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的支系繁多,无论服饰、风俗、节庆和文化艺术都呈现出奇异而又多样的风貌。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民族风情

人口分布

苗族人口约有894万,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和广西等省区,还有少数分布在四川、重庆、海南和湖北等省市。贵州、云南和湘西有较大的苗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较分散,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苗族是农耕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在云贵高原以及边缘的山区,苗族一般是几家,几十家,多则百家,上千家形成一个个村寨,分散在山坡、山垭和山脚的平坝地。各地苗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而其中主要聚居区域如影东南、黔南、桂北和湘西,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族源历史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一般认为,古代传说中的蚩尤是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其族源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苗族的起源与远古时期的“九黎”和“三苗”有着密切的联系。后来,苗族先民继续迁至更广阔的地区。大约在3世纪,一部分当时被称为“五溪蛮”的苗族先民沿乌江进入黔西北和川南;5世纪又有一部分进入川东和鄂西;9世纪有一部被携入云南;16世纪有一部分被明朝征调入海南……可以说,苗族是一个在长期迁徙中演变而成的民族。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语言文字·文化艺术

由于苗族散居各地的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支系,各地各系的语言差别很大,甚至不能互通。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支,大致可分为黔东、湘西和川黔滇三大方言,方言之下又分为许多种次方言和土语。黔东苗语流行于黔东南、黔西南地区和桂北各县;湘西苗语通行于湖南西部、贵州松桃、四川秀山和鄂西等地;川黔镇苗语通行于黔西、黔中、川南、重庆、桂西和云南。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服饰装束

各地各支系的苗族服装差异很大。服饰不但是苗族人的装扮,也是他们用以识别各部落氏族的标志,甚至在服饰上用图案记载传递了部族变迁的历史脉胳。因此,苗族的服饰可以说是中国各少数民族中特别丰富多彩的。服饰的特点,更成为一些部族的名称,如“红苗”、“黑苗”、“长裙苗”、“短裙苗”和“小花苗”等。即使是同支系,寨与寨之间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节庆活动

苗年节

在苗族聚居地较普遍的苗年节,是苗族人民祭祀祖先、庆祝丰收以及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在黔东南和广西大苗山等地区比较盛行,一般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卵(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时有踩鼓(围芦铜鼓、牛皮鼓舞蹈)、跳芦笙(吹着芦笙跳舞)、赛马、斗牛和游方等活动。苗年节的规模,以雷山县的最为盛大。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姊妹节

黔东南地区苗族的节日,又称“姊妹饭节”,尤以台江县的姊妹节最为盛大。姊妹节不但是苗族女性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择偶恋爱的“情人节”。时间一般在农历三月十五起连续3天。在这日子里,苗女打扮得花枝招展,争艳斗丽。青年男女互赠用糯米做的五色“姊妹饭”,并在饭中藏入带暗示的标记来传情。节期的主要活动有踩鼓舞、吹芦笙、斗牛、斗鸟、斗鸡和游方等。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龙船节

是沿江河聚居的苗族普遍的节日。以黔东南清水江流域苗族的龙船节最为著名。苗族龙船节不同于汉族的端午节,它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娱乐性的节日,在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举行。节日期间,各村寨的人会聚在清水江畔,用独特的“独木龙舟”在江中竞渡,数十只龙舟千桨齐发,有如蛟龙蹈海翻江。岸上有成千上万人的踩鼓舞和芦笙舞,河滩上有热闹的集市,青年男女也趁此机会进行游方活动。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茅人节

是贵州榕江县两汪乡短裙苗特有的节日,苗族叫做“劳沙丽”又叫“爬茅人坡”。每年农历二三月择日举行,现已基本定在公历5月1日前后。茅人节可以说是短裙苗的“情人节”,在节日里成年男女不论老少、结婚与吞,凡是自己乐意都可以找自己情意相投的伴侣在特定的“茅人坡”对歌和逗趣。情人则以自己扎的小茅人相赠,然后漫山遍野去找一片两个人的乐土。节日时举行的婚礼还有抢亲活动,不过,这已演变成为增添喜气的逗趣节目。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牯脏节

是黔东南一带苗族祭祖的节日,气氛悲壮又富有神秘色彩。各个村寨通常是1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举行一次,在秋收后农闲时择日举行,由鼓社在数年前决定日期。由于各寨的节期不同,因此实际上每年都有寨子在举行,而其中又以月亮山区苗族的牯脏节最壮观。牯脏节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宰杀牯牛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一方面奉献给祖先,一方面请亲友们一起共享。节日一般进行7天,期间由牯脏头和礼师们主持神秘而繁复的仪礼。尤其是神圣的砍牛仪式,场面壮烈慑人。芦笙节 芦笙是西南少数民族最流行的乐器,以大小不同的竹管制成,可吹奏出悦耳的共鸣声。苗族的芦笙最为丰富,小的不盈尺,大的可高一两丈。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有这样一个民族,用白银写诗,针线作丹青,以步为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