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咋办?

亓槭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首先第一:要立规矩,作为立规矩的人,你首先不能破坏游戏的规则,家长自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比如你告诉孩子吃饭前不能玩手机,你自己却在玩手机,孩子有孩子的思想,他会觉得,为什么你可以玩他不能玩?不要说,因为我是大人,你是小孩,小孩懂什么。小孩懂得多了,他都会质疑,他会不服气,等你再立个规矩,他会不遵守,他觉得你都做不到,他更做不到。

第二:要有威信力,孩子听话,全靠家长斗智斗勇,在她们的世界观里:对于这个懵懂的世界,家长对他们来说是可相信的,有说服力的。孩子小时基本是通过家长的感官来分辨这个世界,当你告诉宝宝:这个人是好人。他的认知里就是他是个好人。如果你长时间灌输这种思想,就无法改变他的认知。你告诉他:你考了第一名,我给你买个手机。结果他考了第一名,你却爽约了,第一道信任崩塌。你答应他陪他练琴,结果加班没陪成,所以话不能说太满。第二道信任崩塌。你口头答应他无数次东西,却没有一次是做到的。威信没了,他听你的吗?

第三:弹性学习: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有辅导班,可以有各式各样的钢琴课、跆拳道等课程,但是要根据孩子的承受力度和身体情况,以及孩子的意愿,如果她愿意选择这门课程,你就告诉她,凡事要学会坚持,如果她中途坚持要废,在这一块上没有进步,你告诉她这是你自己的人生,我已经提供了机会,以后不能埋怨父母。如果她是因为压力太大,你可以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再学习,再去接受。都是人,学习是好的,但是高强度负荷的学习,孩子受不了,有的抑郁不愿意说话,有的叛逆逃学。

为人父母,都是第一次,反正不管说再多,不可能一辈子陪在他们身边,路还是要她们自己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般路都不会走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但是凡事不要太过,不能揠苗助长。有时候可以教训,有时候可以商量,有时候带孩子也是个学问,你把他当孩子,他们未必把你当父母,强迫的紧了:是魔鬼,是巫婆、你怎么不去死?放松了:是朋友,是知己,是老师,可能有个父母的样。

人生在世,都不容易,给了孩子生命,就要认真教。


电影生活爱好者


你好!非常感谢你的问题。

对于“孩子不听话咋办?”这是个比较泛而模糊的问题。孩子不听话只是一个现象或者问题的呈现。

孩子是真的不听话吗?问题的本质在哪呢?

回到问题上,我想知道,所谓的孩子不听话,是在什么场景下不听话的呢?是为什么不听话的呢?

是孩子早上不起床?

是孩子不吃饭?吃饭慢?

是孩子沉迷玩手机游戏?

是孩子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养成好习惯?

……

针对此类的问题,可以理解为孩子出现抵抗心理与情绪。

那孩子为什么出现抵抗心理和情绪呢?

是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没有支持?还是对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给予满足?

是父母把自己的诉求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强加孩子身上?

这里我分享2个例子。

例1:孩子起床(冬天,2年级小朋友)

妈妈:“快起来了,上学要迟到了。”妈妈刚做好早餐就立马冲到孩子的房间高声喊到。

孩子继续躲着暖暖的被窝里,不愿起来。妈妈见此景,更是急不可耐,不断地催促,叫喊着孩子。

爸爸见到这种状况,连忙对妈妈说,那有这样叫孩子起床的。话一落,爸爸走到窗边,轻轻拉开窗帘,清晨温和的阳光撒在孩子的被子上。同时,爸爸开启了音乐播放器,播着轻音乐。轻声对孩子说:

“宝贝,起来了,爸爸妈妈等你一起吃早餐。”同时,爸爸亲了亲孩子的额头,离开了孩子的卧室。

没一会,孩子自己起床,穿衣,洗漱去了。

(此案例中,对于孩子赖床情绪,并没有一味地催促,喊叫。而是支持了孩子想多睡会的情绪,并用合理的方式引导,让孩子感觉到了父母的爱。)

例2:孩子玩游戏

昨日吃完早餐后,散步回来,儿子在书房里玩着《王者荣耀》,我走进书房后。

儿子对我说:“爸爸,你拿个凳子坐我旁边看我怎么玩。”

“好的,爸爸知道了。”我微笑平和地回应到。

儿子:“爸爸,这个是我,我是鲁班,刚才我有个团队成员他的名字是李白。就是诗仙李白。”

我:“好的,爸爸知道了。”

……

儿子边玩游戏边和我讲解着游戏里面的的各种情节,我也很认真的听着儿子的解读。很快儿子的团队胜利了,儿子把Ipad合了起来,说明天再玩。

……

(对于孩子玩手机或游戏上瘾,为什么上瘾,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玩手机的情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作为人,求而不得之的痛苦,可想而知,于是出现抵触,就是所谓的“不听话”。另一方面,幼小的孩子,除了玩手机不知道可以做其他什么事情了,是否有其他人陪伴他。这里就涉及到科学陪伴的问题。)

所以,针对此类问题,科学的努力方向在于“我”自己是如何做的?“我”该怎么做?而非求之与孩子。

希望我的问题对大家有帮助。有不同观点欢迎 关注 积极参与探讨 [玫瑰][玫瑰][玫瑰]


幸福里家庭教育


大家好,我是阿施玛,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

1.学会跟孩子说话:孩子跟别人不同,他既是你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只不过这个“人”不成熟而已。很多父母都会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去跟孩子沟通,比如平时总是习惯跟孩子说:“少吃零食!”“不许看手机!”“不许出门!”等等父母们想一想,我们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特别讨厌父母的这些“不”字呢。其实同样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换个方法,比如不让孩子看电视,我们可以说:宝宝,电视需要休息了,来和妈妈一起玩玩具吧。还有收玩具,很多父母会说:赶紧把玩具收起来。如果换成: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呢,是不是好很多呢!还有宝宝洗澡玩水不出来,很多父母会指责孩子不听话或者命令孩子赶紧出来,如果换成:你快点洗完,妈妈等你一起读绘本呢?

2.理解孩子:比如孩子有一个手工没做好哭了,很多父母会说:不就一个手工吗,有什么哭的,不会接着做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解孩子,然后想办法让孩子安静下来。孩子只有感觉自己被理解了,才会听妈妈的。当然妈妈也可以让孩子哭一会,这也是孩子释放压力的好办法,对培养孩子的情商也有好处。

3.不要给孩子打标签:孩子写作业,有一个题不会,父母就说孩子太笨了。你觉得这样说有道理吗?父母自己小时候写作业就什么题都会吗?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就事论事,帮孩子解决当前的问题,给孩子讲明白,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听你的。

4.让孩子参与生活:很多妈妈在做家务的时候,看到孩子过来,总是把孩子赶到一边,怕孩子捣乱。等到孩子大了之后什么也不做,又怪孩子不听话,一点责任心也没有。其实研究表明,从小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你洗碗的时候,虽然孩子不会洗碗,但你可以让孩子帮你拿一些碗筷。这样孩子学会了做家务,还不会捣乱了,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5.说一不二:很多父母特别是老人,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一直在旁边说:你不听话,我就如何如何。而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那里说,而没有采取行动,结果孩子越听越皮,越大越不听话。所以父母们在这一点上一定要说一不二,当孩子犯错误了,就必须要付出代价。比如孩子不吃东西浪费食物,你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就可以拿走,让他饿半天,下次他一定就不敢了。所以说,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父母们也有责任。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行为,给孩子一个公正的评判。




土家族阿施玛


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是环境的原因,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表现。甚至有一些叛逆,经常喝父母对着干,如果长期的养成这种习惯,对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都会造成影响。那么孩子叛逆不听话怎么办?

如果孩子有这种心理的话,甚至经常有这种表现的话,父母不妨改变教育的方法,尽量不要用打骂这种方法进行教育,而是在遇到问题以后,能够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沟通,通过这样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让孩子说出遇到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在下次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再犯。

并且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喜欢听到的就是夸奖,如果一味的打骂孩子的话,就会使孩子出现消极的情绪,从而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故意破坏或者是故意的惹老师父母生气,等到慢慢的长大,这样的孩子也会变成有问题的孩子,除了不爱学习以外,性格也容易走向极端。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主动承认,想要使孩子养成一个好的性格,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才能够和孩子成为朋友,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才会主动的告诉家长!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孟村小哥


一、模仿导致小孩模仿能力强,所见所闻都是模仿的对象。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行为,以便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要引导,不要命令孩子的心理其实与大人差不多,命令的方式不会使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健康的。所以,家长想让孩子正确处理某一事物时,最好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可采取询问的方式进行,如问孩子这件事要怎样做才好,或是问孩子要怎样做才能做得最好。三、孩子也有思想,家长要积极支持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某一事物,成人有成人的看法,孩子有孩子的眼光,成人不能一概认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是正确的,而孩子的想法和看法是不正确的,成人的看法和想法固然有可取之处,也难免存在局限性,同样,孩子的看法和想法也会有可取之处。所以,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对事物要多看多想,引导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四、家长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做不到的话不能轻易应允,已应允的话那怕多花时间或者多花钱,就一定要做到,不能出尔反尔,影响孩子言行。五、“打”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更大的伤害。采用暴力手段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作用,但绝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因而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多讲道理,以理服人


孕宝妈妈


孩子不听话,往往是有原因的,建议你可以先从从以下方面试一下。

1.多多关心孩子,无论他开心不开心,都试着与他沟通,分享和开导,走进他的内心。

2.同孩子讲话要温柔,不能动不动发脾气,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听多了,就皮了。

3.同孩子一起做游戏,大点的孩子,多带他去户外走走(疫情过后吧),户外的景色和新鲜空气,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让人心情愉悦,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4.学习的时候,尽量陪他一起,不要玩手机,你可以自己在一旁读书。

5.和孩子互换角度,也就是你可以把自己当个小孩子,试着拿他可以解决的问题向他求救,这样可以增加他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也可以让他对你有种保护欲。

总之,教育孩子,不是教训孩子,不要拿大人的思维去强迫孩子不愿意做的事,可以多听听孩子的内心,和他成为朋友。

希望能够帮助楼主。


工程造价小白


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处理。效果会好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