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足協和英足總的財務報告對比,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

一個是歐洲中國隊,一個是亞洲中國隊,雖然都有中國隊之名,但兩國商業聯賽、競技水平天差地別,更何況在英總足的努力下,近年來英格蘭足球青年才俊層出不窮。我們和世界足球強國之間的差距差距有多大,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中國足協、英足總兩個組織的財務報告找找問題。

因為兩國足協體量不同,所以財務報告的金額對比並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只看看兩國足球管理機構的錢從哪裡來,用在哪裡這兩部分的結構對比,看看能不能找到問題的原因。中國足協在官網上並未公佈其財務報告,我們只能從新聞媒體所報道的新聞上獲取相關數據;而英格蘭足總官網上,歷年財務報告均羅列在上面,為了便於同一年度的對比,選擇了2018年的財務報告進行橫向對比。

  • 1、數據來源

中國足協:媒體所報道的《中國足球協會2017年、2018年財務報告》,裡面寥寥千餘字,僅提供了各大項目的支出情況。

英足總:官網所下載的《2018年度足球協會財務報告》,合計98頁,不僅介紹了各項財務的收入支出情況、橫向縱向的對比情況、還有各種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

從中國足協和英足總的財務報告對比,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

英足總財務報告截圖

從這一項對比來看,中國足球差距甚遠。另外說一句題外話:英格蘭足球各項數據統計工作非常完善,可以從官網上查詢到歷年足球發展的各項數據,而中國足協的官網上只能查到歷年聯賽的排行榜,我們很多聯賽數據只能依賴於民間統計,何其荒唐。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深耕細作,方得始終。

  • 2、收入情況

2018年,中國足球收入項僅三項,包括授權、贊助收入66000萬元,國家體育總局購買服務收入13000萬元以及其他收入5000萬元。收入項僅三項,而且國家體育總局購買服務的收入項其實某種程度也表示目前中國足協還是在國家體育總局的管理下,並未實現獨立經營。

2018年,英格蘭足球收入包括轉播收入、商業贊助收入、溫布利等球場租賃收入、賽事收入、財政撥款等等項目。

兩國不考慮收入體量,僅僅收入結構差距就甚大。中國足協商業收入佔了總收入的78%,而英足總僅佔比21%,哪怕計算上轉播收入,也僅佔英足總收入的60%。在收入結構上,中國足協還顯得商業化程度不夠,過於單薄。


  • 3、支出結構上

先看一下中國足協所公示,支出項包括:國家隊支出、競賽支出、青訓支出、宣傳推廣費用支出、各類培訓支出、會員協會發展支出、運營成本支出、資產支出以及稅費、折舊攤銷等支出。其中,競賽支出2018年比2017年高出100%,青訓支出2018年比2017年高出157%,其他培訓高出129%,說明中國足協逐步在把資金落實在青少年、教練、裁判、聯賽的培養上,我們期待早日出成果。

從中國足協和英足總的財務報告對比,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

中國足協2017年與2018年支出項橫向對比

而英格蘭足協方面。總支出37550萬英鎊,支出結構和中國足協相差無幾,但支出的份額上差距甚大。我們先把中國足協的各類支出進行歸納之後進行了橫向對比,請看下錶。

從中國足協和英足總的財務報告對比,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

2018年度中國足協和英足總支出項比例對比表

在教練員培訓上面

。我們的投入佔了年度投入的0.41%;而英格蘭佔了3.2%。沒有優秀的教練員,就無從談起青少年球員的培訓。這一部分支出,主要集中於公益性、青少年的教練培訓,英格蘭擁有遍佈全國的業餘足球訓練中心,甚至滲透到每一個社區。只要你願意,你能夠在英格蘭任何居住地方圓10英里內找到青訓機構,從5歲到11歲各個年齡段的課程都有,從足球的基本動作、團隊配合以及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對社區兒童進行全方位的培訓。這一切都依賴於英格蘭擁有數量龐大的教練員隊伍。特別是在2014年推行DNA計劃以後,所有參加過培訓的兒童都會建立個人數據庫,並且數據會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不斷更新,從而讓選材、針對性培訓上更加便捷有效。反觀我們的青訓教練,青訓教練月薪兩三千的大有人在,為了生存兼職副業、不專心培訓或者收受賄賂也變得尋常,人總要生存不是。

從此看出,中國足協還需要在教練員的培養上,追加更多的投入進行支持和鼓勵。

從中國足協和英足總的財務報告對比,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

英足總財務報告上,介紹教練員培訓情況

在地方足協的支持上。雙方差距不大,中國足協為3.5%,英足總為4.53%。但是考慮到中國國土遠比英國要大,因此分攤在每個足協身上的支出比英國足總要少上不少。

在競賽支出方面。中國足協佔了全年支出的23.46%,而英足總僅佔了9.85%。差距很大,反映的問題更大。首先,英格蘭的競賽支出僅表示英足總所各類型的杯賽包括足總盃、聯賽盃、各類青少年足球盃賽、女子足球盃賽等等。24級聯賽、15萬家俱樂部的全方位覆蓋,讓英格蘭擁有非常龐大的群眾基礎,青訓基礎堅固從而不缺乏足球人才的選拔。

而中國足協的競賽支出,包含了中超、中甲等各級聯賽、盃賽支出。這反饋出中國的各級聯賽並沒有獨立運營,依然在中國足協的統籌管理下;另外也反饋出,中國足協在各類型盃賽上的組織和投入甚少。

從此看出,中國足協還需要在業餘足球競賽上,追加更多的投入進行支持和鼓勵。


場地設施建設方面。中國足協佔年度收入的6.55%;而英足總佔比3.2%。同樣存在差距,但是英格蘭在場地設施建設上的投入,是英格蘭在全國建立了大量的公共球場,草皮選用了第三代人工草皮。在英格蘭想要踢球很簡單,只需要登錄英格蘭官網,輸入你的位置信息後,可以選擇預定的時間和你位置所在最近的球場,並且幫你預定好。

而中國足協的場地支出,主要是香河基地改造、專業設備及其他資產購置的支出。合理不合理並不知道,但這一部分支出並不利於培養廣大同胞的足球興趣和提供踢球的便捷性。筆者所在城市,雖然足球場眾多,但場地參差不齊而且極難預約。

因此,中國足協還需要在全國性、大範圍的營造足球氛圍,建造大批量的足球運動場地並且提供便捷的預定服務。

從中國足協和英足總的財務報告對比,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

英足總官網首頁上,即可進行場地預定

其他足球組織方面。中國足協支出佔比9.82%,英足總支出4.26%。中國足協的其他足球組織主要包括:裁判員培訓、青訓中心的建設;而英格蘭足總包括女子足球、殘疾人足球、青少年足球的興趣引導和發展。這一部分支出不予評價。

從中國足協和英足總的財務報告對比,看中國足球發展道路

英格蘭足總財務報告上,殘疾人足球的開展情況

國家隊和足協機構的運營成本上。中國足協佔比52.14%,而英足總佔比68.84%,看似英足總在國家隊、足總的工資運營成本上更高,其實未然。中國足協能佔比52.14%,是因為中超聯賽的競賽成本將總體成本都攤低了,我們並不知曉聯賽競賽成本額度有多少,但是如果把競賽成本拋開,中國的國家隊和足協運營成本要去到68%。而英格蘭國家隊各級梯隊、業餘代表隊要比中國足球豐富的多。這一方面,實在不知道如何評判。

英足總,被球迷們戲稱為“英祖宗”,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英足總的僵化和遲鈍,專業性也頗受質疑。但是英足總畢竟在為英格蘭足球的發展深耕細作,中英兩國足球水平差距甚大,很多方面不具備可比性,但我們至少需要一個方向,一個位置。我們常常討論中國足球該如何發展,討論再多也不如踏踏實實的在每個城市多建幾塊足球場地、在校園足球上建立檔案、多培養幾名青訓教練才是正道。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