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防疫需要理性看待“零增长”

(王朝烨)从疫情演变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各个地区陆续实现“零增长”。以往年同属冠状病毒的SARS为例,随着春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病毒在体外环境存活时间更短,飞沫也蒸发得更快,可能会利于疫情的防控。

然而,疫情出现全球爆发态势,众多的华人、华侨和在外打工的群众纷纷归国,导致将防疫级别从1级降为3级的多个省份于6日猛增了17例。这样的情况告诉我们面对疫情不能盲目乐观,要重视病毒传播规律,防止其他因素,导致疫情卷土重来。

基层防疫工作是防疫“大坝”的基础,因此要严格遵守防疫工作的安排。一是思想上重视。要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面对疫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放松抓好防控工作,没有获得防疫工作的全胜绝不放松。二是充分发动群众。充分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全力以赴抓“联动”,突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打好人民战争,让基层围成铁桶。三是做好宣传工作。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思想疏导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微博等方式开展宣传外,还利用户外电子屏、车载大喇叭和镇村大喇叭对防疫知识、防疫工作动态等进行了全面宣传。以此来加强流动人员疫情监测和防控,全面做好外来人员摸底排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做到“防扩散、防输入”。

从这个角度,一些地方死守“零增长”,恐非良策。一来容易造成捂盖子,二来会给恢复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理性看待“零增长”,不同地区也不能一刀切。对枢纽城市和口岸地区,敏于布防,及时发现输入病例,即便有新增,亦堪称功德。

慎终如始,防在治先。刀枪不能入库,外防输入就要严于把“关”。新冠病毒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的法眼,最终才能早日全面实现真正的“零增长”。


基层防疫需要理性看待“零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