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崆峒全圖》嗎,它的拓本現在有多少價值?

謙謙信語


我的回答希望你有用:

曾魯齋先生畫於1911年之後的《崆峒全圖》。另外一幅是曾魯齋先生和張觀雪先生的《崆峒全圖》碑刻拓片。這是實實在在先生的畫作,實實在在先生的《崆峒全圖》碑刻拓片。

  然而,2006年7月12日,中國廣播電臺網發佈了一條消息:

  “中國禪佛藝術館館長大禪法師,意外在銀川市宗木堂民間古物收藏館館長吳建勳家中,發現了一幅曾魯齋《崆峒全圖》碑刻拓片……由於該碑蓋世之藝和道教的神聖性,當時就被嚴密保護,禁止拓印,少量流落在外的拓片疑為官宦所為。原碑清未被焚燬,故彌足(拓本)珍貴。”

  曾魯齋先生《崆峒全圖》碑刻的藍本,來自於先生1911年之後創作的《崆峒疊翠圖》。先生在該圖的題款中寫道:“辛亥之後,餘遊隴上,與郡中諸名士同遊崆峒,因見此山之勝,重巒疊嶂,故作斯圖,以誌其概。勉應觀雪仁兄先生雅囑,即乞指正。”作畫的時間、緣由、人物,一清二楚。這以後,才有了《崆峒全圖》的碑刻。

  曾魯齋先生的《崆峒全圖》第一次在崆峒山勒石成碑,是他來平涼創作《崆峒疊翠圖》的八、九年之後。1930年秋天,由曾魯齋本人親自繪製,陝西富平縣玫槐蔭刻石成碑(已末秋青門魯齋曾衍道謹繪,富平玫槐蔭刻石)。遺憾的是,僅僅3年後,先生便駕鶴西去。原碑已毀,只有刻碑拓片尚留民間。吳建勳先生的拓片是其中之一。到了1939年夏天,曾魯齋先生的好友張觀雪根據曾先生的《崆峒全圖》的拓片重新繪製(已末秋青門魯齋曾衍道謹繪,己卯夏張觀雪重繪,道納馮重漢立石,岐山傅興元刻石),由得道人馮重漢出資立石,陝西岐山縣傅興元刻石,在崆峒山重新樹碑紀念。該碑石七十年代後斷為兩截,現有碑刻拓片留在民間。前後兩塊《崆峒全圖》碑刻,都是高118釐米,寬58釐米,右上角刻篆書“崆峒全圖”,落款都是鈐印兩方:曾衍道印,魯齋。只是第二次在“已末秋青門魯齋曾衍道謹繪”的後面,加上了“己卯夏張觀雪重繪,道納馮重漢立石,岐山傅興元刻石”的內容。

  《崆峒全圖》的作者曾魯齋先生(1871年至1933年),名衍道,號魯道人,原籍陝西長安縣,舊書吏出身。曾先生約在1910年遷居平涼,任平涼菸酒局秘書,他在平涼度過了20多個春秋。無需置疑,《崆峒全圖》是曾魯齋來平涼後創作的,不存在“原碑清未被焚燬”的問題。由於1984年再版的《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新增補遺中的這樣一段文字:“曾魯齋[清],甘肅平涼人。善山水及小寫意花鳥,筆墨清麗瀟灑,曾繪崆峒山全貌勾勒上石,刻碑拓片尚留民間”。致使一些人誤以為他創作《崆峒全圖》的時間是清代。曾先生來平涼生活工作已進入了民國時期,他在《崆峒全圖》的題款中自稱“青門魯齋曾衍道”,透露出他崇信道教、隱退道山的傾向。“青門”,與清代無關,這裡特指退隱之處,如明代陳汝元《金蓮記·聞系》:“青門豪邁,終南瀟灑,心驚賓雁雙翰,目斷孤雲一帶。”清代汪懋麟《送高念東少司寇予告歸裡和司農公韻》之二:“不畏西風更障塵,青門回首得閒身。”沉礪《感懷》詩之八:“忘機?白社閒揮麈,息影青門學種瓜。”

  《崆峒全圖》的重繪者張觀雪先生(1860年12月21日至1953年3月),原名關學,號崆峒山樵,平涼市人,清末最後一次生員。擅長書法、繪畫,與汪若南、曾魯齋情趣相投,成為莫逆之交,被人尊為畫壇“三友”。“三友”經常舉杯相邀,切磋技藝,或吟詩、或作畫,留下了好多書畫墨跡。曾魯齋先生精熟傳統繪畫,技藝全面,他原來也擅長蘭竹、蘆雁,為了和汪若南、張觀雪相避讓,來平涼後遂不畫蘭竹、蘆雁,著意人物、山水、花鳥,促使“三友”各走一徑,此種品格為世人所稱道;而張觀雪先生為了紀念昔日的老友,遵從“三友”的約定(曾魯齋專攻人物、山水、花鳥),沒有另起爐灶,依據曾魯齋的舊作,重繪《崆峒全圖》,且標明“已末秋青門魯齋曾衍道謹繪,己卯夏張觀雪重繪”,並勒石立碑。這種默契,看似極為平淡、極為自然但卻令人肅然起敬。“三友”中,曾魯齋離世最早,汪若南、張觀雪長壽,分別於1960年和1953年故去。

  曾魯齋先生的《崆峒疊翠圖》,現藏崆峒區博物館。

所以崆峒全圖的拓本,一般人估計也看不到,價值就更不言而喻了。





智能生活舒適過


涇川縣郭志遠畫崆峒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