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菇培養要注意哪些細節?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南粵新農人


導語:滑菇其表面有膠質,很滑粘,故而得名。在日本裁培相當普遍,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的裁培面積也很大,在食用菌產品的出口創匯中佔有相當的比例。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詳細的滑菇管理栽培流程。

滑菇生長髮育條件

1、營養

為補充營養,促進菌絲生長,早出菇,多出菇應添加麥麩或米糠,其比例為10%-15%。蛋白腖是滑菇菌絲生長的最適合氮源,培養基中添加0.4%的酵母漫汁後,菌絲生長量增加2倍,最適合菌絲生長的葡萄糖濃度是3%。麥芽糖是滑菇子實體形成的良好碳源,在只有蔗糖做碳源的培養基上,子實體不易形成。

2、空氣

菌絲生長時要有新鮮空氣供應,用箱、袋、瓶裁時,菌絲生長主要利用培養基內顆粒間存在的空氣,注意培養室及菇房的清潔衛生。

3、酸鹼度

滑菇菌絲生長所需pH值5-6,一般情況下,無需調整培養料的pH值。

菌種培養注意事項

如前所述,滑菇生活史中除去與其他菇類相似的擔孢子→單核菌絲→雙核菌絲一正常子實體和擔孢子的有性生殖大循環外,還有5個無性小循環。在菌種培養過程中,應盡避免出現分生孢子和單核菌絲。

1、一級種培養基

滑菇一級種在普通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上生長,易產生分生孢子,使用麥麩浸汁培養基則很少產生分生孢子。可用土豆麥麩培養基,先將麥麩加水煮10分鐘,過濾,濾液中加人其他成分,補足水量1000毫升,待瓊脂溶化後,分裝滅菌擺斜面。

2、二級種和三級種種培養溫度

滑菇二、三級種一般採用木屑85%,麥麩或米糠15%為培養料,製作方法無特殊要求。滑菇分生孢子萌發溫度為25-28℃,單核菌絲在溫度較高時,其生長速度比雙核菌絲快,因此培養溫度在20-24℃為宜。在試管菌種或瓶內濃密的雙核菌絲前端或邊緣,常出現薄薄一層灰白色網狀物,這多是由單核菌絲組成,接種時應遺棄這一部分。

3、栽培技術

滑菇的大面積裁培多為木屑箱栽或床栽,這種栽培方式在我國的華北地區較為普遍,威勒率頗高,但在四川省低溫時間矩、夏季潮溼的氣候條件下,不能順利地越夏,因此四川省宜使用木屬塑料袋裁培。

栽培用培養料與原種相同,耐高壓豪丙烯塑料袋規格為寬X長(17X32)平方釐米,厚0.04毫米,每袋裝乾料500克,或用寬X長(17X25)平方釐米,厚0.04毫米的小袋,袋裝乾料350-400克。滑菇菌絲體生長要求裝料松,否則菌絲生長緩慢,造成汙染或錯過零節而影響出菇。其餘打孔封袋,滅菌方法同平菇裁培相似。

接好種的栽培袋應於20-25℃的培養室中培養,40天后菌絲長湍塑料袋,將其移人菇房,除去袋圈,輕拉袋口,進行水分管理。菇房要求通氣、清潔,滑菇出菇要求相對溼度85%- 90%,冬季寒冷的天氣水分蒸發快,空氣乾燥,溼度不能滿足子實體的要求。因此每天上、下午分別噴一次水,保溼管理半月後,只要氣溫不低於10仁或高於20℃,就會出現大原基,保慢5天后菌蓋未開傘時收穫。

滑菇在袋中生長,由於空間小,子實體生長快,受袋壓迫,往往形成菇腳長、菌董小的畸形菇。在生長過程中,應勤觀察,一旦發現原基在塑料袋中央,須及時在原基處開口讓其正常不受阻地生長,以保證菇體質量。

採後酋袋處理在每年12月至翌年1月氣溫較低,常年平均溫度為10-12℃,滑菇在這兩月中出菇較少,而在每年10月中下旬至翌年的2-4月出菇較多。5月份氣溫上升超過20℃ ,此後,已不適合滑菇出菇。但菌袋中培養料的營養還很豐富,可將菌袋搬至蔭涼地方,到10月份又可開始進行水分管理,使其繼續出菇,收穫總轉化率可達100%。

4、採收與加工

當菇柄長至2釐米未開傘或半開傘時就可採收採大留小,用手輕輕連根拔起,如簇生的可以大小一齊拔。採後繼續保溫保溼,讓其繼續生長,一般能採收三茬菇。將採下的菇除掉根部雜物,當天即放入10%的鹽水中煮開,水開後下鍋,由鹽脫水,穩定組織,不至腐敗。當水又沸騰時即可撈起,再用涼水冷卻,然後用飽和鹽水,或相當於滑菇35%的鹽,鹽漬21天即可裝桶待運。

總結:人們根據滑菇出菇時對溫度要求的不同,把它分為極早熟種、早熟種、中熟種、晚熟種。根據來源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名字。滑菇不僅作為食物非常的美味,同時也是種植戶非常喜歡的一種農作物,在種植時還要需要科學的栽培。


農事農忙


滑菇又叫滑子蘑、光帽鱗傘。這是一種黃色或鏽棕色的菇,常幾個成簇地生長在一起。因其表面有粘液質,很光滑,上筷易滑掉,入口滑溜溜,故得名滑菇。

滑菇有低溫型和中溫型兩個類型。低溫型滑菇在5 — 10℃條件下結菇,適於髙寒山區及北方冷涼地區栽培;在華東、華中等溫暖地區,又可作為秋收冬藏後的主要栽培品種。繼續進行食用菌生產。滑菇也是木質腐生菌,但人工栽培時,其它木腐菌所用木屑不宜摻有松、柏等針葉樹的,滑菇則無妨,凡木工廠的新鮮雜木屑都可以用。因其不用化肥,沒有汙染,在國際市場上頗受歡迎。

目前栽培滑菇,多用木屑箱栽。滑菇生育期較長,接種後五、六個月才能出菇。根據其在5—10℃下易出菇的特點,最好於四、五月份播種,使其在十月份溫度降低後出菇。

由於滑菇菌絲生長緩慢,更易被雜菌汙染,所以接種後最好先在10℃左右溫度下培養十五、六天,待表面長滿白色菌絲後,再移到自然溫度下,這樣有利於抑制雜菌,提髙菌種成活率,

滑菇子實體含水量髙,可達95%左右。菌絲髮育過程中所番要詢水分,主要來源於培養料和空氣,栽培滑菇,要求培養料含水量65%左右,空氣相對溼度60—70%。接種後不可隨埂揭開輯蓋的槊料薄膜往箱內灑水,如培養料表面幹,可在地上灑水,以增加室內空氣溼度。天氣變涼後,要及時打開薄膜,用消毒耙子劃破表面硬殼,噴水他菇。這時要使培養料中的含水量提髙到70%左右,使室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5%之間。

菇菌絲生長階段,也不需要光照,但在劃歧表皮噴水催菇的同時,應給予散射光照,並注意通風換氣。出現褐色小菇後,更應勤噴水,每天至少一次。採菇後,隔二、三 再噴水催菇。這樣一週左右,就又能收笫二潮菇。管理得好,可採收四、五潮菇。





攝影愛好者XL


(1) 在滑菇擴接轉管過程中,母種試管壁或菌絲生長前端常常出現薄薄一層灰白色網狀物或粉秋物,這大多由單核菌絲或分生孢子組成,在接種時應去掉這一部分,選擇菌絲潔白、濃密、生長健壯的試管母種擴接;

(2) 母種擴接後,培養溫度應控制在15°C~20°C之間,以免溫度過高,單核菌絲及分生孢子萌發生長超過雙核菌絲,一般培養溫度不易超過22°C;

(3) 滑菇原種及栽培種接種時將瓶口表面及瓶口壁上的菌絲挖掉,接種後在培養室內黑暗條件下,溫度在15°C~20°C之間培養。


來自農村的阿董


希望能幫到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2a80008d47a9e6e1d27\

湖北老劉


一般都是人工栽培都是室內,要經過裝袋,滅菌接種,要提前一週給室內進行消毒,溫度範圍和空氣溼度控制好。每排菌袋之間可以留少許空隙,碼好後在上邊覆薄膜保溫,並把菇棚的門關好。棚內的溫度控制在20℃以下,料袋溫度不能超過26℃,當菌絲封面並吃料1釐米左右時,適當揭開袋或用鐵絲在菌絲生長的地方扎小孔,增加透氣通氧,促進菌絲快速生長。菌絲長滿後,繼續在20℃的溫度下培養20天,為了儘快達到生理成熟,快速出菇,應將袋口打開,不過要注意在開袋前三天做好以下準備工作,第一天噴0.5%次的氯酸鈣溶液消毒,第二天噴1000倍的敵殺死滅蟲除蟲,第三天噴清水清洗棚內藥液,然後揭開袋口蓋上塑料薄膜,以後每天向棚內噴水三次,增強光照度,增加通氣量,溫度控制在10~20℃,溼度保持80%~90%。

當菌袋錶面菌絲已變成淡黃色,有一層臘膜形成時,表示菌袋已生理成熟。





英229157686


滑菇子實體含水量髙,可達95%左右。菌絲髮育過程中所番要詢水分,主要來源於培養料和空氣,栽培滑菇,要求培養料含水量65%左右,空氣相對溼度60—70%。接種後不可隨埂揭開輯蓋的槊料薄膜往箱內灑水,如培養料表面幹,可在地上灑水,以增加室內空氣溼度。天氣變涼後,要及時打開薄膜,用消毒耙子劃破表面硬殼,噴水他菇。這時要使培養料中的含水量提髙到70%左右,使室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5%之間。

菇菌絲生長階段,也不需要光照,但在劃歧表皮噴水催菇的同時,應給予散射光照,並注意通風換氣。出現褐色小菇後,更應勤噴水,每天至少一次。採菇後,隔二、三 再噴水催菇。這樣一週左右,就又能收笫二潮菇。管理得好,可採收四、五潮菇。




品讀人生百態


特意查了資料,僅供參考。當菇蓋長到2~3釐米(未開傘或半開傘)時,菇柄 堅實,菇蓋黃褐色,油滑,就可以採收。採摘時,要採大留小,用 手按菇根輕輕拔起;如果是簇生的,應大小一起採收。採後要停水 3~4天,清除死菇、殘餘的菇腳和雜物,再覆蓋塑料薄膜保溫,讓 菌絲恢復生長,以利下潮菇豐產。

二潮菇仍以澆水管理為主,方法 同一潮蘇。為了多出蘇,可結合噴水加入1~2ppm的三十燒醇和1%葡萄糖水,一般能出3〜4潮菇。


完成了呀


滑菇是非常好吃的一種菌菇,但是栽種起來可不容易。而培養中的步驟也比較繁多,簡單的說幾點細節吧:

①培養室要保持一定的通風

②室內的溼度要控制,避免感染黴菌。

③培養基和培養料需經過嚴格的消毒,更有利於滑菇的生長

④培養室還要進行控溫,普遍的菌菇種控溫在15℃–20℃



多多de媽


一、要特別注意菌種的品質,必須保證菌種的質量,只有特好的質量,才能保證蘑菇的質量。

二、必須保證放菌種的環境溫度,必須保證在適宜的溫度中,確保不失溫度。

三、培養的技術,這也是成功的關鍵。

以上條件,必須保證,才能獲得更好的產量。


歷史的煙雲


問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些不是我所熟悉的領域,怕誤導他人,就不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免得畫蛇添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