

辦節吆喝,桃果就地賣得脫

2018年5月初,隨著滿樹的桃果泛紅成熟,銷路也成了即將解決的大問題。

“要把山旮旯的鮮桃及時賣到城裡,才能把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在握,貧困戶的增收才有保障。”西河鎮長吳別說,經過一番謀劃,決定辦採摘節吸引人氣,打造品牌擴大影響。

2018年5月26日,一個結合農耕文化和體驗農業於一體的胭脂脆桃採摘節正式舉辦,紅豔豔的桃果吸引了銅梁、永川乃至重慶主城的大批城裡人前來採摘。同時,鎮村利用電商平臺,把桃果遠銷到了川渝兩地甚至北京等地。

當天,幾千城裡人湧進了小山村,幾百輛小車擺了幾公里長,色如胭脂、清甜爽口的脆桃讓城裡人讚不絕口。而鎮村幹部當起了嚮導,優先把客人帶到貧困戶的桃林裡,忙著幫助採摘、裝箱。

“去年,我家幾十棵桃樹第一次結果,500多斤鮮桃兩天就賣光了,4000塊錢裝進了荷包。”8社建卡貧困戶陳金海趁著採摘節,把桃林下養殖的20多隻土雞一傢伙也賣了出去。桃子剛摘完,他就打定了再栽幾十顆桃樹的主意。

銅梁雙永村:一株桃樹帶來的脫貧蝶變

去年5月28日城裡人採摘鮮桃。趙武強攝

2019年,雙永村桃果又獲得豐收,全村產果30萬斤。鎮村舉辦了第二屆胭脂脆桃採摘嘉年華,通過對品牌打造和推出的釣龍蝦、捉泥鰍、烤燒烤、演歌舞等農事休閒娛樂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城裡人湧進村裡體驗親子採摘的樂趣。

“不到半個月時間,全村桃果售罄。我們算了一筆賬,全村人均增收904元,建卡貧困戶人均增收660元。”分管扶貧工作的西河鎮黨委委員唐豔說,今年,預計產量在40萬斤以上,貧困戶的人均收入將超過1000元。

扮靚環境,打造美麗山村

隨著扶貧產業的興起,西河鎮村不失時機展開了村莊清潔行動,通過宣傳引導和積分制的推行,轉變了農民的落後觀念,激發了村民自覺參與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愛清潔講衛生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整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行走在雙永村,無論是村便民服務中心還是村社公路,格桑花、木春菊燦然開放;一個個農家院落裡,院壩乾淨整潔,柴草農具堆放整齊,家禽實行了圈養,不少的農戶還在房前屋後栽上了花草,菜地編上了竹籬。

10社建卡貧困戶蔣元梅正在打掃院壩的清潔衛生。“我們村家家都有桃園,客人來了進屋裡坐坐,看到漂亮的環境,心情也舒暢得多。她說。

2月下旬以來,鎮村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組織村民在公路兩邊栽植了10萬株金絲皇菊、美人櫻、紅葉石楠、紅楓、紫薇等樹花,一條通往雙永村的鮮花公路即將呈現在市民面前。

“栽花種草我們都參加了,同時還要加強管理。在今年第三屆胭脂脆桃採摘節期間,城裡人沿著這條鮮花大道就走進了桃林裡。”貧困戶蔡定群高興地說。

“目前,雙永村種養並舉,建起了700畝的胭脂脆桃和200畝的小龍蝦養殖產業,為貧困戶穩定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西河鎮黨委書記陸學福說,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接下來,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大脫貧攻堅的力度,打造銅梁胭脂脆桃第一村,把扶貧工作做得更好更實更細,讓脆桃成為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村民的致富桃、幸福桃。(記者 趙武強 張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