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導讀:人際關係帶來的摩擦、觀點分歧產生的碰撞、晉升無望導致的消沉,生活中確實充滿了各種不幸與危機。

這個世界從不按照我們的思想去運轉,它不斷的給我們考驗,使我們受挫、使我們痛苦與焦慮。

許多人並不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思維稚嫩,而是這個世界充滿了惡意,在主觀的對我們進行攻擊,於是我們便對世界充滿了惡意揣測。

本期,我們將以“惡意揣測”作為主題,探討“惡意揣測”導致的思維、社交停滯。

  • 什麼是“惡意揣測”?惡意揣測將導致什麼問題?
  • 我們為什麼會惡意揣測?是什麼因素導致的?
  • 我們如何從中掙脫,獲得更好的思維、社交模式?

引子:

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顯示著信息,

其中以紅色五號宋體顯示的“未通過”最為醒目,

這不僅意味著他沒有通過考核,還提醒著他能力上的不足,

驚訝、疑惑、失望最終竟轉化為了憤怒,

“一定是考核官針對我!”

他感到來自他人的惡意,

但,真的如此嗎?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什麼是“惡意揣測”?惡意揣測將導致什麼問題?

不可否認,人際、家庭、社會、組織中充滿了衝突,這源自於人與人之間對事物的認知不同、對資源的爭奪所造成的摩擦。

我們每一個人在事件生活,都無法保證自身不會捲入衝突之中,甚至於很多時候我們即使盡力避免,也會被捲入衝突。

當我們被捲入衝突,毫無疑問在利益、觀點、目標、立場不同的情況下,會遭到他人以排擠、打壓、貶低為表現形式的攻擊。


01 什麼是“惡意揣測”

對於無故的攻擊,相信大部分人都無法泰然處之,有的人通過溝通去尋求了和解與道歉、有的人通過示弱、無視去逃避。

但不管是何種的應對方式,當我們面臨無故的攻擊時,總會使我們產生負面的情緒,甚至於在許多時候,我們也會因為他人的攻擊而失去一些物質上的利益。

這毫無疑問是痛苦的,在這種痛苦之下,有的人選擇將無故的攻擊歸類為“小概率事件”,有的人將其擴大為“普遍性事件”。

而一旦當我們將其擴大為“普遍性事件”,認為它是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存在於每一項互動的背後,我們則會認為世界充滿了“惡意”。

既然世界充滿了“惡意”,那麼我們在面臨新的人、事、物時,總會以最大限度的惡意去揣測。

  • 惡意:認為他人的友善、幫助與交流過程中,我們無法感知他人的善意,反而會認為他人行為背後有著深深的惡意。

“工作比較多需要加班完成的時候,同事主動的幫助了我們,我們卻認為他是為了爭奪我們的位置。”

  • 內幕:即使是足夠公平、公開的事情,我們也會認為其中有著內幕,而我們在其中擔任著受害者的角色。

“統一的考試,有著相同的標準與學習材料,當我們沒有通過時,會首先想到是否是領導暗中修改了我們的成績。”

  • 忽視:許多場合、工作與事件中,我們感到自身被忽視,而這種忽視是對方故意造成的。

“公司統計年假時,由於數據表格的錯誤,導致自己的數據沒有被統計,在對方找我們道歉時,我們卻認為對方是故意這麼做的。”

總結:所謂的惡意揣測,指的是在信息量不足以支撐、說明對方是惡意的情況下,或者是對方在善意的情況下,我們均會認為對方在針對、攻擊我們。

這種惡意的揣測,甚至會延伸到我們為他人提供意見時,造成我們為他人提供的意見充滿了主觀上的偏見與臆斷。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02 惡意揣測將導致什麼問題?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止之心不可無”,卻經常忘了那句“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詐。”

也就是說,我們總是秉承古人勸解,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警惕的防範他人,卻忘了後一句所說的不要表現出嚴加防範的樣子,反而招人忌恨。

我們當然需要防範他人對我們的傷害,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先入為主的認為,對方一定會傷害我們。

如果我們先入為主的便認為對方會傷害我們,那麼對方的一切行為在我們看來,都是有著目的、意圖的。

惡意揣測雖然可以使我們躲避他人主動的攻擊,但同時卻也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後果,具體表現為:

自身的負面影響

  • 焦慮:不斷的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使我們的腦海在不斷計算的過程中,還不斷的浮現出人性的陰暗面,最終導致我們陷入其中,產生了焦慮的情緒。
  • 憤怒:我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所接觸的人、事、物均具有主觀惡意,但並沒有證據、行為支持,我們受挫後的痛苦無處釋放,最終轉化為憤怒宣洩至無關對象身上。
  • 成長:由於認為主觀惡意的存在,導致我們不認為失敗是自身能力所導致的,因此我們陷入了成長停滯之中,只會怨天尤人,卻原地踏步。

互動的負面影響

  • 溝通:當我們認為他人具有主觀惡意,自然在溝通中會不斷尋找支持我們自身觀點的句子,從而使溝通過程由交換意見,轉化為了我們尋找對方話語中的問題,使溝通無法繼續。
  • 社交:顯而易見,在這種情緒影響下,我們會拒絕建立新的關係,並將對方的細微錯誤放大,最終導致我們遠離社交場合,將自己重重包裹,不去結識新的朋友。
  • 關係:即使是親密的關係,我們也很難去做到信任對方,在信任的缺失狀態下,關係的破裂、疏遠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總結:惡意揣測,使我們停止成長的同時,還深受焦慮與憤怒的影響,也導致了我們社交關係的破裂,甚至連工作中基本的溝通都無法正確進行,最終使我們的社會價值下降,不被他人所認可。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我們為什麼會惡意揣測?是什麼因素導致的?

典型的焦慮狀態,即由於感到來自外界的強大危險而萌生的一種缺乏防禦能力的感覺——卡倫·霍妮

我們並非生來便滿懷惡意的揣測這個世界,惡意揣測是我們在一次次的經歷後,所逐漸形成的思維模式。

通常是經歷了種種信任、傷害、背叛的打擊後,為了防止再次遭受這些痛苦,而產生的一種防禦行為。

我們不願意去重新體驗那種痛苦,因此我們懷揣著最大的惡意,去防止我們心生希望,從而遠離這些痛苦。

我們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種令人痛苦的事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惡意的揣測這個世界。


01 防禦無力

我們所有人都不願意去重新體會那些痛苦,有的人選擇了去正面的面對這些痛苦,並尋求解決辦法,最終獲得與他人的和解。

“公司裡有一位同事,經常在工作中針對我們,我們為了不再面對這種痛苦,選擇了和對方私下的溝通,最終發現是源自於之前的一次誤會,最終我們達成了和解。”

而有的人卻選擇了逃避這些痛苦,儘量的不去觸及可能包含這種痛苦的場景,並寄希望於時間的饋贈可以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公司裡有一位同事,經常在工作中針對我們,我們為了不再面對這種痛苦,選擇了不與對方見面,並希望對方在某一個瞬間離職。”

這兩種不同的行為模式,取決於我們認為自身是否有能力去解決問題,這來自於我們對自身的評價。

問題會引起我們多種情緒,其中既有焦慮、煩惱,也有痛苦、恐懼,但在這之中,恐懼最為無力。

不論焦慮、煩惱或是痛苦是我們對解決問題過程的感受,而恐懼確是我們不敢去面對問題的情緒。

恐懼意味著我們不認為自身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確信這些問題最終會使我們蒙受損失,就像以往一樣,因此我們萌生了無力感。

“公司裡有一位同事,經常在工作中針對我們,我們想要去和對方溝通和解,卻不敢踏出那一步,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不具備溝通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等待災難的來臨。”

無力感的不斷累積,最終卻會形成自我辯解。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02 自我辯解

從邏輯上講,敵對沖動所投射的對象,恰恰正是這些敵對沖動所針對的對象。 它可以為自我辯解的需要服務——卡倫·霍妮

無力感我認為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感受,因為我們在社會中生活,需要對一些事物具有一定的掌控感。

只有我們具有了對事物的掌控感,才能確保自己感受到安全,才得以激發出我們的才能,而不是畏縮的不敢發言、行動。

但當我們陷入無力感之中,無力感所帶來的不安全感,使我們神經長時間緊繃,即使是我們所擅長的領域,我們也不敢發言、行動。

這使得我們的自我評價不斷降低,滋生出更多的無力感,但所幸的是,在我們最終無力承受之前,我們會學會自我辯解。

在自我辯解的作用下,我們學會了將自身的無力、挫折、失敗歸咎於他人的主觀惡意之中,由此我們學會了惡意揣測他人。

“我們認為技能考試沒有通過是考官的主觀惡意,這樣我們就不需要面對我們能力不行的事實,畢竟能力提升是緩慢的,而只要認為考官有主觀惡意,則可以立馬從無力感中掙脫出來。”

因此,惡意揣測實際上並非來自於他人或是事物的影響,而是為了自我辯解,所產生的情緒宣洩行為。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我們如何從中掙脫,獲得更好的思維、社交模式?

我們的惡意揣測,實際上不過是我們給自己找的藉口,這個藉口是那麼的完美,既可以使我們快速的掙脫無力感,又可以使我們心安理得的不去成長。

如果我們可以一直活在這種藉口之中,永遠的不去面對真實的自己與世界,那我們可能會度過快樂的一生。

但很可惜,我們並無法一直活在這種藉口之中,當我們的個人價值不斷下降,直至被社會淘汰時,我們將面臨更為殘酷的世界,那時我們甚至於已經失去了改變自己、正視自己的機會。

因此,即使現在我們還沒有嚴重到被社會所淘汰,也需要去考慮如何改變自己的惡意揣測行為。


01 嘗試感知

我們習慣於使用自我辯解去逃避、遠離痛苦,這使得自我辯解成為了一種習慣性的、內隱性的行為。

自我辯解形成的過程中,已經不需要我們主觀意識的參與,而是以一種條件反射的形式自發、自動的出現。

“當我們競爭崗位失敗,我們快速的認為這是內幕導致的,我們並不會客觀的評價自身、客觀的對比競爭對手後再進行認定。”

主觀意識並沒有參與,這使得我們無法意識到自己在進行自我辯解,反而會不斷的強化自我辯解,直至即使主觀意識介入,也無法動搖。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感知,通過對自我思維的觀察,嘗試性的去感知自己是否是在自我辯解。

當我們惡意揣測對方故意的針對我們時,我們需要進行一次思考。

  • 我為什麼會覺得對方在針對我?(主考官一直不太喜歡我)
  • 我認為對方在針對的話我可以獲得什麼正面情緒?(這不是我能力的問題)
  • 我如果不認為對方在針對我我會獲得什麼負面情緒?(我可能真的是能力不行)
  • 我認為對方針對我,是否是為了防止負面情緒?(不是)
  • 如果不是,有什麼切實證據可以證明對方針對我嗎?(他看我試卷時嘆了口氣)
  • 這些證據真的具有足夠的強度與關聯性嗎?(不夠)
  • 沒有證據的話,我又為什麼會認為對方針對我?(因為我不想面對自己能力低下的事實)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通過逐漸深入、逐漸逼迫自己的思考方式,來使我們逐漸的意識到自身的錯誤思維模式。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02 接納

我們每個人都會自我辯解,而惡意揣測他人,卻意味著我們過於傾向於使用自我辯安慰、撫慰自己。

當許多人意識到自己在自我辯解後,便極端的對自我辯解進行了否定,結果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但正如我們前文說的,防禦無力導致了我們的自我辯解,當我們可以清晰的分辨對方是否真正的具有惡意、我們哪些時候是在自我辯解。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完全的消除自我辯解,我們需要做接納自己的同時,合理的運用自我辯解。

我們需要消減過度的自我辯解傾向,逐漸的開始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與缺憾,並認同自己的不足與缺憾,嘗試性的進行更正。

那麼何時我們可以利用自我辯解,何時又需要去面對真實的自我嘗試改變呢?

自我辯解:

  • 過去無法挽回的:對於那些過去的遺憾,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確定無法挽回的,我們需要自我辯解去消減無法改變的事情所帶來的負面情緒。

“多年前工作中出現了錯誤,沒有造成公司損失,我們也再也沒有犯過這種錯誤,此時我們可以說已經過去了,防止無謂的負面情緒。”

  • 並非嚴重的問題: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情”,為了不使其佔用我們寶貴的腦力,也可以使用自我辯解去消除負面情緒。

“在食堂打飯時,由於過於關注手機,沒有及時的回應領導主動的問好,也可以告訴自己食堂環境太嘈雜,防止無謂的負面情緒”

  • 無法解決的問題:對方一意孤行的針對我們,即使我們嘗試了多種解決方式,也無法使他們扭轉。

“公司同事一直針對我,我多次示好,但對方拒絕溝通,我們只能告訴自己可能是對方的問題,防止無謂的負面情緒”。

嘗試改變:

  • 涉及個人成長的:涉及到由於自身能力不足導致的問題,我們需要面對、解決他,需要接納自身的不足。

“自己工作效率低下,原因在於對工具的使用不熟練,我們承認自身具有這個缺點,於是努力的去學習工具的使用。”

  • 涉及自身行為的:對方的敵意來自於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需要及時的更正自身行為。

“同事針對我們是由於,我們總是在會議中打斷他的講話,即使我們並非只針對他一個人,也意味著我們需要以後的會議中注意自身的錯誤行為。”

我們需要利用自我辯解宣洩負面情緒,但也需要在關鍵性的問題中嘗試面對自己,做出相應的改變。

當我們踏出改變的第一步,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便會因此而顛倒,由反至正。

“惡意揣測”: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整個世界都在針對我


結語:防禦無力帶來的自我辯解,使我們惡意揣測世間的一切,我們焦慮、痛苦甚至於恐懼。

但這從來不是來自於世界,而是來自於我們對自身的焦慮、痛苦與恐懼,我們怕的不是這個世界,而是以後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