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文 杜俊傑

圖 李仲雷


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說到哨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三號哨。


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01

和“他”的初見,緣於新兵連時一次又一次的交接練習,“下面我將本哨情況向你介紹一下,本哨為三號哨······”


更緣於班長們口口相傳的“風裡雨裡,三號哨等你”,讓“他”在我腦海裡徹底紮下了根,這個“三號哨”到底是怎樣的風景?


由秋至冬,在經歷了三個月的歷練後,我曬黑了、變瘦了,更像一名合格的軍人了,同時“他”的身影在我的腦海裡愈發清晰可見。


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剛下隊時,我遠遠的望見了“他”,不遠處的高牆上“他”巍然挺立,雖沒有摩天大樓般高大,但卻給我一種十足的踏實感。


在中隊組織參觀榮譽室時,我才得知“他”已經在這個地方堅守了26年,並且26年間無任何事故。


那挺拔的身影,像是一代代老兵青春的脊樑,更是一茬茬官兵用汗水澆鑄的勳章,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站好每一班崗,把這份榮譽傳承下去。


02

第一次走進三號哨,抬眼即見的8個紅色的大字“哨兵,你已進入陣地”

似有魔力一般,無聲無息,卻瞬間讓我的心頭湧起一股在“槍林彈雨”衝鋒的感覺,在這個平凡的“陣地”上雖無硝煙,但手握鋼槍的那頭卻連著人民的幸福生活。


正在執勤的老兵立在窗前,那筆直的身影、堅毅的表情、始終不離目標區域的目光,讓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作為一名新兵,我立起了向老兵學習的志向。


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第一次帶崗,老兵模擬執勤情況讓我處置,我當時興奮又緊張,但口頭警告說的卻像拉家常一樣,轉頭望見了老兵略顯不悅的神情。


“你這喊的算個什麼?口頭警告就要把犯罪嫌疑人震懾住,一定要放開嗓子,就像這樣。”


“站住不許動!再動我就開槍了!”


老兵怒目圓睜,同時左手猛地向前一伸 ,做出制止的動作。


我認真的看,然後一遍一遍的喊,等到老兵覺得合格了,又開始教我下一項技能。在老兵的言傳身教下,我逐漸由一個手腳笨拙的小新兵

成為了一個合格哨兵。


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第一次單獨站崗,我有“初擔大任”的興奮,也有一絲未知的緊張。


直到我直挺挺的站在哨位上,那絲緊張也沒有消退,反而蔓延全身,

脖子僵硬的不敢轉一下,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目標區域。身邊再也沒有喋喋不休的老兵,只有空蕩蕩的哨位和大腦反覆回想的處置流程。


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拿出對講機說道:“三號哨執勤情況正常,設施完好!”


“提高警惕!繼續執勤!”網絡查勤員用極具穿透力的話語回覆我,雖然沒有其他言語,但我卻能聽出他的肯定。時間走得比老牛還慢,這是我人生中最漫長的兩個小時。


付出就會有回報,在下哨講評時,班長誇我交接程序正規、全程軍容嚴整,回想這一個月的所有辛酸苦辣,在這一刻都煙消雲散了。


03

上崗時間長了,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多了,我便有些想家,想起離家時母親的眼淚、父親的囑託以及家鄉的一草一木,直至鼻頭止不住的發酸。


可當我看到那被一代代哨兵磨“白”了的槍管、站“白”了的地面,

恰似他們也曾在一個個與我此時一樣的夜晚單獨執勤,雖然眼前山河有限、方寸冷清,但他們內心燃燒著的那支火炬,卻灼灼不息。


兵來兵往,“三號哨”見證“兵”的成長


守護萬家燈火何嘗不是一種快樂,都說“忠孝難兩全”,而哨位上這分分秒秒的堅守,不正是對父母、家鄉最好的報答麼?

想到這裡,我不由地把槍握地更緊,眼神也更加堅定。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他”始終默默陪伴著我們,在這裡我們學會了成長,收穫了人生最難得的一杯“香茗”。


可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他”,帶著那份信念開啟人生的下一段旅程。但那時一定會有人接過我的鋼槍,同我在這裡一樣,學會成熟、學會做人、學會當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