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怎么办?

住在大山里的农村人


先来解决大家的一个困惑:为何以前几块钱就能治好的感冒,如今得花费几百甚至上千才能治疗好。小时候感冒的时候,去农村的小诊所,他会直接给你那种一块钱一小罐五十粒的感冒药,吃了不到两天就好了。然而那种药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激素,短时间内确实会让你的感冒好,但后期对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现在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医生等弄清楚症状,然后采用对身体伤害最小的药进行治疗。故此:

如今药价上升是因为你的命相比于以前更值钱,还有现在行医比以前规范了许多!

当然,新农合确实是一项好措施,使得咱们农民能够看得起的病是越来越多。不过在农村依旧存在着面临高昂医疗费用却无法负担的问题,我今天就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农村信息的不对称

现在网络上互助平台不少,有真有假,有善有恶,但农民对这方面却了解甚少。我曾经询问过不少同村之人,他们当中听说过支付宝里面有相互宝的不足十分之一,知道水滴筹的也只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其实这些平台在咱们农民真正需要医疗费时如果能够合理使用,还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或许大家对水滴筹之类的平台失去了信任度,但支付宝的相互宝却依旧是个不错的选择,每月的费用也不会超过十元。

农村观念的不平衡

很多农民放下不了面子,即使明知道有这么个平台,也知道自己家难以承担如此昂贵的医疗费用,却依旧不肯使用。不少农民有三个观念:一是使用这个之后会使得自己在亲戚朋友面前丢掉面子,以后人前抬不起头来;二是就算使用这些互助平台,钱也不会到自己包里;三是怕使用之后,难以归还别人的人情。

对于第一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谁都会得病,不能因此而认为自己会丢掉面子。对于第二点,使用后虽然钱不一定全部到自己的包里,但不使用肯定是不会到自己包里的。对于第三点,农村本身就是一个人情世故圈子,互相帮助可以说是很正常的。

农村生活的无保障

在农村,有这么一个现象令人痛惜:孩子生病,即使十万、二十万,父母也会想方设法去医院治疗;但大人和老人生病,即使只需要几千块,农民也会忍着不去大医院,而是在小诊所开点药,最后要么在痛苦中死去,要么落下一身的毛病苟活。这归根到底是农民的生活没有保障,只能够权衡轻重,选择有价值的家人进行治疗。

这种现象不可能因为咱们农民的努力而改变,必须得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相关部门得进行兜底,既要减轻农民看大病的负担和花费,又要使得其看病之后生活质量不会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也得进行宣传和工作,扩大农民就医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当然离不开咱们农民自己的努力,措施和工作都到位,自己啥也不做,得病之后肯定还是只能等死。

农村措施的不均匀

易地搬迁、精准扶贫这些措施确实不错,但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少措施到基层就变了味。现在我们村都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懒农民比勤快农民要好过”,他们自己不用出钱就能住进小楼房,生病之后报销比例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每年还可以拿到一笔补助金。但那些真正得了大病的勤快农民,因为勤快满足不了贫困户的要求,只能够自掏腰包买药或棺材。


想要完全改善措施的不均匀非一朝一夕之工,“缺婆娘”的贫困户,其思想也绝非短时间能够有所改变。归根到底来说,让这些人享受措施,只是为了把他们不安稳的心压抑起来,维持农村生活稳定。但稳定之下,不能凉勤快者之心,也不能寒追梦者之梦。多去农村走走,剔除那些不愿意用勤劳来补充贫困的人,还农村农民一个均匀。

总结:我是一个正能量的人,快乐每一天。现在农村生活其实相比于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咱们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爱茶者九号


与过去相比,进20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普通群众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比较低下的,尤其处于社会保障体系大部分群体且处于社会保障体系末端的广大农村的社保体系,才刚刚建了,保障水平非常低,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依然还有待解决。

鉴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一、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农村主要采取新农合的方式,2020年每人需缴纳约250的费用。一个父母儿女双全的农村人家,需要支付六个人的参保费用,对于收入比较少的农村群众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与最开始推行新农合政策的一人10元相比,已经增长了20多倍。但是现在的医疗保障水平,还是不能满足群众的看病需求。所以要加大财政倾斜,增加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鼓励生产平价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成本的增加,现在一盒药的价钱与原来相比,贵了不知道几倍。拿常用的清火片来说,过去是5毛钱100颗。现在这种廉价的药物已经没有,厂家更换了包装以后,一盒涨到了3块5以上,而且还是只有20颗。这里面不乏经济增长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很多生产企业为了追逐高利润,不得不想发设法提高药品的价格。原本看病只需要几块钱,现在看病则需要几十块钱。而群众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药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医院为了多挣钱,必须多使用昂贵的药,而这些昂贵的药品,往往都是不列入医保报销目录的。医院再从药商 处,以低进高出的价格,卖给了患者。最终患者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只好了原来只需要几块钱治好的疾病。

三、将医院的运营和发展成本列入财政预算。在教育领域,过去农村的小学破烂不堪,很多地方的孩子连一张课桌都没有。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希望小学,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众筹等方式,每个村都建立了至少一所小学。2010年以后,国家实施义务均衡教育发展战略,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的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室等,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这两项举措,农村教育的现状已有较大改善,与几十年前的破烂不堪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医院大多数是由医院自己筹建的。每年政府会下拨一定的资金,支持医院发展,但是基本上只能满足有编制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至于医院引进先进设备,兴建土木工程的资金,大部分还是由医院自己解决。为此,医院为了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需要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兴建土木扩充病床。而财政支持的力度比较小,医院不得不想方设法从患者身上赚取资金,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改变医院的窘境,必须将医院的运营模式进行改造,把以盈利性为主,改为以公益性为主,参照农村小学校的建设模式,列入政府预算,由政府负责建设和发展,医院负责运营,彻底切断医院现有的商业模式。

所以,群众看病贵的根本问题,不仅仅是群众没钱,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等问题造成的,出现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关键还是在医院的商业运营模式。只要真正切断医院的这个商业链条,才能真正还医于民,还药于民,还利于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会真正解除。


壮乡新农


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怎么办?

这个问题现在是不存在的,将一去不复返了,成为历史。因为我国农村从2000年以后,逐渐实现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后,又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外的农村大保险以及大病救助,能使广大农村的农民,发生大病后能够住得进医院,住得起医院,能够看得起病,治得起病,付得起医疗费用。这样改变了过去“小病靠挨,大病等死”的局面,从而使农民能够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医疗待遇,生病能就医,大病能住院,做到小病不出村,生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第一,有农村新型医疗保险能使农民有病可医。从2000年以后,各地农村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等实际问题,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即新农合,农村医疗制度,结束了农村人口无医疗保险的历史,开创了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满足了农民就医治病的费用需要,保障了农民身体健康。目前农村新型医疗保险是按照村、乡镇和县市等不同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不相同的。这样保障了一般农民都能看病就医,是农民医疗的基本性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有农村新型大病保险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因为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对农民医疗保险费用报销上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是一种除农村基本的医疗保险以处的大病所产生的高昂经济费用的补充再次报销。一般各地农村报销标准是大不相同的。如某地是农民在住院就医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总费用,通过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报销后,所剩余额超过5000元的医疗费用,再次进行大病报销。这样解决了大病农民因付不起医疗费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大病保险制度,为广大农民出现大病的一种医疗保险。



第三,有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助解决后顾之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当生大病后,所产生的医疗费用,除去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报销费用和农村新型大病保险以外的一种地方性救助方法。这种大病救助方法,具体执行标准是依据家庭贫困程度和大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后剩余经额的多少来决定的。这样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助,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返贫的基本现状,从而解决了农民生大病所产生的后顾之忧。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在诊所,治疗感冒只需要100——200元左右,难道连200元都不愿意岀?那也就只能在家等死了!我母亲意外摔伤骨折了,住院2个月,总医疗费20000元,医保报销14000元,个人自付6000元,在社区“二次报销”300元,实际个人自付5700元还不到,我2019年也意外骨折了,住院治疗费用2万多,报销1万多,个人自付只有几千元。我们当地居民都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看门诊都能报销一部分医疗费,只要在定点药房、定点医院治疗、购药都能报销一部分,说农民人付不起医疗费,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唯恐天下不乱的言论!农村人现在大部分人已经脱贫致富了,过上小康生活了,看病的钱大部分人还是付得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脑洞大开幻想看病不花钱是不现实的。医院不是慈善机构,也需要养活医务人员,需要盈利。让你光干活不拿钱,你愿意吗?


我不否认农村患上疑难杂症的病人一时拿不出几十万医疗费的,但可以解决的嘛,我们当地有几个尿毒症患者,每礼拜都需要透析,办理了大病保险,透析费用报销95%,个人只掏5%费用。另外我们还为他们捐款,仅我们社区40个农户,捐款2万元给一位尿素症患者。我表弟患上白血病,个人付费40万元,我家兄弟们捐助2万元,表兄表弟们(其兄弟姐妹们)也连捐带借20万元,自己积累20万元,基本上够做骨髓干细胞移植,回家在社区“二次报销”4万元。去年腊月,我们当地一位诊所医生患上肝癌,在网上医务人员圈、家族亲戚朋友群,朋友圈里发起捐款了,具体数字不得而知。农村人淳朴、善良、热情热心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真要付不起医疗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不会坐视不管的,农村基层组织也不会熟视无睹,没有人会袖手旁观的。当然,我们应该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参加医疗保险,储存一笔医疗基金。


看病不花钱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治病需要成本的。这医药钱谁出呢?医院承担,医院会倒闭,制药厂承担,制药厂关停歇业,药农承担药农会饿死的。只能靠大家建一个平台来支付一点,个人自付一点,农村医疗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都缴一点钱到医疗保险这个平台,患病了可以从这个平台拿一点钱出来治病。也是众筹一样,今天我缴费帮别人治病,明天别人缴费帮助我看病。过去农村老合作医疗保险为什么办不下去了,是因为不用缴费,没有人缴费没有钱给报销了,最后崩盘了。农民还是涌跃缴费,看病才有保障。目前,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我们应该巩固医疗保险基金盘,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不要舍不得缴费参保。

思路决定出路。农村人意识形态必须要改变了,贫穷可耻,吃“免费的午餐”不光荣,当贫困户、吃低保抬不起头来的!财富是创造出来的,守株待兔,只能是坐以待毙。吃救济不能吃出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来!


长江三农


对于农民来讲,现在看病难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农民已经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如果患冻病的话,能够报销一部分,减轻一部分医疗费用支出,但是由于农民整体收入状况并不是特别好,很多家庭仍然比较贫穷,一旦有家庭成员生病,就相当于是灭顶之灾。我们看到很多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那就是因为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

说实话,现在农民如果要是生大病,动辄就需要十几二十万甚至更多的医疗费,哪怕是报销50%,甚至70%,仍然还需要自己缴纳剩下的30%~50%。在医疗费用如此昂贵的情况下,这就是一笔不小的生活开支,有不少农民是看不起病的。在我们老家就有这样的案例,有一个家庭本来就比较贫困,结果家中的老人得了癌症,但是家里却没有钱治病,老人知道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之后就偷偷的喝农药自杀了。虽然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为了减轻家庭的医疗费用开支,不想让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在雪上加霜。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农村地区都会上演,只不过是形式不同而已。那么农民该如何面对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呢?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考虑。

第一,新农合一定要交。很多人觉得新农合不用交,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会有问题,如果不得病的话就白交了,其实这样的心理是不对的,新农合的费用其实还是应该交,因为如果家庭成员一旦生病,他至少可以解决一半以上的医疗费用。如果一年交200多块钱能够保障一个家庭成员一年的健康,其实还是划得来的。

第二,想方设法提高收入。要想解决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那就是要想尽办法脱贫致富,不管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里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其归根结底都是要提高收入。只有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有钱了,才不至于等到突然发生疾病的时候手忙脚乱看不起病,甚至出现前面所讲的那样悲剧。

第三,借助社会力量帮助。现在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不像过去,即使农民生病了,除了周边的亲戚朋友邻居之外,根本没有人知道,而这些人也无从帮助,因为他们都不会太富裕。但是现在不同通过网络的方式,我们可以向社会向媒体向有善心的朋友寻求帮助。然后我们也看到现在这样的事情有很多,虽然可能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毕竟有一些农民因为向别人求助而获得了帮助,解决了医疗费用问题。有些人觉得向别人祈求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但是在生命面前不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如果真要这样想的话,等生病治好了以后,我们也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别人,将善心回馈给社会。

第四,从国家层面降低医疗费用。其实很多农村人都在讲,干什么都不能生病,一旦进了医院,没有人跟你讨价还价。而现在的医疗费用确实很贵,这就要求应该从国家的层面出发,通过合理的医疗制度改革,不断的降低费用,或者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方式来实现医疗费用的降低。因为单靠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解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国家的层面。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您觉得现在农村高昂的医疗费用该怎么解决呢?


三农有理


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怎么办?

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多,有句话说“一病回到解放前”,就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但是,在现有政策下,只要农民做好打算,未雨绸缪,大部分人还是可以看得起病治得起病的。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都是吃五谷杂粮的血肉之躯体,谁也不能打个铁箍箍着,不定啥时候出点意外。而现在医疗费用确实非常昂贵,如果全靠个人负担,有时候忙活一两年不够病一场的。国家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出台了新农合政策,每年每人拿出二三百元来交纳保险费用,成为一种互助型的保障政策,只要你按照政策交纳了新农合的费用,真得病住院,报销的比例还是非常可观的,可以保证大多数人能够治得起病。

但是,一旦得的疾病花钱太多,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还负担不起,这时候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救济。各地民政部门都有这一政策,就是大病救济,新农合报销后个人仍然承受太大的(一般数额有统一规定),可以在年底向民政部门申请救济,民政部门会根据情况再给予一定的补助,确保降低农民个人负担。

如果农民因病失去劳动能力,这时候也可提出申请,根据具体情况,或者纳入低保范围,或者纳入贫困户范围,有财政部门给予生活补助,有关部门给予生产和生活上的扶助。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不让每一个人掉队,基本政策是非常好的。

问题是,农民朋友不要算小账,平时不舍得交纳新农合的保险费用,到了得病住院又后悔没参保。新农合是以年度为范围的,年底交纳费用,转过年去享受保障。现在报销比例越来越高,报销范围越来越宽,报销手续越来越简单。建议广大农民朋友们积极参加新农合。如果年内不得病,三百二百的,权当赶了人情,赞助给其他得病的农民朋友。而一旦得病,就可以享受的报销保障。要知道,新农合参保,自己只是交纳一部分钱,国家会为每一个参保者补贴在部分费用,很划算的。

另外,农民如果真得了难以负担的大病,一时没有钱治病,建议大家利用水滴筹等平台,向好心人筹集一定的治疗费用。前提是家里确实没有劳力没有财力,无法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总之,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家雀,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平日做好打算,遇事不必荒乱,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大家说是吧?


齐东晏子


导读:农民由于从事着重体力的劳作,有时候播种,收割。为了抢抓好的时间点,或多或少饮食不平衡。加上经济收入相对单位,公务员来说,又累,开支又大,一年忙到头,几乎存不到多少钱。还要为自己的子女上学,帮衬着孩子买房,结婚,操碎了心。慢慢的老了,上了年纪,身体上或多或少出现毛病,风湿腿,肩周炎都出来了。



对于农民都不起昂贵的医疗费,怎么办?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现在进医院简直怕了。一个头疼都要开100多块的药费,感冒也要开50多块钱的费用。其实,开的这么多的药,根本喝不完。往往喝3顿就差不多了。像种地的人,除了合作医疗可以报销点,又没有其他什么途经可以报销。能报销的也是小病,好多病都不在报销范围的。所以说,农村人要管的住自己的嘴,加强锻炼,适量抽烟,喝酒,少熬夜,不要不要过度劳作,形成有规律的作息。

其次,我家今不想参加医疗保险了。现在的医疗保险,一年比一年贵,一家人的医疗保险要好几百块钱。



决定参加个互助宝,把医疗保险的费用用来检查身体,一年检查一个部位。

互助宝年龄大的,最高赔付10万,年龄小的可以赔付30万元。

最后,我觉得生命可贵,最好的医疗就是通过自己的锻炼提高免疫力,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过度劳累,科学的作息规律,才是正确的做法。
辅助吃药打针。国家也要加强医疗整改,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农村乡镇医护人员的素质,开好药。


荆山朵朵


在农村生活的农民最怕什么?可能大多数的人会认为是生病,农民和城里人相比,医疗保障措施没有那么完善,很少人会去买商业保险。他们收入普遍较低,没有更多的收入去买保险,就算是每年交一百多块钱的新农合也觉得贵。

如果是农民患了疾病,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再怎么说都要凑钱去治疗,有病还得治,健康比起金钱来说,哪个重要大多数人都明白。即使是穷苦的农民,砸锅卖铁卖房子都会凑钱,实在凑不到,找亲戚借钱也要去治,钱没了以后可以再挣。现在农村有些老人,生病以后,支付不起治疗费用,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往往会选择放弃治疗。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同时也会给子女留下遗憾,花钱能治好的疾病,还是尽量想办法去治疗,能活着比什么都强。

如今大力发展农村,有关农村新型的医疗保险也在逐步完善中,解决了穷苦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我们村里,有一个中年男人在城里的工地上打工,粉刷外墙时,上面突然掉下来一块木板,砸到了他的头上,当场就晕倒在铁架上。工友把他送到医院后进行抢救,总算是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后续的医疗费还需要20万元,他老婆之前已找包工头赔了5万,后面就不肯再交医疗费,经过再三协调,包工头又交了5万元费用。由于前期做手术家里已经付了手续费,还有10万元的医疗费缺口实在是没办法,医院马上就快断药了。最后总算是之前交的新农合救了他的命,拿着诊断结果和住院的一些单据费用,将近报销了6万元的费用,剩下一部分尾数,找亲戚借了点总算接上了,能够在医院继续住院治疗。

农民付不起医疗费用,在以前的确是一个社会问题,自从有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后,这样的局面得到了改善,使农村的村民看得起病,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农事随谈


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怎么办?

这就说明,身体建康是多么重要,农民生不起病。

农民,一个对生病极大害怕的一个群体,主要还是因为农民没有钱,怕生病没有钱治疗。特别是需要住院的疾病,农民更希望买点药吃算了,就这样拖延,就这样耗着,不到万不得已才去医院,去医院又陷入了困境,治疗费用怎么办?

农民非常害怕身体检查,就是普通的建康体检也很害怕,怕自己没病检查出来一个大病出来,所以,农民宁愿不体检,只要不发病,就认为自己身体是好的。

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医疗改革始终在朝着这个方向走,为农民看病减负,让农民看得起病。现在农民自愿缴纳的农村合作医疗,我认为是解决昂贵医疗费用的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农民最好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购买,现在购买标准是250元一个人,这样就可以保护一年的期限。每年都要自主缴纳,没有强制性。这也就是很多农民自认为自己身体很建康,就没有购买新农合,生病住院就没有报销,自己会出全部费用。



当然,农民对于大的疾病,新农合还是不够用的,主要还是需要自己拿出几十万现金出来,也因此,很多农民得了大病后就选择出院,采取保守治疗。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农村有句顺口溜叫做“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农民最怕的就是这两个事,一个是有病,一个是没钱。虽然农村有合作医疗,但重点是生了病住院,有很大一部分的医疗费用都是自费的,报销的部分并没有那么多。

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怎么办?

1、小病挺着

农民都比较坚强,尤其农村里那些支撑家庭收入来源的人,挣钱不容易啊,所以有个小病小灾的就挺着,靠身体的自愈能力,过几天就好了。

实在不行,就吃两片药,或者干活的时候出点汗就好了,在我们东北农村,一般来说小毛病也就是感冒发烧,拉肚子而已,这些小病也都能挺好。

像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农村人也不是很在乎,治也治不好,索性就挺着,该吃啥吃啥,平时注意点,听天由命吧。


2、稍微严重点就去村卫生所打一针

要是实在挺不了的,有很多村里有那种村卫生所,就到村医那里打一针,开点药,要是打一针不好就打两针,小毛病,农村大夫也能看。

可不敢去城里的医院,我们村老刘太太去年感冒了,闺女领着去的医院,就一个小感冒就花了1000多,老刘太太天天嚷嚷着上当了。

3、很严重的住几天院,根据家庭条件再决定治不治

在我们农村有个顺口溜,叫做“小病不要命,大病跑不了”,说的就是小病不用在乎,真得了大病,你也逃脱不了。所以农村人的心态都比较平和,也不会感觉疾病有多恐惧。

如果病的比较严重,只好去医院住院,农村人住院不像城里人考虑是不是完全治好,农村人经济条件不好,只能先住几天,看看能不能确诊,能不能快速解决病患,要是需要养病,那一般也就都回家了,不会在医院住着多花钱了。

对于那种住十天半个月还没喝结果的病,农民通常都耐不住性子,都会选择出院。



4、有的农民能挣钱就多挣点钱,攒着应急

农村条件不好,农民也知道自己一定有个大病小灾的,所以农民都很勤劳,拼了命的干活挣钱,多挣钱一方面是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就是攒出一些积蓄,万一生了病好能花的起钱看病。

5、借钱治

农民得了病,付不起医药费的,就要考虑年龄问题,年轻一些的,没钱的话,就借钱也得治,要是年龄大的,救过来也活不了多久的,基本也就放弃了。

6、不治了

有的农民家庭确实困难,因为穷,所以借钱也借不到,没人敢借他们钱,因为怕还不上,这种人基本就放弃了,没办法。

以上也就是在农村,农民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的一些状态,虽然有农合,但高额的医药费也确实有很多农村家庭看不起病。

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