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勤劳种田的农民重奖、重补,能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吗?

南极北极13


给勤劳种地的农民重奖,重补?

我个人是很支持的,但是现实是不会的,国家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但不会用重奖这种方式,

现在国家提倡土地合作化,成立合作社让大部分农民聚在一起,发挥干劲与能力,给与苗木,化肥,等一系列的补贴,更是带动农民进入电商行业,帮助找销路。

我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与重奖终究不如帮助农民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农业发展。

这个时代是在进步得,农业也不能一直是靠天吃饭的状态,现在农村老龄化严重,种植方法落后,很多因素导致了对于土地的热情越来越低,但是说到底土地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以后土地结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科学的种植,规范的管理更能节约人力,农民只有报团取暖才能抵御严寒。





茁众农业


短时间是会起作用的,但长时间是无效的。怎么补贴?补贴多少?总是水涨船高的。关键是需要一种好的机制,而单干肯定是最差的。


大不有为


本人认为给种粮食的农民适当的补偿是会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因为只有提高种地的收入,农民才愿意种地,并舍种好地舍得投入,扩大规模,行成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我相信在政策和技术的扶持下,农民一定过上幸福的生活。


连云港老四


靠奖和补提高不了积极性!相反更增添了些虫子!想调动积极性,前题必须是人们自觉自愿的去做!年年奖的和补贴起到了什么作用,有效果?还想一直这样下去吗??


手机用户52902618925


大家好,我在家就种地,不能有过高的重补贴,这样不能长期发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648379608304a09a99277e2abeedab3\

家乡农村


如果给勤劳种田的农民重奖、重补能暂时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不能长久,因为没有造血功能,光在几亩地上是不可致富的,真正的造血功能就是大寨、南街村、周家庄那种模式。


手机用户54672166301


一天狗屁专家扯淡,把粮价提高,籽种,肥料降低,还用补贴,老百姓自然就回去种地了,这些年国家花那么多的补贴,也不是贴哪去了,为什么老百姓,没人种地,也他妈没人管,钻办公室一听汇报,完事了


王秀明111999496


我的回答是不能,那样的话会养成等、靠、要的懒惰贪婪的思维和行为,适当的给予补助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给予高科技丶新科学方法种田的人重奖、重补才是正道。这里也包括勤劳种田的农民*。人们都认为农民没有科学方法是错误的,现在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的经验总结,而现在的学者、砖家叫兽脱离实际,又徒有虚名或滥竽充数,自以为是的居高自傲不愿放下身段去到劳动生活中发现研究总结经验和科学成果,所以造成了不切实际无可适用的现象。


有声光电的水


我不赞同重奖或者重补,因为或为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也很难真正能补到实际种田人身上。以前实行的种粮补贴,有的实际补贴到了持田人的手上。

对农业如何补,我的建议是,补贴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就行了。农、林、牧、渔,都离不开水利,依赖水利,把水利建设搞好了,会促进农业发展,让农牧渔民能安心生产,不担心那些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同时,把农业用电工程,生产道路工程一并协调资助建设,这是对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补助办法。

对农民如何补,我的建议是对农民从事农业实际生产的,按照一定的规模大小区分档次,给予视同企业工龄的养老待遇确认补贴。即农民种一年地,就给你确认一年工龄,不需缴社保(根据劳作量化确定档次,这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退休时退出承包田,享受一定的退休待遇和医疗保险。这样可以将实际补助真正补助到农民身上,更为有利的是能稳住农业工作人员,让他们年青有为,年老有靠。其实,解决全民养老保障,这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用现在补贴的钱转化为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险,不失为一种良性选择。


南亭一叙


给种地的农民补帖这是一个需要科学的预算,更精准发放农民的补帖,才能提高种田农民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根据国家当前补帖农民政策,是按照确权登记田亩面积进行补帖,那就是只要有地的农民都领取了补帖。而那些荒废农田的农民也同样领补帖。这就是国家对有地的农民普遍进行补帖。如果想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就可以对那些承包农田的大户,农场,按种植面积给与相应补帖。在购买农机,化肥,种子上实施补帖,在生产费用实行无息代款,等优惠政策。来刺激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