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三线厂,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称谓和存在。

“三线文化”,即“三线建设”,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是不见于报端的。即使当时的人们说起,也十分神秘,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少有所闻。

自1964年起,我国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工企业"三线厂"建设。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称为"三线厂"。

与当年所有的国家大企业一样,三线厂电影院、学校、幼儿园,游泳池,医院,银行一应俱全,形如封闭城堡。若非日用采购,这些庞大的工厂无需与当地发生任何关系。而今,这些曾经高大上的建筑物,只剩斑驳残破的砖墙、破窗,一任岁月侵蚀,大批7、80年代风格的建筑物隐藏在荒草绿树之中,静默无言。

过去三线企业周边就是农村,市场上售卖的蔬菜、农副产品基本都是附近农民自己种植的,按时下的说法几乎都是绿色产品。

现今随企业改制等,现在已经已经没有三线企业了。三线建设、三线企业已经进入历史。基本上都迁到城市郊区了,这样荒废的三线厂太多了,华川机戒厂已经有大学驻入了,曾经的繁华现在一片荒凉,就算回去也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逝去的是繁华,留下的是记忆和不可磨灭的功勋。

对于一个从三线厂走出来的孩子,那是一段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三线厂”?昔日隐秘军事重地,而今荒草萋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