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分析:“催”是打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现在孩子不能去学校,每天在家里上网课、自己写作业。

家长们肯定经常和孩子经历过下面这些对话:

爸妈:作业写完了吗?就知道玩手机、看电视,关了!赶快去写作业!你写不完老师还要批评我!

孩子:催什么催?看完了我就去写!再催我不去了!

爸妈:哎呦,你怎么还没写完啊?!你是要拖到天亮吗?这些题都做了十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啊?

孩子:你一催我就烦,烦死了,我还怎么写啊?不写了!

我们总是在催孩子赶紧去写作业,催孩子快点把作业写完。

心理专家分析:“催”是打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苦口婆心地让孩子快点做完,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愤怒、厌烦和无声对抗!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

我们主动要求做事的时候,执行规划能够带来自我实现的快感,也充满期待和成就感。

但被催促时,主观能动便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消失,出现抗拒的心态。


那么,当我们不断催促孩子,让孩子不要看电视,不要玩手机,赶快写作业。

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呢?

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即:不主动、不合作、不配合。

心理专家分析:“催”是打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从表面上看,孩子只是“越催越慢”,没有表现出其他情绪。

其实,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恨”大人无缘无故的催促、指责。

甚至有的孩子会因此产生焦虑,做每件事情都匆匆忙忙,如果没有做好,他也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责任,反而还会怪爸妈。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长成两种极端性人格:“极度依赖型”和“极度反叛型”。

极度依赖型人格的孩子,因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或要求,常常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

极度反叛型人格的孩子,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

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

因此,催孩子,就是打乱孩子自我成长节奏的“毒药”!

心理专家分析:“催”是打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有调查显示,孩子最讨厌的问题就是: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问的那句「作业做完了吗」。

这句话就像老公一进家门直接问你「饭做好了没有」一样,惹人厌。

因为,它传递给孩子的一个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作业,胜过关心我。

孩子不是不喜欢写作业,而是不喜欢我们的沟通方式。


本来孩子也知道自己要写作业,本打算先休息一下就去做,结果一回家爸妈就催,瞬间就升起了抵抗情绪,对学习、写作业的热衷度也下降许多。

著名心理专家尹建莉老师说: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会把一件事做好。

她指出,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一些孩子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

心理专家分析:“催”是打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事实上,一回家就急吼吼地催促孩子写作业,的确是一件败兴的事情。

孩子抵触的不是作业,而是家长的态度。

因为心理动力不一样,同样一件事,自己做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自己的事情。

被别人催促后,动力变成了为了满足别人,不让别人期望落空,变成妨碍!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时,才是最有力量的。

事实上,如果能帮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让孩子对作业产生兴趣,孩子的磨蹭就会不治而愈。

而写作业,也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心理专家分析:“催”是打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一位特别睿智的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孩子上学,就跟我们上班一样,他们也是很辛苦的,而且,孩子离开父母一天,回家那一刻更渴望得到的,是父母的爱。

后来,每次女儿放学回家,她和丈夫都不急着催促她去写作业,而是拿出20分钟的时间,选择跟孩子聊聊天。

问一问她今天累不累,渴不渴;班里都发生了什么趣事;有没有学到好玩的知识?

如果时间允许,她还会跟女儿做个小互动,比如,比一下今天谁学的新知识多,做个亲子游戏,又或者给孩子讲一两个小故事。

偶尔,还会给她留出10分钟的时间,看一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孩子在轻松的交流和游戏中感觉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重视,心情也放松了,到了时间,便自动去写作业了。

心理专家分析:“催”是打乱孩子成长节奏的头号杀手

家长请一定请注意!

要和孩子合理沟通,管住自己,不要只催促孩子!

请记住,催促无法达到你的目的,家长越催,孩子越慢,问题越多。

而且真正的自律,也绝不是催促形成的。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拖拉背后的原因。

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是因为孩子在抵抗你的催促,还是因为孩子本身抵触这件事情?

这些才是问题的本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

当然如果是家长着急,需要孩子配合的话,请告诉孩子“妈妈非常着急”“爸爸赶时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快点”。

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让他们感知到父母的爱,也可以让他们放松心情,更能正向引导孩子,对一天的学习进行复盘。

每个孩子天生都希望被人认可,被人看到。

有时候,父母适当表现出一些「无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其实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让他们养成主动写作业的好习惯。

现在关注我 ,私信回复“领课”。

即可免费领取《构建孩子学习力模型,让孩子主动学习》直播课,仅限前100名,先到先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