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仙人跳”比你想象中還恐怖

“我都脫了,你個大男人,還害什麼羞!快脫呀!”


視頻那頭名叫“美麗姑娘”的她一邊催促,一邊開始嫵媚地撫摸自己,視頻這頭的阿偉不禁血脈賁張,緊張中夾雜著一絲竊喜,於是也立馬跟對方“坦誠相見”...


“網絡仙人跳”比你想象中還恐怖


“呀,我閨蜜過來了,等會再聊。”


才聊了幾分鐘,阿偉正在興頭上,“美麗姑娘”突然掛斷了視頻。在惆悵與期待中,阿偉終於在第二天等來了她的微信,只有簡短一句話:“加我另外一個微信號。”


阿偉迅速地加了這個名稱“春風化雨”的號碼,卻立馬收到一段視頻,打開一看,居然是自己裸聊的片段。緊接著還收到一段文字:“兄弟,如果把這段視頻發給你的家人朋友,貼到微博、抖音和你們當地的論壇上,你猜會怎樣?”


“網絡仙人跳”比你想象中還恐怖


對方又發來幾張圖片,有一張上準確地顯示了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等信息,還有一張是自己微信朋友圈發過的自己老婆和小孩的照片。


很明顯,自己中了網上“仙人跳”的道,阿偉又氣又怕地質問對方想幹嘛。“春風化雨”倒也直接:“都怪你自己好色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微信轉賬38000就給你刪掉,你是有正式單位的人,要是敢報警,就等著身敗名裂吧。”經過反覆討價還價,阿偉分幾筆共轉了2萬過去,對方倒也“誠信”,發來視頻聊天,當面刪除了有阿偉裸聊視頻的文件夾,此後也不再找阿偉麻煩。


近年來,類似的敲詐勒索案件在廣東、北京等全國多地“上演”,犯罪分子在柬埔寨、越南等地,合夥成立犯罪集團,購買敲詐所用微信號碼、被害人信息資料,

專門針對中國境內的醫生、公務員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群體實施裸聊敲詐勒索。


“網絡仙人跳”比你想象中還恐怖


// 犯罪分子間分工明確 //



二線成員,負責與被害人進行視頻裸聊並錄製裸聊視頻圖像。


三線成員,利用裸聊視頻圖像威脅被害人,進行敲詐勒索。


敲詐勒索所得贓款,一線、二線、三線按照不同的比例提成。


近期,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宗此類案件,以程某為首的惡勢力犯罪集團,僅在1個多月裡,就成功敲詐勒索被害人52名,所得贓款共計人民幣98.6萬元。被害人損失金額少則2、3千元,多則6、7萬元不等。


試想那些有美麗頭像、動聽名字的女子,為何在千萬人中主動找上你,是因為你幽默、貼心、帥氣、有錢?都不是,只是因為你好騙。


“網絡仙人跳”比你想象中還恐怖


美女主動加你微信,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套路一:你媽媽讓我加你,有事請教


根據網友經驗,對方在成功添加你的微信後,一般有以下套路:


一、把你拉到各種微信群中,通過群裡的託,哄騙你購買商品。對方“打親情牌”的目的是給“黑灰產”引流。


二、迅速“照搬”你的個人信息,比如微信名、地區、朋友圈等內容,使用你的個人信息進行詐騙等。


套路二:未婚“美女”不談錢只談感情


婚戀詐騙公司購買大量經過推廣的營銷微信號,並經過前期經營,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發佈照片、小視頻等營造微信號主人是一名“年輕貌美的未婚女子”的假象。

  

經過十幾天的網絡聊天,業務員將會佯裝與對方確定男女朋友關係,並篩選出相對“優質”的客戶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主動給對方郵寄一些自稱是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辣椒醬、泡菜等伴手禮。


成功獲取對方的信任後,業務員會按公司設計,開始切入主題,實施詐騙。比較常用的有“外公不慎跌倒,腦溢血住院了,自己很無助”,併發偽造的醫院診斷報告、病危通知書等以及自己在醫院照顧的照片發給對方。

  

在對方表示關心慰問的同時,業務員會根據之前對對方經濟實力和大方程度的評估,委婉地向對方提出具體金額不等的經濟幫助要求。面對求助,一些對業務員身份深信不疑的男網友,往往會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


“網絡仙人跳”比你想象中還恐怖



高速上,衣著時尚的年輕美女站在一輛白色寶馬車旁,焦急地向你揮手攔車,自稱去外地辦事走得急忘了帶錢包,想借錢交高速過路費,保證一定會還錢。


你心想,美女開著寶馬車,衣著得體,說話誠懇急切。也就兩三百塊錢的事,就放鬆了警惕,加了對方微信轉了錢。


半小時後,美女微信發來一句“你下高速了嘛”,當你回消息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被對方刪除好友。


豪車美女騙局的六大特徵:


一、開豪車;


二、美女或老人負責招手行騙;


三、均以缺加油錢、過路費為由;


四、行騙數額不大,150元到400元間;


五、大多在主線進出口匝道或服務區,攔車比較容易;


六、車上有時會有一個年輕男子,一般負責開車,方便快速逃跑。


套路四:和“美女”聊天還能掙錢?


有“美女”陪著聊天,還能掙大錢,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兒?


某公司培訓“美女”誘騙受害者通過微信公眾號進入操作購買理財產品,實際就是賭大小,很多客戶開始嚐到甜頭,都覺得加倍購買肯定能獲得更多收益,結果最終連本帶利賠得分文不剩。而且整個過程都是以理財的名義,很多客戶即便輸得血本無歸也不會懷疑。


其實,所謂的“理財產品”設計得大有玄機,公司在後臺針對某個階段的數據走勢,做細節和微觀上的任意設定,既能控制客戶賭大小的結果,又讓客戶從數據的宏觀走勢上無法覺察到他們做了手腳。這才是他們血洗客戶錢財的“殺手鐧”。


被害人的這些以投資理財為名義的資金,經過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一層一層的最終流入到公司高層的個人賬戶。


“網絡仙人跳”比你想象中還恐怖


套路五:山區支教美女老師喊你做公益


自稱是曾去山區支教的幼兒園美女老師想要添加你的微信。兩個禮拜後,她說自己失戀了,要回以前支教的地方看看那些山裡的孩子......


在你們聊天的過程中,對方告訴你當地的孩子生活艱苦,學習條件也很差,還經常會發點小視頻、圖片,問你想不想幫助他們。於是,你通過微信轉賬給“老師”想略表心意,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躺在黑名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