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

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

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双城记》

提起查尔斯·狄更斯,大多数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这段"名言",出自他近天命之年所著的《双城记》,这位一生高产的作家,始终以犀利而诙谐,诡谲而浪漫的文字,为世界文学之林留下绚烂多彩的作品。

人们总结狄更斯的作品精神之时,许是他始终聚焦于底层的"小人物",始终执着于描绘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而总结他的作品风格为批判现实主义。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查尔斯·狄更斯

但是,25岁的狄更斯在1838年,正值声名鹊起时,出版了他第二部小说《雾都孤儿》,却是一部用作家吉尔的话讲为"浪漫现实主义"的作品。

正如这本小说的英文原名《Oliver Twist》,冷静而直白地用主人公奥利弗·退斯特命名作品。

不仅是希望以小见大地通过一个小孩"成长"的经历,去直面那个"一座城,两个世界"的黑暗社会与复杂时代,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似乎生在19世纪的作家们,尤其是生在英国"底层"的狄更斯,当过童工,一路挣扎成长的他,更能体会那种矛盾而扭曲的人性的抗争。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一面,是历史进程的遗留伤害,拿破仑时代的结束,与法国革命的影响波及英国,让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异常萧条,大半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狱中,而贵族和"中层"们却日夜歌舞升平,犹如天堂再显,就是没有可以过度的"人间之景";

另一面,却是于1834年英国政府似悲天悯人般,开启的《济贫法》,自我蒙蔽般,直接把人性最后的尊严剥夺,济贫院成了名副其实的"魔窟",不断地吞噬着属于政府、社会仅存的"善意"。

或许有见于此,狄更斯才催生了灵感,写就这本《雾都孤儿》,虽笔力尚属稚嫩,情节略有"反逻辑"的瑕疵,以及刻意上升"愿景"的圆满结局,但这份"浪漫",却让这部作品显得更加真实而有人情味。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地狱在人间

"我"的世界只有贫困、压迫和死亡

早些年,被英伦之都、粉红之城、蓝色之城等美景吸引,前往那个神秘的印度,真真体会了一把什么叫"脚在地狱,眼望天堂"的分裂世界。

尤其是昔日首都加尔各答,与新迁首都新德里,富人区与贫民窟"一线之隔"的天堂与地狱之景的对比,显得真实而悲凉,无奈而无力。

很难想象,在现代社会里,居然有如此天渊之别的"一城两国"之景,那个天堂与地狱之间,模糊的是人间的界限,或者说,在哪里,没有"人间"。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一城两个世界

所以在看这本《雾都孤儿》的时候,不免有了真实的对照。


都说,这本小说的最大的价值在于:

反面为大众展现了穷人在英国的悲惨遭遇;

而正面让人性的光辉与希望得以放大,激励抗争,祝愿得到幸福。


正如这则评论:

"狄更斯是把对于社会上千百万个孤苦无告的弱小者,无限的同情和深切地爱怜倾注在了这个儿童主角的身上。"

一般读者会认为作品想呈现的是,让奥利弗的身上,鲜明地表现出本性的纯良,一心向善的心愿和一种努力反抗黑暗现实的精神。

但是,正如那个时代十分缺乏的,反应现实社会悲惨的故事一样,作者狄更斯在设计奥利弗时,

更像是让他成为一个承载"善"的符号,用现实社会的地狱之恶,去反衬这种人们爬向天堂,最"希望"的范本。

可是,这样的设计恰恰与真实的社会相悖,正如故事里描绘的诸如济贫院的坏管事,棺材店恶人老板娘,以及插翅神偷、贼头费金等等人物,都恶地鲜明真实而饱满。

反倒是主角奥利弗那种出淤泥而不染,天生"善良、高洁的心灵",以及不管多么艰难,辛苦地一次次抗争,被命运折磨,始终都不曾动摇的"善",更像是一种扁平化的"天使化身"设计,显得"反逻辑"而有点脱离现实。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讨粥

在作者狄更斯的笔下,这个世界是充满贫穷、压迫和死亡的,正如奥利弗一来到这个世界,母亲就过世了,一个吻,生与死就这么脆弱而无力地被展开。

此后更是"注定"般地悲惨地活着,在这个"美好"的济贫院里,奥利弗始终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饱受欺凌之下,只能忍气吞声才能"活着",最大的反抗竟然只是:"我想要更多。"

一勺薄粥,一顿毒打,第一次抗争,消弭于空气,被寄以希望的命运的转折,却以更糟的处境结束。

第二次抗争来自于奥利弗心中的软肋,那个以死成就他活下来的母亲的天然孺慕之情,棺材店里每天太多死亡,最卑微的奥利弗,可以忍受诺比的居高临下,那种越是被剥夺尊严的底层,越是更喜欢欺负更加卑微的人的快感。

但是难以忍受被当做侮辱,被践踏的"神圣母爱",于是他打了诺比,爬向那个心中向往的"高贵"雾都,既然生命已经没有了底线,那么唯有前行,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可惜,当奥利佛爬到这里,这个充满黑暗罪恶的"高贵"城市,迎接他的依然是无边的"地狱",是的,才出狼窝,又入虎穴。

奥利弗的"前半生"就是如此,从出生开始就是无边黑暗的地狱,没有任何希望,即使努力抗争,即使艰难爬行,只不过是从一个小地狱爬到了另一个大地狱而已。

其实,19世纪的黑暗社会与绝望时代,无论通过文献还是记录,都可以一窥当时的"疯狂",也能理解那些"底层"人们的复杂人性,正如《何以为家》里的赞恩一样,那个环境,那个社会带来的,永远是难以挣脱的悲惨命运。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何以为家》

所以,或许作者狄更斯对奥利弗的设计,更像是一种"善与恶"的汇集浓缩,这种极度的压缩,就好像是《寄生虫》里被贴标签的富人与穷人的强烈对比一般。

用始终不动摇的善良天性,永远让怨恨与绝望掩埋的赤子之心,去对抗那个充满黑暗的地狱社会,这种极致的善与恶,或许才是作者狄更斯最"理想"的人性。

即使,真实的地狱般人间是如此绝望,起码,有奥利弗作为千千万万"孩子"的化身,给予这个现实社会一点光明。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天堂在招手

不堕落,始终善良,就可爬向天堂

其实,《雾都孤儿》的后半段,这段作者狄更斯设计奥利弗"通往"天堂之路的情节设计,以本人的观点看来,是十足的瑕疵,要是故事停止在这里,或者结束在陷入贼窝,反而得到悲剧般的升华。

但或许年轻的狄更斯,当时自己正开始慢慢挣脱命运的枷锁,于是让他的经历向奥利弗投射,才会塑造一个如此不合常理,经历巧合过分到"至善至极"的奥利弗的形象。

后半部看似积极向上,想诠释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命运"审判"故事,让奥利弗一步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般地"巧合",得以圆满身世,得到幸福的后半生。

但是,就现实来看,除了极不合理的为了巧合而巧合的,诸如第一次有堕落的念头,就"刚好"遇到生父的好友布朗罗,还被"好心"的书摊老板向警察证明清白,被接入家中好好照顾。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以及再次"堕落"被胁迫去大宅行窃,被打伤,被丢弃,带伤爬行求生时,又刚好昏倒在亲姨妈罗斯的房前,得到再一次救助与照顾。

甚至还安排"最狗血"的从天而降一份“应该”遗产的情节,把哥哥蒙克斯设计为不择手段的小人,但又在陷害奥利弗的情节中,出现一位"良心未泯"的贼人南茜挺身而出,用生命换得奥利弗后半生的幸福生活。

似乎奥利弗把"前半生"所有苦难得到的幸运,都换到此时的一连串的"巧合"当中,这条通往天堂的路,由奥利弗始终坚持的善良,勇敢抗争着的不堕落,以及"高洁的心性",铺就,似乎有了这一切,就"应该"得到幸福,得以生活在天堂之中。

作者狄更斯,极尽描绘了当时英国地狱般的底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但是何以把"中层"塑造地如此"完美",只要奥利弗遇到的人,无论是罗斯小姐还是布朗罗绅士,甚至书摊老板都是如此?


那么,狄更斯究竟想表达和呈现给读者的是什么?


在最后的尾声里,狄更斯写下这样一段话:

"没有强烈的爱,没有仁爱之心,没有对以慈悲为准则、以对世间众生的爱心为伟大特征的上帝的感激之情,是永远得不到幸福的。"


或许他最想表达和呈现给读者的,除了冷静而理性地抛开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与邪恶现实之外,更想为那些依旧挣扎在"底层地狱"的人们,一个美好的天堂。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以及一条可以努力抗争之后,得以实现的天堂之路:

用人性中最坚强、最善良的天性,对抗这个残忍的社会和世界,不抛弃,不堕落,依旧怀抱着一刻赤子之心,带着永恒的希望与爱去承受世界给予的所有苦难与磨砺,如此,或许终有一天就可以从地狱走到天堂。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失去了"人间"

但如此一来,这条看似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从地狱到天堂之路,却失去了真实而现实的"人间"。

作者狄更斯为"他们"提供的路,描绘的最终美好愿景,反而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悲凉,甚至比奥利弗饱受磨难、压迫的"前半生",更加悲戚。


不堕落的善良,真是这个黑暗不幸世界的出路?


恐怕不尽然,正如《夏目友人帐》中,

夏目回答朋友问:

"你小时候经历了那么多不幸,为什么你没有变坏?"

而夏目回答:

"因为怕变坏了就更没有人愿意收养自己了。"

《雾都孤儿》:地狱爬向天堂,想得到幸福,就必须无底线地善良?

《夏目友人帐》

是的,坚持不堕落的善良,或许可以得到一些人的怜悯,或者如奥利弗幸运地被父亲好收养,得到"未来"的幸福,但是得不到的是一个人,被当做人的尊严与尊重。

如果,命运让我们始终难以避免一切的不幸,即使我们拥有高洁的善良,纯洁的美好以及不妥协的堕落。

那么是否在被黑暗与罪恶席卷的全世界里,我们的抗争就变得必然失败,要么向地狱臣服,要么期望天堂的降临?

为人称道的不是所谓的善良,而是你身居高位的心怀怜悯;

为人唾弃的是黑暗的罪恶,而不是你走投无路的依靠。

所以,或许在地狱与天堂之间,需要的仅仅是一个"人间"。



写在最后:

正如有评论说:

"狄更斯只写出社会丑恶的一些表现,而看不到产生这些罪恶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反而认为这只是社会的反常现象,用善有善报的光明尾巴来解决矛盾。"一样。

年轻而处于上升期的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是稚嫩的,没有深入到底的"底层"生活,也没有彻底上升到"中上层"的体验,所以故事里尽管犀利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与罪恶,但是为"他们"寻找的"路"显得如此天真。

于是,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时间和历史为他找出了一条"正确"的人间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