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時,住在8樓、28樓、48樓,哪個樓層最安全?與樓層高低有關嗎?

用戶54204943154


從建築設計角度來說。高層的逃生肯定是相對比較困難的,因為地震也就那麼1-2分鐘時間,然後就是餘震,這個時候,電梯是肯定不能乘坐的。只能走樓梯。一個人1-2分鐘,是走不了多遠的。所以是比較危險的,要是震級很大。超過8級,或者8級以上,不管住幾樓都沒有用,這是毀滅性的災害,可以直接造成房屋倒塌。要是普通的地震,小而且破壞性不大的話,住在低層還是比較好的,有優勢。可以更快的到達安全空曠的避難場所。

沒有絕對的安全和不安全之分。只是取決於破壞性大小!


廣西傑匠裝飾設計師


這個問題前兩天我朋友也問了,因為那天早上好像我們四川這邊哪裡又發生地震了,我真的一點都沒有感受到。然後我朋友問我我們住在頂樓,出事了存活率高點,還是住在下面的好跑一點。

以下就是我們討論出來的。

小震的話都沒事,畢竟這幾年經歷的小震,我們這邊都還好。

大震來了的話,一般也就是那麼幾十秒鐘的時間,只要不是在1-2樓幾乎都跑不出去,跑出去了一樣還是會比較危險,因為附近高樓比較多,真的出事,附近坍塌的建築一樣非常危險。

而對於我們這種跑不出去的,我們差不多也就只是可以躲在家裡的某處,看看能不能倖存。

然而即便是能躲著,真的房子坍塌我們從16樓坍塌下去,感覺倖存真的是倖存了,機會太小了。

最後我們得出結論,可能比較好的是,如果倖存了我們是比較早被找到的,如果沒有,那也是比較早被找到的。

所以如果真的大震,都很難,高樓、底樓有利有弊。

你的問題裡面的8、28、48我覺得大震來了,真的也很難說得清。


黑鹿咖啡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1、同一棟高樓,地震發生時,住在底層安全,還是高層安全?

這要從地震中高層建築的垮塌方法上說起。

垮塌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垂直垮塌,效果類似於下面這種(爆破拆除)。

建築會由上而下塌成一坨,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住在哪一層都一樣,高的摔死,低的砸死,大家的生還幾率都差不多,等,於,零。

但在地震時,這種垂直垮塌的方式非常少見,9成以上的高層建築垮塌是側塌,即傾斜倒下。

在這種情況下,很明顯,越往樓下可能生還的幾率就更大一些,畢竟房子攔腰掰斷了,根還在。因為生還幾率大,救援往往也更加及時。

2、另一個方面:從地震角度上講,我們要買房,是買矮層的好,還是高層的,甚至超高層的好呢?

在這裡要補充一個比較冷的知識點,在地震中,矮層樓是比高層樓更受傷哦。

下圖是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里氏7.6級)中,依樓層高度建築物損壞統計圖:

很明顯,絕大多數倒掉的樓房都是矮層樓。

為什麼呢?當然,這其中有建築年代的原因。

除此之外,因為高層樓往往處於防震、抗颱風等的需求,往往在建築用材上要更高規格一點。

說白了,你蓋小平房用的水泥50塊一袋子,人家的可是100塊一袋子(假設),而且超高樓層地下會有減震設備(阻尼器等),樓體設計更加也更加的考究,都是鋼筋鐵骨。

這當然是小矮層不能比的。

臺北101大樓中的調質阻尼器,能減少樓體晃動。

另外,地震對樓體的損壞來源於地震波的頻率,如果房子震動的頻率剛好與地震同頻,那無論高低,先倒下的肯定是它。

綜上而言,買房買在哪層都差不多,真正的超強地震來襲,住在哪層都是白搭。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如果發生地震供人逃跑的時間非常短,除非住在一樓開門就跑出來,不然住在8樓、18樓、48樓幾乎是沒差別的,時間必然是不夠的。

地震可以產生破壞性主要是由於地震縱波的影響,這種波動是使建築物前後左右的晃動,對建築物產生的是剪切力,所以一般地震看到的房屋倒塌很多都是攔腰折斷的。

但是橫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速度相對較慢,最先從震源到達地面上的是縱波,它的速度大約是每秒7公里左右。而橫波的速度大約是3.5公里左右。一般發生地震會先感覺房屋上下抖動這是縱波的影響,破壞性較弱。短暫間隔後建築物發生晃動破壞性較大。最後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下對建築物破壞性會更大。



這意味著跑出建築物的時間就是縱波剛到,橫波未到這前這段時間,一分鐘甚至是半分鐘的時間。所以遇到地震低樓層要迅速撤離,不要貪戀財物耽誤逃生最佳時間。稍微高的樓層只能找堅固的障礙物隱蔽,最好是角落內。如果建築物倒塌也有後續被救援的可能性。

如果為了防震、逃生你是選擇低樓層還是高樓層哪?歡迎留言討論。



科學黑洞


我是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老家有句話,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今天恰巧是唐山大地震43週年,當時農村還是草房居多,震後好多遇難的人你猜在哪裡找到的?就是堂屋,他們地震發生時想逃到外邊,說是地震發生到結束是23秒,從一個人在感知到地震發生,在下炕往外跑這個時間要大於23秒吧,所以才被壓在堂屋失去了生命。那麼地震發生時做些什麼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身處高樓層時,乘電梯或走樓梯,時間來不及的,危險性大,不可取。陽臺等處也不安全。要就近躲在小開間如洗漱間儲藏室的牆角處,半蹲,並用手護住頭部。我所以能在那場大地震中活下來,就是躲在了炕和炕上的老式板櫃形成的三角空間內。


青鑑文史


那個安全?題主的問題有點搞笑,如果是震倒了。那個樓層都不安全。純粹從震倒來說,一層最安全。可以迅速撤離,不過最好看著點路。別往樓倒的方向跑。

講點抗震設計的東西吧。中國的抗震設計一般是以硬抗為主,也就是抗震水平的側向剛度足夠強來抗震的。地震力主要是水平力,側向剛度由豎向構件的形式決定。結構設計都是適筋構件,為非脆性破壞,也就是樓倒了也是慢慢的倒。都有一個反應時間,但是住太高好像也來不及跑。


建築集結號


說實話,樓房的抗震其實跟房屋結構、鋼筋混凝土的質量好壞的關係更大。

越高的房子,重心越不穩,一旦發生高級別的地震,更容易倒塌。越低的房子,重心越穩,抗震能力越強,為什麼日本的房子都不高?而且更多采用木質結構,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假設發生了地震,如果樓房的抗震等級不高,同一棟樓裡面,住在8樓、28樓、48樓都是一樣的,都不安全。

如果要考慮是否安全,那隻能說看誰跑得快了,畢竟8樓、28樓、48樓的逃生概率都差不多,房子真的塌了,這幾個樓層的住戶都無法在短時間內跑出地震影響範圍,除非你是一樓的住戶,而且跑得賊快。

另外,順便一提,地震時,房屋的倒塌,不是自上而下倒塌,而是會產生傾斜,朝某一側倒塌。所以,即使你跑得快,方向也要跑得對。

所以,老一輩都有一句老話“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裝修第一站


個人認為:8樓 28樓 48樓都不安全。一樓最安全。只要躲到位,一般不會被砸死,因為高樓墜毀即使速度再快也是一塊一塊參差不齊的往下落,這當中就無形中給了無數的支撐點,然而躲在床下的你頂多就是被埋。但如果住在樓上的人,別無選擇。

當然我們誰都不希望自然災害。


作家龍兒


作為一個四川人,感覺自己還是有發言權的畢竟5.12 4.20都親身體驗了一遍48樓的相對安全,存活率最大,樓層高低關係也大,樓越高,越容易塌,這跟人越高底盤越不穩是一樣的。


一條弱水的鹹魚


這就涉及到地震的幅度,比如在三級到5級左右的地震,對於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高樓來說,是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的,當然前提不能夠是豆腐渣工程。

若是6級左右的地震,大多也只會在地面上晃上一晃,倒塌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小的。

若是在6級以上的地震的話,房屋的建造質量又比較差,那如果是房屋傾斜倒塌的,那就在下層的人,自然就比較安全了,至少不會有被掩埋的風險,若是從上至下倒塌的話,有下層作為堆積,上層的人會比較安全!

當然還有一種最悲劇的可能性,就是地震的極度過高,比如汶川大地震,不論是高層還是低層都被震碎了,人在這樣的房屋之中還能夠活著逃生的可能性就是微乎其微的了,因此我們也只能夠希望,地震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少之又少的發生,最好不要發生,也希望人類的技術能發展得再快一點,才能夠及早的避免每一次地震給人帶來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