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心有棲息,不再流浪

​人生兩苦,求不得與放不下

心有了棲息到哪裡都不是流浪

三毛:心有棲息,不再流浪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每每聽到這兩句話,腦海中總會浮現這樣一個身影,她穿著最簡樸的麻布裙子在非洲流浪,和不知所云的異國人相談甚歡,與素昧平生的人相視而笑,她用她最不羈的靈活寫作,用她始終在路上的靈魂歌唱,她便是三毛。


三毛其人,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髮,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來估價都是不過份的。


三毛的文字,在我的印象裡從來都是平淡的,豐腴和韻味也都出自這平淡,我對她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因此愛了她的散文,也是抱著一種極其輕鬆和愉悅的心情讀她的文字。”看到著名作家賈平凹這麼評論她,我也對這個熱衷於探索沙漠的女子產生了好奇,或者說更多的是敬佩吧。
讀三毛第一部作品是《稻草人手記》,一看到這本書後這本書後就不經意喜歡上了她這部作品作品,用了幾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帶給我深深感觸。荒蕪一人的大漠,只有血一般的殘陽和那埋葬了靈魂的永恆的哭泣。這一夜,印象裡恬靜的撒哈拉忽然狂躁而兇殘,吞噬著幻與夢。


三毛:心有棲息,不再流浪

「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還在田裡的麥子,不放心的說“再守幾天吧,說不定鳥兒們還會來偷食呢!”…麻雀張狂地啄著稻草人的帽子,而這個稻草人,像沒有感覺似的,直直的張著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著那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當晚風拍打著他單薄的破衣服時,竟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來。」



這是三毛的《稻草人手記》的序言。初讀時,我不懂這本書何以以《稻草人手記》作為書名,我也不明白這個序言和整本書有什麼聯繫,讀完後反覆咀嚼,才恍然大悟。
三毛的《稻草人手記》不過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平凡記憶。撒哈拉的天空中嗚咽的啜泣竟怎樣都揮散不去,等著血色的殘陽消逝,黑的夜也無法讓整個沙漠沉寂,這罪惡與悲哀竟何以淹沒不了呢?


三毛:心有棲息,不再流浪


我問自己,好像一個永恆的疑問,而回答,也許只能是時刻都未停歇的永恆的沉默吧。但不管是喜是憂、是善是惡、是好是壞,三毛都把它們寫的生氣勃發、灑脫渾厚,表達了她對他人的誠懇、對生活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種種磨難,生命的堅強和脆弱,憤怒和平靜,愛和恨,樂和痛,歡笑和淚水,在她的筆下都成為了“溫柔的微笑”。《稻草人手記》中收錄的文章,《警告逃妻》中的描述展示了一個特別特別可愛的忠實的丈夫荷西對妻子三毛的誠摯地“警告”,令人“笑為觀止”;


而《西風不識相》中的描寫足以 闡述作者對西方“文明”的憤然,同時也詮釋著一個女子的堅強的怒吼,願意去做一個像“白額大虎”或者“金睛猛獸”似的真正的黃帝的子孫;《士為知己者死 》更是在展示著一個情誼綿綿的人物之忠誠……


三毛:心有棲息,不再流浪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還在田裡的麥子,不放心的說“再守幾天吧,說不定鳥兒們還會來偷食呢!” 在三毛的《稻草人手記·序》中,我們似乎感受到一個並非在遊歷的“遊記”,一種擺脫那種在《哭泣的駱駝》中那個炎熱的夏天、殖民地、為了“民族自決”的“駱駝”不斷哀鳴之悽愴,那種反現實主義的為命運嘆惋、為理想哀號轉變成“虛構”的這個故事能夠讓人們產生一種安寧,一種靜謐,一種讓讀者從心靈上產生共鳴的真實藝術。
如果荷西可以繼續陪伴著三毛,如果三毛可以寫得更多,如果···可惜沒有如果,或許這就是作品的珍貴之處吧,是三毛帶我們走進了沙漠,是三毛陪伴了正處於青春的我們。三毛的延續,一直在世間迴盪著。
試想,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如意的困難,碰碰磕磕,跌跌撞撞總是在所難免的,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也許會磨蝕我們生活的激情,但不管怎樣,我們依然要像三毛筆下的稻草人一樣,即使衣服破了,掛著枯枝般的手臂,看著美麗的麥田,露出的依然是虔誠的微笑。

此時,我才明白序言中的稻草人原來是堅守、樂觀、自信、曠達等的象徵,這大概就是三毛想通過《稻草人手記》傳達的思想吧。印度詩人哲學家泰戈爾有句詩文:天空沒有飛鳥的痕跡,而我已飛過。這句話對於三毛來說,是一個最好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