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意外落水,男子奮不顧身將孩子救起後,父母的行為讓人意外

在以前,父母為了管教自己的孩子經常會連說帶罵,“拳腳相加”也是常有的事情。現如今隨著西方的教育觀念傳入中國,很多家長接受並實施了其中的做法,從以前的“不打不成器”轉變成了苦口婆心的說教。雖然教育方式轉變了,可如果孩子真的犯了一些令人生氣的事情之後,家長還是會忍不住的打罵孩子。

最近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很多省份都取消了“禁足令”,不少人可以來到大自然呼吸久違的新鮮空氣,家長也都帶著孩子參觀盛春的景象。雖然眼前盡是美景,出門在外家長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人身安全。前不久在山西臨汾就發生了一起驚險事件,一個小女孩不慎掉進了河裡,這時她的家長並不在身邊,就在這危急時刻,一位遊客挺身而出跳進冰冷的水裡將孩子救出。

女孩意外落水,男子奮不顧身將孩子救起後,父母的行為讓人意外

隨後這個小女孩的母親趕到了現場,但是她並沒有感謝這位勇敢的遊客,而是對著自己女兒就是一耳光。一個正常的母親在這時應該關心自己孩子的安全狀況,可這位母親直接開始打自己的孩子,還埋怨孩子不聽話。隨後孩子的父親趕來,他並沒有阻止妻子的行為,甚至還踹了孩子一腳。周圍的遊客都看不下去了,急忙跑過去拉開,躲在遊客身後渾身溼透的孩子也非常令人心疼。

據瞭解,這名見義勇為的遊客本身並不擅長游泳,不過當時的緊急情況容不得他多想,所以就直接跳進水裡把孩子救了上來。相比於這位陌生人,這個小女孩的家長確實太“不夠格”了。很多網友在看到視頻後內心也是非常氣憤,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孩子攤上這樣的父母也真是倒黴,不感謝孩子的“救命恩人”也就罷了,還把剛受過驚嚇的孩子再打一遍。等自己老了之後孩子就有可能這樣對你。

●我有時候也會這樣,明知孩子是無心之舉,還是會把責任全都怪罪到他的頭上,看來我以後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女孩意外落水,男子奮不顧身將孩子救起後,父母的行為讓人意外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即便是湊在一起,大多數家庭也都是每個人抱著一部手機。其實在這種環境下,家庭成員之間非常容易出現矛盾,而孩子相對來說是一個弱勢群體,這就導致家長容易將問題的原因歸咎到孩子身上,這不僅影響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同時還會影響家庭的和睦。

在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應該怎麼做?

①保持冷靜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對於心理發育並不成熟的孩子來說,他們有時無法正確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犯錯是非常常見的。如果每次孩子做錯事家長都要打罵他,不僅自己生氣,孩子也會難過。所以當孩子犯錯之後,家長不妨先冷靜下來,同時也給孩子一個反思己過的時間。這可以讓問題得到更好地解決,也能避免孩子下次再犯錯。

女孩意外落水,男子奮不顧身將孩子救起後,父母的行為讓人意外

②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闖禍之後,家長必須要進行教育,但教育的方式需要謹慎考慮。首先要排除打罵的手段,這是最低級的一種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受到了教訓,但有可能會出現叛逆的心理。所以耐心的勸說成為了最好的教育方式,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他錯在哪裡,這樣會產生哪些後果以及怎樣避免再犯這種錯誤。

③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雖然大多數家長無法教給孩子書本上的知識,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所以在決定做一件事之前家長也要謹慎一些,將自己的言行作為知識,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以及學會怎樣合理地解決問題,

女孩意外落水,男子奮不顧身將孩子救起後,父母的行為讓人意外

總之,教育孩子這件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家長的做法才是決定“教育結果”的關鍵所在,同時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