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2019年12月13日,今日的尋訪點乃是曲阜西邊的一些遺蹟。從事先做的功課看,舞雩臺離我所住酒店不遠,我原本打算哪天得閒散步到這裡來,但當今日我們的車在等紅綠燈時,我看到了舞雩臺的標牌,還是忍不住讓司機停到附近,我下車前去拍照。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舞雩臺北側廣場


雖然舞雩臺的一側在幹道邊,但那裡不能停車,司機兜了一圈停到了舞雩臺的北側,他說原本這個土臺子沒這麼大,自從修成廣場之後,入口改在了北邊。雖然停車處距年舞雩臺不遠,但卻要穿過一個全部鋪裝了石條的廣場,登上幾個臺階後一路向前走,感覺這是整修後的中軸線。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全部用欄杆包圍


走到土臺的近前,這裡已經用石欄杆圍了起來。我沿著邊路一路向前走,繞著土臺走了整整一圈,完全沒有找到入口。如果不讓遊客上的話,至少應當設一個鎖上的門,否則的話,相關人員如何登臺查看和維修呢?我的腹誹並不影響欄杆的牢固,走下這一圈來,讓我發現舞雩臺是個正方形,每個邊的邊長都超過了百米。我曾經看到過舞雩臺的老照片,不知那照片是何時所拍,照片上的舞雩臺四圍全是田地,土臺看上去更近似於不規則的圓形,當時拍照的時間應當是冬季,因為臺上稀稀拉拉的有幾十棵沒有樹葉的樹。當時四圍沒有欄杆,從一個角度看過去,有登臺的坡面。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隔著欄杆看到此處有人踩過的小徑


當我想到這個畫面時,頓然有了想法,我沿著欄杆邊走邊看,果然在西北角附近看到那邊的坡度較緩,這應當就是老照片上顯現的那個登臺緩坡。神奇的是,我看到這個緩坡上有人為踩出的小徑,這說明人們仍然從這裡登臺。眼前的石欄杆上也有多次翻越後留下的踩踏之痕,看來這是今人登臺的主要途徑。我決定效仿這些前賢,我把相機挎在脖子上,向四周張望一番,附近看不到一個人影兒,於是我趕緊用雙手抓住欄杆一用力翻了過去。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小草生命仍在


翻過欄杆,以防被人看到,我迅速地沿小徑向上攀登。看來封閉起來也有好處,我發現小徑的兩側地面上長滿了叢生的綠植物,現在已是冬季,舞雩臺上的樹的樹葉幾乎落盡,但地面上的這些小草卻依然頑強地展現著綠色,如果任人踩踏,它們肯定活不到冬季。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隱隱看到一塊碑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原來有兩塊


小徑直通臺頂,如果以廣場為水平線的話,我感覺殘存至今的舞雩臺高度不超過十米。今日臺上無人,因為有樹叢的掩護,我在上面的尋訪顯得頗為從容。我隱約走到了臺的正中央,展眼四看,隱隱地在樹叢內發現了一塊碑。走到近前,原來這裡有兩塊新的刻石,前面的一塊高約兩米多,上面刻著三個大大的楷體字“舞雩壇”。後面的那塊碑略矮,上面刻著“聖賢樂趣”,也同樣是楷體字。兩塊碑的背面並無介紹文字,後一塊碑的前方有一個大坑,裡面滿是落葉,不清楚下方的狀況,但從這些落葉的形狀與顏色看,似乎不是臺上之物。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兩塊碑背面都是空白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碑旁狀況


繼續向前走,所見全是雜樹,再未能找到其他的刻石,同時又發現了一個坑,從坑的形狀看,感覺是人為所挖,但其中一個坑已經將一棵樹的樹根挖開了一半,不像是專業人員所為。餘外找不到什麼可拍攝之物,只好原路返回,依然從欄杆處翻出。我注意到西北角之處整修出一場綠地,綠地的前方乃是一些新的建築,走入綠地之中探看一番,同樣未找到介紹舞雩臺的文字。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樹根下有洞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坑內的落葉似乎不是來自此樹林


上車後,將所見情況告訴司機小韋,他說自己路過這個土臺無數次,但從來沒有上去過。我告訴他,此臺不遠處應當有一條河,他說確實如此,而後帶我抄近路穿過一個集市,前行百十餘米就來到了河邊,這應當就是沂水。我請小韋將車停在橋上,我下車拍照周圍景色。這乃是新修的一座橋,橋下水面頗為寬闊,但能看得出這一段的河堤做過整修。也許是水流太過和緩的原因,水面上長著很多水草,雖然已經褪去了綠色,但它們仍頑強地站立在原處,等待著春天的再次蓬勃。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原路下臺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南側狀況


小韋問我何以知道這裡有一條河,我告訴他這是古書上的記載,當年孔夫子的幾個弟子就是到這條河中游泳,那個時候應該不流行泳褲,他們應當是裸泳,這些人上岸之後頗為灑脫,因為他們並不擦乾身子,而是走到舞雩臺之上用風來吹乾身體。小韋聞聽我的所言後,頓時來了精神,他立即向我講起小時候在河裡裸泳的爽快經歷,他感嘆說原來古人也這麼幹。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正方形的邊長為百米


古人是否真的這麼幹呢?有人認為正是如此,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很荒謬,態度的不同決定了解釋方法的不同。


這個故事乃是本自《論語》,《論語》中的文字一章一節大多矮小精悍,而《論語·先進》章最後一篇的“四子侍坐”乃是這部千古名著中最長的一文,此篇有315字之多。這篇文章對孔子弟子的志向有著重要的記載,其不只是談論裸泳之事,故我先將該篇轉錄如下: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知?”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晳後。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旁邊的綠地


某天,子路等四位弟子陪著老師坐著,孔子說不要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你們就不敢在我面前講話,平時你們常說別人不瞭解自己,但假如有人想了解你們,那你們怎樣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呢?


顯然孔子是想通過這種辦法讓這四位弟子放鬆心情,表達出自己的志向。四位弟子中子路年紀最大,並且性格也最直爽,他率先講出了自己的治國安邦之略。可以看出他的想法是希望治理一個國家,他說自己用三年工夫可以將一個小國變的兵強馬壯。


孔子聽完子路的表達後,只是“哂之”。但哂之作何解,後世有不同看法,下面再討論這件事。孔子接著點明讓冉有來表達志向。冉有顯然比子路謙遜一些,他所說的國家面積變得更小,他說用三年時間也可以把這個小國治理好,但是這樣的治理只是物質生活的富裕,至於精神生活的建設,那也只能另請高明瞭。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穿過集市


孔子又問公西華,公西華的回答變得更謙遜,他說自己仍待努力學習,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願意到宗廟裡做祭祀工作,如果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時,他願意穿著禮服做一個贊禮人。


孔子對這兩位弟子的回答未做評論,他接著問曾點,那時曾點正在彈瑟,他聽到老師的問話後收了聲音,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我跟剛才三位同學所講述的才能有區別。這說明他在彈瑟時其實也在靜聽別人的講述,孔子鼓勵他說沒關係,不過是談談個人志向而已,於是曾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暮春時節,人們已經穿上了春裝,他和五六個成人、六七個兒童到沂水中洗澡,然後到舞雩臺上去吹風,身體乾爽後,他們就唱著歌回家去了。孔子聽完曾點的話後,大表贊同。等三位弟子出去後,曾點藉機問老師,他怎樣評價三位同學的志向。孔子說也不過是談談志向而已。曾點接著問,那你為什麼笑子路呢?孔子解釋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他的話一點都不謙讓,所以我笑他。但他們所講的其實都是想治理國家。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沂水


以上的翻譯之語乃是尋常的說法,其實前賢對此有不同解讀,但從總體來說,這段《論語》中最長之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這三部分被學者總結為“孔子問志”、“四子言志”和“孔子評志”。但是如何解讀孔子的觀點,尤其孔子說的那句“吾與點也”乃是爭論的焦點。以至於徐復觀在《中國藝術精神》中說這已經成為“兩千年來爭論不決的一件公案”。


對於曾點說的那番話,後世學者將其逐字逐句解釋。經學分為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兩家對於曾點的這番話予以的解讀差異較大。今文經學家認為曾點描繪的就是一場春遊活動,而古文經學家則認為曾點的所講乃是雩祭之禮。對於前者,何晏所編《論語集解》中以包鹹的說法較為流行:


莫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單袷之時。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風涼於舞雩之下,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


舞雩臺:是風乾臺還是求雨地?(上)韋力撰

橋的另一側


包咸認為所謂的暮春就是晚春三月,五六個成年人帶著六七個未成年人一起到沂水中游泳,然後再回到舞雩臺上風乾,他們心滿意足後唱著歌就回去了。他們為什麼唱歌呢,因為他們覺得得到了先王之道,得入孔子之門。


因為包鹹曾為帝師,故他對《論語》的解釋頗具權威性,所以包鹹的解讀被漢代今文經學家普遍接受。梁代皇侃在《論語義疏》中也本持這種解釋:“沂,水名也。暮春者既暖,故與諸朋友相隨,往沂水而浴也。風,風涼也。……沂水之上有請雨之壇,壇上有樹木,逐風涼也。浴竟涼罷,日光既稍晚,於是朋友詠歌先王之道,歸還孔子之門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