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2020-3-20 星期五 3~4级微风 奔赴火场


10:05


“2020年第一次防火演练圆满结束!”原平市人武部上午刚在训练基地组织民兵应急连进行了森林灭火演练。


“3小时内赶赴火灾现场跨区支援!”队员们身上演练时的烟火味还未散去,开辟隔离带的声音还在脑海回响,脸上蹭到的灰尘还没洗去,接到军分区跨区支援五台山景区山林火灾的命令!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演练马上就变成了实战,部党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人员检查灭火器材、查点保障物资、配备油料保障、结合实际编组人员……一切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着。

12:30


首批30名应急连民兵携带20台油锯和相应的救火物资装车出发,赶赴164公里外的五台山白头庵集合点……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15:20


在接到紧急出动命令后,运输公司调派出车况设备优良的车辆、技术最老练的司机,按时间节点要求出动。受疫情影响,虽然签约的运输公司车辆均停止营运,各类保险均属停滞状态,但依旧排除万难,紧急支援!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二广高速、川渝高速、205国道……在征途上,坐在车内即将“战斗”的战士们有的望着车外忽闪而逝的白杨树,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大家谈论着救火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紧张中又透露着一丝丝的兴奋和期待。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平市民兵应急连组织调整改革以来,自这支队伍先后参加跨区支援茶房村山林大火,黑茶山山林火灾,同时完成本市多起山火扑救任务,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队员100%是退伍军人,平时训练有素,执行起任务来更是虎虎生威,多次受到省军区、军分区领导的高度评价。此次救火是对这一支队伍的又一次考验!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近了!进入景区了!看到黑红的火苗和滚滚的浓烟了!我们马上就到了!火魔,我们来了!

15:30


部长带领军事科长去指挥部开会受领任务,应急连连长组织大家整理器材器具,耐心细致讲解山火扑救注意事项,待命出击!

15:45


部长受领任务回来了,“我们的任务是在白头庵火场西北侧半山腰开辟隔离带,以阻止火势向西侧树林蔓延!”

此次火灾主要着火源是油松和灌木,五台山是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教胜地,植被保护非常完好,山上油松遍布灌林丛生,野生植被和人工造林交织在一起,沟深坡陡、山高林密,给火灾扑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大家在向导带领下,向任务点挺进,行进路上已经是一片焦黑的灰烬,经过的也是过火区域了,踩上去有枯枝的碎裂声,零星的火星噼啪地响着,大家带着油锯铁锹朝冒黑烟的闪着红色火苗的山头……挺进!

开辟隔离带

16:00


经过40多分钟的徒步跋涉,大部队终于按时限要求赶到了任务点。

场地勘查后,部长迅速分配任务,下达命令开辟隔离带,队员们迅速启动油锯,开辟隔离带,机器的轰鸣声与山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油锯冒出的烟雾与山火的浓烟“交相呼应”,一时间器械齐鸣,一幅与山火抢时间、战天斗地的景象映入眼帘……“人定胜天”,伟人的这四个字烙印在每个救火队员的心头……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灌木丛生,枝蔓缠绕,柔韧性极强的藤蔓给隔离带开辟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开辟工作受到阻碍,连长邢泽青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思考,采取了5人一组战斗编组模式,3人带铁锹保障,2人带油锯,围绕高大乔木进行打点攻坚战,这个方法很奏效,很快乔木周围就清理出来了,油锯攻上去,乔木也倒下了,5个人齐心协力将割倒的木头推倒一边……经过近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一条200米长,15米宽的“生命线”逐渐形成,滔天火焰被束缚在了有限的空间内。

晚餐

17:30


隔离带开辟任务完成后,天色已晚,我们奉命返回驻地,组织晚餐和新一轮的任务受领,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还会随时有新的任务。

晚饭还是不错的,米饭炒菜还有汤……今年初,军分区给新配备了炊事车,这个炊事车不简单,从外观看是一台普通的厢式工具车,展开则是一个流动小食堂。炒菜、炖汤、焖米饭、蒸馒头、烧热水样样都行。对野外作战战士的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吃上热食,是野外作战的最大奢求,现在有了炊事车,一切迎刃而解!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由于场地受限,大家在车内吃得狼吞虎咽,因为根据扑救经验,明天凌晨是救火的最佳时机,大家都需要补给能量保存体力,那时才是真正恶战的开始,加油,希望火魔今晚自己会退却,我们都在企盼着,五台山对我们山西省乃至国家真的意义重大!

2020-3-21 星期六 4级微风 清理火场


凌晨3:50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果不其然,凌晨3:50,我们接到了开赴火场进行火灾扑救的命令,受领的任务是清理余火,火魔可能是被我们昨天气势磅礴的斗志所吓尿,大的火头已经被扑灭了,部分零星残余留给我们小试拳脚。

“宜将剩勇追穷寇”,我们暗自心想,大的都干掉了,小的?哼哼!决不让他翘起浪来。


车外,警灯闪烁,人声鼎沸,各路人马都在向自己的任务地区开进,交警们紧张地指挥疏导着往来的车辆,他们比我们起的更早,也许一晚上都未休息,向警察同志们致敬!

凌晨4:40


我们赶到任务地点,这是一片过火林,地面上还有残余的火星冒着缕缕青烟,焦黑的树枝不时爆出噼啪的声音,火星一闪即逝。

明火已经完全消失,但厚厚的焦土下,凝聚着巨大的能量,火在地下深处潜伏着,清理不彻底,极大可能死灰复燃。


火场内烟雾缭绕,在应急连长指挥下,大家采取逐层递进的战术,重点做好烟火清理工作,确保打一段,清一段,保一段,部分烧毁的树木横亘在脚下,冒着青烟,大家用油锯割断,将烟点消灭,绝不留一丝火星在现场,坚决杜绝再点燃。

火场守护


8:50


清晨简单吃完饭后,我们接到了就地守护火场的命令。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我们的任务区域已经没有了烟头和火点,在安排完巡查任务和区域之后,大伙你一句我一句开始对火魔退却的原因进行分析。原来火魔退却不是心甘情愿,也不是被我军的大无畏气势所吓倒的,它的退却,大部分的功劳是高科技的作用。

昨天,入夜省军区调来的黑科技产品给“远程灭火炮”对人员无法到达的陡峭地段,黑科技灭火炮显了一把大炮盛威,远程瞄准,精通打击几炮下去,火魔溃败不堪,加之上级调动直升机洒水灭火,多管齐下,火不灭才怪!

五台山海拔3061米,昼夜温差极大,虽然已到了3月底,但五台山上依然冷风刺骨,守候火场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厚厚的落叶下面全是还未消融的冰层。周围很多地方还残留着冬天厚厚的积雪,大家有的累了,就裹着大衣和眠在厚厚的积雪旁,倒是更有一番战天斗地不畏严寒的感觉~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我们在火场守候着,警惕的眼睛不放过地面任何一处可疑点。

2020-3-22 星期日 3~4级 全天看守火场


火情已控制,今天接到上级命令休整待命,大家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站在休息点看起了周围的风景,人员的有些思想懈怠。


我们及时发现这一苗头,立即进行教育规范行为,落实人员在外原则制度,发挥骨干作用,掌握思想动态,特别对民兵们大多数没来过五台山景区的部分有想去看看的想法进行教育,随后组织大家对灭火器具进行了整理维护和进一步熟悉使用。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训练期间,军分区刘瑞生政委代表军分区党委来慰问了我们,听着刘政委的一句“大家辛苦了”大伙的心情暖洋洋的,心中干劲十足,这就是组织,这就是党,这就是方向,我们所做的一切组织和人民会记得!

今年原平人武部还担负整个军分区基地化军训试点任务,防火训练大家利用难得的休整时间,自发组织起了教练员训练活动,真可谓训练救火两不误。


2020-3-24 星期二 微风 胜利凯旋

8:00


清晨一看,整个五台山覆盖了一层积雪,天降瑞雪保平安,整个火场已经看不到一处烟点,大山显得比往日更加安宁,听不到树木烧断时倒下的噼啪声,悦耳的鸟鸣重新在耳边响起。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前线指挥部下达了撤离的命令,听到命令后大山中传来阵阵欢呼声,胜利了!我们回家了!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坐在撤离的车里,望着窗外山上白色的积雪,呼吸着湿润的空气,虽然身心非常疲惫,但我们内心更多的是圆满完成扑火任务后的满足和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自豪!

“火情已退,我们撤离。五台山,再见!”


原平民兵的《火场日记》

火灾起自条件三

可燃助燃点火源,三去其一火自完。

灭火方法有四点

一冷却来二隔离,三要窒息四抑断。

防火安全责任制

一年到头要落实,谁负责来谁主管。

所有岗位明火险

会报火警会防范,灭火器材要熟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