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是否都經歷描字的過程,日常書寫達到臨帖水平要幾年?

秋陽讀線裝經典


古話說:萬事無它,唯手熟爾。任何一門技藝的掌握,都是汗水加悟性得來的。這個道理同樣適用鋼筆書法的練習。

要寫好鋼筆字,一般都遵循這樣兩個規則:對內循序漸進,勤學苦練;對外虛心求教,多看多悟。而一般學習書法都會經歷三個過程:

1、臨摹字帖階段。選一本經典且適合自己口味的字帖臨摹,按照楷書-行書-草書的順序開始練習,推薦:田英章、司馬彥、顧仲安、盧中南的楷書字帖。另外,理論上可以選龐中華先生的《談談學寫鋼筆字》一書,裡面深入淺出地講解寫字方法,當年我受益匪淺。

2、求教名師階段。當我們書法臨摹達到一定程度,會遭遇“天花板”,書寫技巧提升乏力,會進入迷茫期,這個時候假如有一個老師在旁邊點撥,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是古人毛筆書法,還是今人硬筆書法莫不踏遍千山萬水去尋訪名師,虛心求教。

當然,自我臨摹和求教名師是可以同步進行的。

3、自成一派階段。經過了臨摹和老師指點之後,我們積累了很多書寫技巧和心得,這時候可能就想掙脫前賢的身影,寫出自己的風格。這是比較高的境界,也是每一個書法愛好者孜孜追求的境界。

另外,要練好書法,還有兩點要特別注意:

1、一支好鋼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寫好字,選一支價格適中、書寫優秀的好鋼筆。推薦百度搜索[全球十大鋼筆品牌(附鋼筆的來歷及簡易挑選保養方法)]一貼,裡面有很多鋼筆和挑選方法,很實用。

2、勤學苦練。老話說的好:三天不寫手生。尤其是在我們鋼筆字練習過程中,對於書寫技巧的感悟和進階都是在多寫多練中獲得的。當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勤奮練字,曾以洗筆將旁邊的池子盡數染黑,最後大器得成,留下“墨池”的千古佳話。

3、有一顆堅持不懈的心。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練字也是一個考驗耐力的活兒,最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一定要自我約束,然後堅持地練下去,必定會在鋼筆書寫上大有精進。





墨騰四海


你說的這種描字是你對硬筆書法只停留在寫字的階段,並不能真正懂得什麼是硬筆書法。硬筆書法,是硬筆書寫的法則,它是有法則的。它包括筆畫、結構、章法等很多方面,並不是隨便描,隨便寫都叫書法的。


硬筆書法在臨帖初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描紅,一種是描影。描紅,就是把字帖印成紅字,直接在紅字上描,這種方法簡單直接,對初學者很有新鮮感,所以也效果明顯。另一種描影,就是把薄薄的一層紙鋪在字帖上面,按字體的影子描寫,但效果不如描紅。


描紅,對於初學者來說,好處很多。初學硬筆書法,對書法的概念很模糊,描紅不僅能強化字的筆畫,結構,更能在書寫中定位書法的概念,只有這樣書寫,才叫書法,而不是練字,或者描字。描紅的進行也是為以後放下描紅,自己臨帖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只是描紅單字筆畫結構,不進行章法的訓練也是沒有什麼進步的。描紅定位了書法的基礎之後就要進行下一步,對古代碑帖的臨摹。我們知道,古代碑帖是一切書法的源泉,如果不臨古帖,就是無木之水,無根之萍,書法沒有發展。


初學者經過了描紅的階段以後,如果悟性好,就可以大致對書法有了一個體驗的框架,就可以嘗試簡短的書寫一些段落,這也需要一段時期,大概和描紅的時間差不多吧。悟性好這時就能對自己前一段的體驗進行一個展示,但想要達到平常臨帖的水平的也不多,這些也需要幾年的時間。


書法家都是從小練起,想達到大家的水平是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甚至更多。就看你喜不喜歡它了。


飛越黎明


興趣是老師





順利36162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你問的這個問題因人而宜,沒有普遍答案,個人悟性和天賦是很重要因素。而且我認為硬筆書法在臨帖時一定要考慮到它的書寫工具特點,在借鑑毛筆書法的藝術精華時,也要有所取捨。

我很少談及硬筆書法,並不是我輕視硬筆書法,恰恰相反,而是因為我覺得真正想寫好硬筆書法並不容易。

就像你在問題中所提及的日常書寫和臨帖不能統一的問題,這幾乎是所有人的通病,這一問題就連那些當代書法大師們都無法避免。很多當代書法家,在用毛筆寫字時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但在用硬筆日常書寫時,字跡潦草不堪,與其毛筆書法水平很不相稱。這並不是這些名家大師的書法水平不行,而是他們深厚的書法功力在硬筆書寫時往往展示不出來。

  • 沈鵬硬筆字

其實這也是硬筆字的書寫特點所決定的。硬筆的書寫工具有很多種,包括:鋼筆、圓珠筆、美工筆、中性筆、鉛筆、粉筆等等。硬筆書寫現在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主要是強調藝術性,以模仿毛筆字的書寫效果為主。另一種強調實用性,以實用書寫為主。

  • 啟功硬筆字

硬筆書法的藝術性,主要是通過線條與結構的變化表現出書寫者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和感受,它所追求的藝術表現上的東西與毛筆書法大同小異,沒有本質區別。而實用硬筆書寫主要是滿足實用功能,能做到易寫易識即可,特點是做到書寫快捷和規範。

硬筆書法因受書寫工具的限制,可利用的用筆技法非常少,也較少能用線條語言展現自身特點,在藝術表現力上幾乎全靠文字的結構之美來支撐,有很大的侷限性。我們知道,書法藝術之美靠線條、結構、章法來體現。而硬筆書寫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劣勢。但相比之下,硬筆書寫在另一方面,也就是便捷實用性上則具有天然的優勢。

我們知道,漢字從篆書演變為隸書、後又從隸書演變為楷書、行草書等書體。驅動漢字這種發展演變的原動力,就是化繁為簡,方便書寫和有利於實用性。所以不管毛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都應力求寫得自然流暢,突出一個“寫”字而不是“畫”字或“描”字。從這個角度來看,硬筆書法完全模仿毛筆書法未見得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 全國硬筆書法大賽獲獎作品

但現在很多人練硬筆書法時往往非要練出毛筆字的效果,忽視了硬筆的工具特點,這就有點本未倒置、棄簡求繁了。

這個問題尤其在寫硬筆楷書時最為明顯,在寫硬筆楷書時,很多人用控制運筆速度的方式來呈現筆畫的粗細變化,力求寫出毛筆字線條的質感效果,這就導致書寫速度很慢,很多時候都是在“畫字”,其結果就是臨帖學習時和平時書寫時寫出來的字完全兩樣。根本做不到練習和書寫的統一。這一方面原因是沒搞清楚硬筆書寫的應追求的實質是什麼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有個學習方法問題。

我在青少年時期,曾經對硬筆書法很有興趣,也用硬筆臨習過一些古人的經典字帖,練習的特別認真,每個筆畫都盡力的模仿帖上的用筆特點,力求寫出帖上那種效果。練習也有一些收穫,在某硬筆書法專業雜誌舉辦的比賽中還獲過獎。但慢慢我發現,這種練習和平時的書寫完全是兩回事,是完全脫節的,這種練習對平時書寫帶來的幫助也並不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平時書寫時對速度有要求,沒時間一筆一畫的精雕細磨。這種精雕細磨、緩慢書寫也不符合硬筆書寫的特點。

所以我認為不應把硬筆書法和硬筆實用書寫區分開,要找到平衡點和統一點。

  • 劉大衛硬筆書法

我覺得在練習硬筆字應更注意在結字上下功夫,把漢字的結構之美表現出來,書寫美觀大方,自然流暢就好。在筆畫上則不必花費太多精力非得搞出什麼粗細變化,去追求毛筆字的書寫效果。要努力的把練習和應用結合好,要努力的做到練習時怎麼寫,應用時也怎麼寫。在練習硬筆行草書時也是這樣,要把結構安排放在第一位,在書寫筆畫時則要盡力做到流暢自然,要表現出硬筆字不同於毛筆字的特點。

在練習硬筆字時,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就是天賦。有人本沒練習過書法,但他寫的硬筆字卻很不錯,字形結構上安排的非常妥貼,看起來既工整又大方,有些人天生就在結構空間的把控上有天賦,雖然他寫出的字也許稱不上是書法,但從實用書寫的角度完全可以滿足需要。這種情況絕不是我順口瞎說,而是普遍存在的。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種現象。但這種現象單指硬筆字,在毛筆書法上你天賦再高,不下苦功練習也不行。這種現象也從側面說明,把硬筆字的結體掌握好就可以寫出一手既美觀又實用的好字。從這個角度看,以前龐中華、黎松峭、劉大衛等人的硬筆書法仍然是值得借鑑學習的榜樣,而另一硬筆書法名家盧中南的字我認為只適合欣賞,不適合推廣。

  • 龐中華硬筆書法

龐中華、黎松峭的硬筆書法就是注重結字的恰當安排,在筆畫上則追求簡單流暢,不刻意追求毛筆字的書寫效果,這就提高了書寫速度,實用性也更強。而盧中南的硬筆字過份模仿毛筆字的用筆特點,刻意追求筆畫的粗細變化,這大大降低了硬筆書寫的實用性。從練字和平時書寫相統一的角度來看,無疑龐中華和黎松峭等人做得更好些。

  • 盧中南硬筆書法

所以,我認為硬筆書法在對古代毛筆書法經典的學習借鑑上,要有所取捨,吸取哪些精華要考慮到硬筆工具的特點,要化繁為簡,要有助於體現出硬筆書寫的優勢。

練習硬筆字要多久能達到很不錯的水平,這個也難以有準確答案,有人三五個月足矣,有人則需很長時間。每個人在這方面的天賦和悟性以及勤奮程度是決定因素。

回答完畢。


杉石


書寫速度慢,可以練習行書,由於筆畫之間有了牽絲連接和有的筆畫簡省,速度自然比楷書要快。

平常書寫和臨帖不能統一的這種狀態的問題如何解決?

當臨得比較像時,就可以有意識的去背帖,如果覺得枯燥,可採用組詩記憶法,就是集字寫古詩內容,牢記掌握。至到能揹著寫出來相似為止。

如果能背臨一百首七言古詩,大約有二千多字,一年時間夠了。這個數量應對平常書寫應該夠了。

只要能揹著把它們寫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會轉換成潛意識的用筆動作習慣。

背臨和對臨要結合練習,理解字帖的風格特徵,對有取捨的創作自由發揮也很有幫助。

(以上硬筆書法作品為書法家王正良先生所書,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日常書寫應該創造一個自己的“硬筆書法簡便筆記體”,這樣問題會更完美解決。

硬筆筆記體

注重橫豎簡斜劃,橫豎楷書斜划行;

創造簡便筆記體,行楷書寫幾分輕。

一、問題的針對解決

如果你是一位書寫了一些年的書友,那麼問題可能出在這裡,如果不是這個問題,那麼請看第二節問題綜合分析。

臨帖寫的好看,上課時就不行——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多年,初中練字,一段時間後就寫得不錯了。自己練字的時候,寫的很好看,但是上課記筆記或者寫作文,有時候自己就覺得寫出來的字還不如班上另外幾個寫字也不錯的同學,因為在一起一段時間關係就好了,我就開始逐步注意他們的書寫習慣,他們其實並不專門練習書法,或者說他們老師以前教他們的就是“筆記體書法”,專門針對記筆記,把橫、豎主筆寫的很工整,而撇捺等筆法則融合行書,這樣整體又工整,書寫又便捷,所以我也按照這個方法,簡化了我臨帖時候的寫法,大概半年後,我自己的“簡便筆記體”就形成了,書寫漂亮又輕鬆,是臨帖書法的簡化版。

二、問題的綜合分析

但願你說的問題就出在上面的原因,因為如果系統來解析所提問題,原因可能是多方面,整體而言,有如下幾大原因:1練熟貼;2練行楷;3練脫貼。

1、練熟貼

臨貼熟練程度不夠,這個需要一段時間,形成一種肌肉記憶,這個是前提。

2、練行楷

如果練得是楷書,而不是行楷,建議再練習一下行楷或者行書,因為楷書的書寫不便捷,日常使用當然吃力。

3、練脫貼

前兩者都達到了,還需要脫貼,也就是任意字的組合都能隨意書寫,而不是隻能寫貼上的內容。


元生之哲


日常書寫和臨帖不能統一,這或許是一個普遍現象,一些大師的個人書信與他的簽名蓋章的作品也存在很大出入。鋼筆字講究的是實用,如果想達到可欣賞的高規格標準,可能要減緩寫字速度,否則總會有一些敗筆出現。但一直堅持練下去,或者達到你說的統一也並非不可能,祝你成功。


大洪山人1964


古人總結學習書法的有效方法主要有:讀、摹、臨、比、議、改。描字屬於摹法中的一種。但你說的意思與描無關,實際是說練字不能學以致用,平時練字照著字帖臨寫還行,一到實用書寫時,要麼想寫出練字的效果就無法達到正常書寫要求的速度,要麼想保證書寫速度,就達不到期望的書寫質量。這是大多數人都面臨的一個難題。

那麼,是不是無法解決呢?解決方法是有的,但你首先要明白書法和書寫是有很大不同的,書法是藝術,是練到爐火純青的功力展現,而書寫是實用技能。你要麼追求練到和字帖範字一樣水平,那就要加大練字時間,至少要一兩年時間才有可能寫的又好又快;要麼就要放低要求,以實用書寫標準寫字,能以正常速度寫出比較好的字即可,那麼只要幾個月就可以。

當然,練字還是要講方法的,方法對就會少走彎路、少花時間。我們教學中運用的比對快寫控筆訓練法,就可以幫學員在最短時間用最少訓練量把字練好。





關老師


臨寫和應用書寫效果不一樣,這種狀況很普遍。臨寫時候慢,用心,對字體結構把握基本到位。應用書寫時候快,是不經思考的快速直接表達,筆畫會有不到位及結構鬆散。這就是個手熟問題,據說手的肌肉也是有記憶力的,想讓這記憶力順暢、瀟灑表達,就唯有舉法帖為神明,逐個字精琢細研,在掌握字體重心情況下,再注意章法問題,章法處理得當,整篇字就會渾然一體感覺。熟能生巧嘛,唯熟才能巧而佈局,在承接、避讓、躍動中輝有騰篇。





人石峰


如果要發展到日常書寫和臨帖時的水平,我認為要走好5條路,一是選好適合自己的經典碑帖,取法乎上,這樣才不至於走彎路。二是要有恆心,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是要學會巧學,也就是要學會分析,不能為了臨而臨摹。每個字帖上的字要映到自己的腦海中,腦海裡成為字庫。四是要多看看別人怎樣寫的,不能閉門造車。五是要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