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芬香村的「蝶變」

9月11日,筆者走進零陵區大慶坪鄉芬香村,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築、巷道,栩栩如生的彩繪、浮雕,青瓦白牆,恍惚穿越到了明清時代。路上三三兩兩的遊人,或駐足欣賞、或拍照留影,為沉靜、美麗的芬香村增添了幾許動人的色彩和活力。

看著如今的芬香村,很難想象它三年前的樣子。那時的芬香村,交通不便,農業產業發展緩慢,人均收入較低,屬於典型的省級貧困村。

自2015年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一支用情更用心的駐村幫扶工作隊住進了距城區約70公里遠的芬香村。在區委組織部、區城建投、區房產局、區移民局等後盾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堅持以黨建為核心,以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為基礎,以種養業、光伏、林業、旅遊業為主導產業的“124”精準扶貧思路,幫助該村於2017年實現了整村脫貧。駐村工作隊定期組織召開村支“兩委”會議,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公示等制度,在黨員隊伍中營造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氛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運用“書記面對面”工作法,真正為村民排憂解難,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村裡人心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努力下,對原有的村級綜合服務平臺進行了翻修,建起了合村後新的村級綜合服務平臺;修建了通組、通戶公路,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建成4G移動通信塔;投資近70萬元,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投入43萬元打造亮化工程,安裝路燈120盞;投入近15萬元,改廁50個。基礎設施的建成有力地推動了村裡各項事業的迅猛發展,讓村民得到了更多實惠。壯大產業摘窮帽。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班子反覆討論,多次徵求村民意見,因地制宜,建成了2座共8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年發電量約10萬度,年純收入達10多萬元;全村種植羅漢果110畝,每畝收入約4000元;養殖土豬220餘頭,每頭收入約3000元;種植了4萬畝以上杉樹林,每畝可帶來收入3000元,成為村裡一座潛在的“綠色銀行”。在產業的帶動下,2017年,全村貧困人口平均收入約4000元,實現了全村脫貧摘帽。

近兩年來,芬香村已成功舉辦兩屆“摸魚節暨鄉村音樂節”,成功申報為“中國傳統村落”,旅遊產業正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