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二流诗人的这首送别诗,初见就爱上了,道尽了离别的失意无力

许浑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后人有评“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但在岁月的长河里,相比那些熠熠生辉的诗词人们,更多的时候许浑只是在角落里,微光静伫。偶然听到有人对许浑的钟爱,我便也会在闲来无事时查寻这位冷门诗人的诗章,这一首,就曾让我第一眼便记住了它,都说衣袂飘飘如仙,这首诗恰给我了如斯感觉。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晚唐二流诗人的这首送别诗,初见就爱上了,道尽了离别的失意无力

诗题中的“谢亭”位于宣城北边(今安徽东南),是李白的偶像,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也因为谢朓在此亭送别了朋友范云,谢亭从此成为了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文人墨客们在这里与将要远行的友人知己互道珍重,挥手离别,从此天高路远,只余在谢亭上看着离人远去的身影,独自落寞伤感,醉饮夕阳。

这首《谢亭送别》也是这样一幅画面了,离人远走天涯,诗人的身影仿佛永远定格在了亭上,身后是漫长的流年时光。

晚唐二流诗人的这首送别诗,初见就爱上了,道尽了离别的失意无力

“劳歌”意指送别歌,首句写道一曲送别歌后,友人解开了缆绳乘舟离开了。离歌送行是古人的送别习俗之一。古时的车马很慢,山水很远,别时少年时,不知白头否,所以离别就变得格外伤感,充满了世事无常的惶然无力。

友人离去了,“红叶青山水急流”,青山在两岸层叠,霜叶尽染于青山,两岸一片碧色丹枫,流水湍急奔流而去。这是美到了极致的秋景,遗憾的是在这样充满诗意的山中秋景前,不是相聚,而是离别。霜叶染红了青色的大山,秋风吹过,霜叶又落于水面流去了。诗中写到的韵味,还有那未写到的意蕴,都在眼前铺展开来。友人的舟在两岸美景之间离去如此得快,是离别之苦的无奈,更是俗尘人世的无奈。

晚唐二流诗人的这首送别诗,初见就爱上了,道尽了离别的失意无力

诗人对友人以酒相送,在友人远去后,看着眼前诗意明丽之景,伤怀漫漫,熏醉中不由小憩过去。待醒转过来,已是残阳如血。迷蒙中,渐渐清醒,友人早已经走远,离别终是现实。

在“日暮人已远”的现实情景和背景中,场景环境在此时发生了变化。“满天风雨下西楼”,风来雨倾,方才的碧色青山变成了云山雾罩,方才的清澈急流变成了迷蒙冰凉。在满天风雨里,诗人走下西楼,将送别的神伤黯然都一并带走了。

“西楼”就是这谢亭,许浑有“风雨下西楼”的无奈凄凉,就如李清照有“月满西楼”时独自成眠的相思惆怅。风雨无情,西楼孤寂,多少离恨别苦,都裹挟在许浑独下西楼的寂寂身影中了。或者他心中也曾思量,是否天色也因这离苦而突变的这般凄风楚雨,送他下这西楼,送友远去江湖。

晚唐二流诗人的这首送别诗,初见就爱上了,道尽了离别的失意无力

每每看到送别诗,都会感怀于命运的哀感和世事的莫测,似乎所有的景致都可以和离别的情景相搭成诗,不管是芳草垂柳,亦或青山斜阳,从不会显得突兀。也对,离别本是尘世最为寻常的事,不能改变也不能阻止,就连周遭万物,也会为这最无奈的苦惋惜神伤几分啊。

人间寂寞,人间又苍茫,漫天风雨袭来时,不知离人已走过多少山重水复。许浑,切莫再让雨水打湿你那翻飞的衣衫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