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时,蜜蜂背后长出白色棉花的是什么病?

用户3440381565412


你好,我是晴格格,蜜蜂背部长出白色棉花可能是感染了白垩病,下面就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蜜蜂白垩病是由一种叫做蜜蜂球囊菌的真菌所引起的,这种真菌只侵袭蜜蜂幼虫,并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保存15年以上仍有活性。白垩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温度和湿度,有着比较明显的季节性,通常白垩病多流行于春季和初夏,特别是在阴雨潮湿,温度变化频繁的气候条件下容易产生。在这段时间,蜂群多处于繁殖期,巢脾上子圈比较大,巢脾边缘受冷的机会比较大,发病率就高。在蜂群里,患病幼虫的尸体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都疾病传播的主要来源。

感染白垩病的蜜蜂幼虫在封盖的前后死亡,雄蜂幼虫比工蜂幼虫更容易被感染。死亡幼虫初期为苍白色且肿胀,后期就会失水缩小成质地疏松的白色石灰物质。病情比较轻的时候,蜜蜂可以把虫尸清除出巢门口。当病情严重的时候,蜜蜂已经无法加以清除,在巢房里可以看见许多白色的虫尸,出现这种症状通常就可以判定是蜜蜂白垩病。

蜜蜂白垩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换箱换脾:除去病群中所有的病虫脾和粉蜜脾,换上干净的巢脾供蜂王产卵,换下来的巢脾必须进行认真的消毒。然后加强蜂群的保温,把蜂群搬离相对阴冷的环境,保证蜂箱内外的干燥。

2. 药物治疗:病蜂群经换箱换脾以后,及时地按照《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使用制霉菌素饲喂,每升50%糖水加制霉菌素200毫克,隔3天1次,连用5次,采蜜期停止使用。

(1)土茯苓60克、苦参40克,加水1000毫升煎液,可以获得药液500毫升。枯矾50克、冰片10克研成极细末,兑入药液里,等到溶解以后,加入新洁尔灭液20毫升,隔日喷脾1次,连喷4-5次为一个疗程。症状控制以后,为防止复发,可以间隔1周以后再治疗2-3次。

(2)蜜蜂春季繁殖的时候在巢门口内侧或者箱底撒一把食盐,使出入蜂巢的蜜蜂都从盐粉上通过,这样就以蜜蜂为媒介,使食盐遍布全巢,从而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1年内撒盐3次,基本上可以控制病菌引起的各种蜂病的发生,对白垩病有特效。

(3)用老的生大蒜,一群约0.5千克,去皮,每瓣捶碎,均匀放于蜂箱内底板上,让蜜蜂自由舔食,4天换1次,连放4次。

(4)用10个左右的蒜瓣捣烂,兑入适量水,喷蜂和脾,箱内四壁和巢门都要喷到,这种方法不会伤到蜜蜂和幼虫。

(5)金银花60克、连翘60克、蒲公英40克、川芎20克、甘草12克、野菊花60克、车前草60克、加水2千克,煎至1千克药水备用,用于喷蜂或者加糖喂蜂,3天1次,3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

(6)黄连、大黄、黄柏各20克,苦参、红花、银花、大青叶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1000毫升,用微火煎到约300毫升的时候倒出药汁,再加水200毫升煎5分钟以后倒出药汁与第一次药汁混合备用。对患病蜂群每天喷脾1次,连续3天。

以上就是蜜蜂白垩病的防治方法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养殖的蜜蜂都能够健康成长!


晴格格在东北


在蜜蜂养殖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天阴的时候,特别是长期阴雨连绵的天气内,蜜蜂的背上会长出一层白色的东西,像棉花一样,其实这不是棉花,这是蜜蜂身上长出的一种白色绒毛,这是蜜蜂传染疾病以后,身上长出来的东西,这种病叫做蜜蜂的白垩病,这种病既有传染性,容易造成蜜蜂死亡。

阴天时,蜜蜂背后长出白色棉花的是什么病?

1、什么是蜜蜂的白垩病。

在蜜蜂生长过程中,由于受阴雨天气的影响,蜜蜂身体里产生了蜂囊球菌,造成蜜蜂身体肿大,身体上长出白色的绒毛,看起来就像棉花一样,这种病对蜜蜂的伤害非常大,既有传染性,如果不及早采取防治措施,会造成蜜蜂大量的死亡。

2、发生白垩病的主要原因。

蜜蜂发生白垩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阴雨天气,造成气温下降,这个时候蜜蜂结团取暧,但是保护蜜蜂巢脾的数量不足以维持蜂箱内的温度,会造成蜂箱内阴暗潮湿,蜜蜂就容易感染上白垩病。

3、蜜蜂感染上白垩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做好防治工作,如果蜜蜂已经产生了白垩病,要采取更换蜜蜂蜂箱,或者是采用更换蜜蜂巢脾的方法,换入清洁的没有感染过病毒害的空巢脾,让蜂王在空巢脾上产卵,换下的蜂箱或者巢脾,用硫磺或者氧化乙烯消毒以后才可以使用。

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用治霉菌素5万单位加入1000克的糖水中,给蜜蜂喷雾和饲喂蜜蜂相结合起来,采用每隔一天,喷雾或者饲喂一次,连续用药5次以上,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

在阴雨的天气,会造成蜜蜂蜂箱内潮湿,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蜜蜂身上长出了白色的绒毛,就是感染了白垩病,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避免造成蜜蜂大量死亡,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

以文温暖三农


导读:阴天,蜜蜂出现背上长“白色棉花”的现象,相信养蜂人第一感觉是蜂群患病了,那么是真的患病了吗?您好,我是农家阿杰,在养蜂过程中也有过类似经历,下面我们来围绕以上问题,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阿杰认为,如果题主养的是意蜂且发现长“白棉花”的是幼虫,那么可以肯定是白垩病;如果是在成蜂身上发现长“白棉花”,那就不是病。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这两点,同时给出有效的处理方法,以及合理的建议。

秋季意蜂幼虫长“白棉花”可以肯定蜂群患了白垩病

白垩病又称石灰质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真菌性顽固传染病,只对意蜂造成危害。该病主要通过真菌孢子传播,花粉是主要的传染源,哺育蜂是主要的传播源。

白垩病防治

秋季,白垩病常常在潮湿环境中出现,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干燥向阳且背风的场地;提高蜂群群势,强群不管是清巢控温能力,还是抗病采集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少喂代用饲料,喂纯正花粉时也要经过消毒,做到秋季少喂人工花粉,冬季不喂花粉;发病后及时烘烤蜂箱,清理花粉脾,蜜脾需要经过消毒才能作为蜂饲使用;最后一个方法就是药物治疗。(网上有售)

中蜂或意蜂的采集蜂身上长“白棉花”不是病

成年采集蜂身上出现白绒毛,经探究,原来是采集蜂在采集花粉时被花粉粘在身上,咋一看去就像长了棉絮或者发霉一样。阿杰还发现,拥有纯白色花粉的常见植物有野桂花、苕子,如果题主养蜂点附近没有,也有可能是蜜蜂在附近采集的白色粉末如大米粉、木薯粉等“代用花粉”。

这种“代用花粉”的危害

蜜蜂只有在外界没有粉源的情况下,才会去采集像大米粉、木薯粉等“代用花粉”,长期进食,很容易造成采集蜂消化不良、幼虫死亡的后果。

防治方法

了解附近粉源植物的花期,蜂群缺粉要及时补充。如果发现蜂群大量采集“代用花粉”,要把内部的“代用花粉”脾清理掉,然后再饲喂消毒后的花粉。

就阴天蜜蜂身上长“白棉花”问题的一些建议

  1. 尽量饲养强群,强群不论是产能还是抗病能力都较弱群强很多。

  2. 发现蜂群有异常,应该留意查探,及时处理。

  3. 不管什么时候,蜂群都应该安置在干燥向阳的地方,秋冬季适合选在背风坡。

  4. 做好蜂箱清理消毒工作,旧箱一年最少晾晒、消毒一遍。

全文总结

阴天,蜜蜂出现背上长“白色棉花”的现象,是不是真的患病,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蜂病就目前来说还不难治,早发现早治疗问题都不大。

ps:以上都是根据农家阿杰养蜂经验所撰,如果有哪些方面没有讲解到位,请您评论区补足,我们共同学习进步。



农家阿杰


根据蜂虫虫养蜂的经验来分析,这应该是蜂群染病了,而且还是传染病,这种病对蜂群的摧毁力是很强的,致使蜜蜂灭群的第二大杀手,就是白垩病。

什么是蜜蜂白垩病

白垩病是一种蜜蜂幼虫的传染性真菌病,目前容易沾染该病的是意蜂,中蜂与此病无缘,中蜂烂子病与其有些相似,但不属同一病症,治疗方法也不同,此病多发于春夏季节,危害特别严重,意蜂白垩病是由一种叫做蜜蜂球囊菌的真菌所引起的,这种真菌只侵袭蜜蜂幼虫,并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保存约十五年以上仍有活性。


蜜蜂白垩病的症状

蜜蜂白垩病主要病菌侵害蜜蜂幼虫,最容易感染的是雄蜂幼虫,养蜂人都知道,雄蜂的幼虫基本上是在巢脾的边缘,受温差影响大,幼虫发病后深黄色或白色,继后发生石灰化,逐渐变为灰白色至黑色,死亡幼虫尸体干枯后变成一块质地疏松的垩状物,体表覆盖一层白菌丝,也正是许多养蜂人说的一层类似于棉花的物质黏在蜜蜂背部,工蜂将这种干碎尸片拖出巢房,一般在箱底和巢门外的地面可看见石灰块状尸体。严重染病的蜂群会失去产浆和产蜜能力,甚至造成全场灭亡。
2



蜂群白垩病是如何滋生的

蜜蜂引起白垩病爆发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所引起,另一种是养蜂人在给蜜蜂饲有问题的喂花粉引起。

第一:在长期的阴雨天气,湿度大,这个时候很容易导致球囊菌在蜜蜂幼虫体内寄生,蜂虫虫第一次饲养的蜂种就是意蜂,经历了近一个月梅雨季节,由于忙装修房屋,没去管理,后来去看的时候,蜂群已全军覆没,一群也不剩下,曾听说过这种病可怕,但没想过会有这么可怕。

第二:养蜂,在蜂群缺蜜时,自然界蜜源缺乏,养蜂人会给蜂群饲喂糖水和花粉,尤其是花粉,保存不当,容易引起花粉霉变发酵,或者买来的花粉没有经过高温消毒,用来饲喂蜜蜂,就容易医生病菌,引发白垩病。

这种病菌有非常强的潜伏性和传染性,有研究表明白垩病的病原体可以潜伏10几年之久都不死亡,可见其顽固性有多强,可以说是意蜂疾病中仅次于蜂螨的第二大疾病,所以把白垩病称为意蜂的第二大杀手也不为过。



防治蜜蜂白垩病的方法

对于白垩病的治疗,蜂虫虫特别提醒,使用的药物必须是无毒的,无公害,无残留,无有毒副产物的化工产品或中草药,所生产的蜂产品符必须合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准。 此法使用的药物为生活常用物质,对沾染白垩病蜂群有治疗功效,对人无任何毒副作用。

大蒜防治:把几瓣大蒜捣碎,放入容器里,倒入适量的水,浸泡一个晚上,再把蒜渣过滤掉,蒜水倒入喷壶里,依次对每张巢脾上的蜜蜂喷洒,再把蜜蜂抖进蜂箱,往巢脾的所有蜂房均匀喷上,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可以连蜂带脾拿出来晒起到辅助作用。

化工药物防治:优白净,是治疗白垩病一种化工药物,首先将药物稀释一百倍,把所有的蜂与脾移除,把蜂箱里里外外碰上药水,在把蜜蜂抖在蜂箱里,同样往蜂脾上喷洒,每脾约喷十毫升,用药两次停一日,再用药两次为一个疗程,需间隔四到五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蜜蜂白垩病的预防

在开春过后,可以适当往蜂箱低撒上一层食用盐,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农村里的老蜂农每从野外收获一群蜜蜂,过箱后,都会先饲喂盐水,然后再饲喂糖水。刚才说过用大蒜治疗白垩病,那么用大蒜同样可以抑制和预防白垩病病菌的滋生,每箱蜜蜂用两三瓣大蒜,把大蒜拍碎放入箱底,或者加入饲料中,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总结 :对于蜜蜂白垩病的防治应该是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为辅,每年至少换一次王,培育优质蜂王,是蜂群繁殖为强群的前提,能够增强蜂群抗病虫能力,巢脾同样需要每年更换一次,避免病菌的滋生,定期清理蜂箱内外的垃圾,能够提前预防的,就别让它有机会发生。


山娃养蜂


蜜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质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蜜蜂4日龄幼虫及雄蜂幼虫易感染。

1 症状:体色变黄,很快死亡由苍白色变为深黑色,体表覆盖一层白色菌丝,不久蜂尸发生白色石灰质化。

2 诊断: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蜂球囊菌的菌丝孢子囊。

3 治疗:① 彻底清理蜂箱,除去蜂尸。② 白垩灭每群蜜蜂每次用15毫克,扑撒于面及蜂路上,7天用药1次,4次为一个疗程。③ 灰黄霉素,配为0.2%的糖浆,饲喂蜂群,1日1次,连喂3天。

4 预防:① 白垩灭,每群每次10克,扑撒于面及蜂路上,7天用药1次,6~8月份坚持使用。② 污染的蜂箱、蜂具,每箱用硫黄3~5克,密闭熏蒸消毒。


农家故事人


你好,我是小农民,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这种病是蜜蜂白垩病又称“石灰质病”,是一种引起幼虫死亡,使病虫体肿胀长出白色附着物的顽固性真菌传染病,其病原是蜂球囊菌。主要症状是使老熟幼虫或封盖幼虫死亡,尤以雄蜂幼虫最易感染。幼虫死后初呈苍白色、肿胀,长出白色绒毛(菌丝),逐渐皱缩、变硬,成为“木乃伊”状。当菌丝形成子实体后,病死幼虫的尸体便带有灰色或黑色点状物,以至整个虫尸变为黑色,病虫尸体无味、无粘性,很易从巢房中取出。

蜜蜂白垩病主要是通过蜂囊菌的孢子传播,而孢子形成,需要多湿条件。因此高温多雨季节(6~8月),或蜂群内贮蜜的含水量高时易发生该病。由于病死幼虫尸体上附着的白色绒毛(菌丝)很轻,轻轻摇动或风吹即可到处飞散,从而传播了病原。蜜蜂食用了被污染的饲料及使用未经消毒的巢脾则是该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


西北小农民


白垩病,是一种由于气温湿度季节性的细菌感染,大多发生在大幼虫至封盖一天左右,封盖子脾上呈现很多空虫房,严重时有的幼虫尸体甚至还干在巢房,工蜂难得去清理,造成患病蜂群蜂量快速下降,灭群的风险!

患病群找到蜂王用扣王笼扣住蜂王,让蜂王停止产卵,扣王时间<7-10天﹥阻断细菌在幼虫之间传播,可用蜂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