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出樑莊記》:在樑莊,望故鄉;出樑莊,見中國

請叫我公民——本名農民工,小名打工仔,別名進城務工者,曾用名盲流,尊稱城市建設者,暱稱農民兄弟,俗稱鄉巴佬;綽號遊民,書名無產階級同盟軍,臨時戶口社會不穩定因素,憲法名公民,黨給的封號主人,時髦稱呼弱勢群體。

毫無疑問,梁鴻的《出梁莊記》是《中國在梁莊》的自然延伸。在《中國在梁莊》裡,梁鴻對家鄉梁莊進行了五個月的實地調查,以一個歸鄉者的身份,替她的故鄉,替她故鄉里的親人立了一個小傳。

通過《中國在梁莊》我們看到,如今的鄉村“人去樓空”,日漸荒涼、衰敗。梁莊的青年、壯年常年在外謀生活,雖然,他們把賺到的錢幾乎全用來在梁莊修建上好的房屋,卻是一年到頭在這裡住不了幾天。新房子無不上著生鏽的大鎖,一座又一座地閒置著。

隨之而來的是“留守兒童”問題,他們的成長、教育、安全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本該“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老人,也仍然終日操勞著。既要在莊稼地裡勞動,又要照看幼小的孫兒。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梁莊,不知何時已經淪為由老弱病殘守候著的空虛、寂寞的村莊。

很顯然,今日梁莊之現狀是因為梁莊人的眾生離家,然而他們的離家,絕非是逃避責任,而是懷抱著希望,去那奶與蜜的流淌之地尋求幸福,那麼,他們的尋找之旅如何,找到了什麼,最終如願了嗎?

《中國在梁莊》之後,梁鴻在父親的陪同下,跋涉大半個中國,尋找梁莊在外的打工者,記錄他們的生活,於是便有了《出梁莊記》。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1、梁莊在中國

在將近三十年中,梁莊人的足跡幾乎遍佈了中國的大江南北。西邊最遠到新疆的克拉蘇、阿勒泰,西南到西藏的日喀則、雲南曲靖、臨近南邊界的一些城市,南邊到廣州、深圳等地,北邊到內蒙古錫林浩特,國外最遠有到西班牙打工的。他們在城市待的時間最長的有將近三十年,最短的才剛剛踏上漂泊之程。

既然梁莊人的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那麼也就不難想象,他們的工種也應涉獵各行各業。的確如此,但有一定的範疇,是在勞苦大眾的範疇內。

我們不妨大致列舉下樑莊在外打工者們所從事的工作:蹬三輪車、賣菜、做批發小生意、校油泵、幹零活、收廢品、做保安、在工廠打工、租專櫃賣皮鞋、做傳銷、算命仙,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當然,也有個別開了小型的製衣廠、繡花廠、環保袋廠,也有包工頭,還有一個叫秀中的,梁鴻的同學,現已成為優秀的企業家,資產千萬。

但大多他們還是漂泊各地、且不間斷更換工作的城市流浪者。他們對生活勉強應付,吃廉價、簡單、粗糙的食物,住昏暗、潮溼、擁塞的地方。在繁華都市裡的城中村過著非比尋常的生活。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在鄉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在家鄉小城悠悠哉哉地工作休息,或在發達都市內部從事體面工作的白領、高幹等一眾人群,是無法想象那城中村的“盛況”的。

廈門的安兜村、深圳的沙河街、西安的德仁寨、鄭州的陳砦等等,恕我見識淺薄、孤陋寡聞,在讀梁鴻的《出梁莊記》之前,的確從未知曉在那無比繁華的地方還有如此不堪的所在。

不過,說來也不奇怪。這些從農村來到城市的打工者,憑體力掙錢,沒有文化,生活更不講究。他們不會選擇去租住城市中的樓房,哪怕是間地下室都會覺得浪費了不必要的錢。而且在城市,老鄉無法集中,出入不便。唯有城中村的格局適合他們依靠熟人生活的社會模式,且價格便宜。

所以,城中村從某種意義上,成為城市的農民聚集點,他們是以老鄉為單位聚集在一起的。賣菜的、賣玉的、賣服裝的、搞裝修的、收廢品的,天南海北,各以自己的家鄉老鄉為原點,往外擴展。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這些人,勞動時四下分散,有難時快速聚攏。在西安蹬三輪,人們常常為了一塊錢的車錢打架,一群人混戰,磚頭、鐵鏈、木棍、砍刀亂飛,卻也並非只為一塊錢。多數是為尊嚴,尊嚴的被踐踏和一種不甘。

老鄉說:“誰願意當土匪啊?你們不尊敬人,還不叫人反抗一下?”是啊,這些人們眼中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當他們在生存的最昏暗處掙扎,當尊嚴被一再踐踏,誰為他們撐腰、誰又為他們鳴不平?

在事不關己的旁觀者看來,這些人面目骯髒,甚至醜陋,打起架來可以不要命,是一群低素質人群、破壞社會和諧者,然而,倘若我們能夠走近他們、傾聽他們的聲音,便會有了新的認識和判斷。面對黑狗子、拖兒、搶劫,唯抱團取暖才能使他們得以生存。而在梁鴻眼裡,這每一個曾打起架來不要命的人,在鄉鄰面前都是和善、羞澀、質樸而又內向的。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2、你們要進窄門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死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聖經·馬太福音》

梁莊在外的打工者,進入城市,他們走的是“窄門”,引到的卻不是“永生”。

他們在城市底層、邊緣處工作生活,寒來暑往,年復一年,有時長達幾十年,吃住都在同一個地方,但,他們卻從不把眼下這個城市當成家。

人家不要咱。哪怕有的人在一個地方待得的時間比在梁莊都要長,這裡也不是能夠產生任何感情和依戀的地方。因為在城市,他們找不到精神的依託,無論做什麼、做多久,都沒有身份,沒有價值。無用感、無根感、自卑感,使他們只能算是長期在此工作的流浪者。他們像一群沒有根的浮萍,在城市中飄蕩。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由於他們吃苦耐勞、精於盤算,他們也有錢,早些年,很多人都有能力在城市購房,過體面生活,但他們想都沒想過要那樣。他們不想融入,也無法融入。城市的現代生活他們不習慣,不好接受,而現代化的城市也沒有給予他們入駐的誘惑、生存的空間,所以,他們只能在城市陰暗的角落求生存。

工作在這裡,吃住在這裡,平時為了省些路費連家都不回,可是一旦受傷、患病他們便不惜千里迢迢也要回家看病。因為在這裡他們沒有醫保,因為城市的大醫院道道多、費用高,他們支付不起,或者不想挨宰。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他們來到這裡尋找“奶與蜜”,憑著一味的執著和耐力,彎腰、躬身,勞累之至,得到的除了廉價的報酬,便是不屑的冷漠。在這裡,他們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所有走出鄉村來到城市的人,都感覺自己像是斷了線的風箏,或者更形象一點,他們感覺自己像是一條腿插進城市,另外一條腿還一直舉著,不知道該往哪兒放。

所以,像小山那樣的人,儘管曾經被傳銷所害,吃過一次虧,卻仍然不顧一切再次加入其中。局外人百分百參他不透,而事實上,卻是唯傳銷中的理念和現實氛圍能夠滿足他。成功、富裕、高雅、平等,可以擁有除了存活之外更高的價值和意義。而這些正是一個躋身城市的農民在這裡苦苦尋求而不得的。

他們進了“窄門”,卻因了“神”的缺席,沒能走向幸福的生活,而是走向永恆的黑暗。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3、回不去的家

離棄村落的人們流浪久了,許多人說不定死在半路上。

——賴內·馬利亞·里爾克《世界上最後的村莊》

相信很多讀者,在讀著書的時候,會為這些人著急。既然城市容不下咱們,錢掙差不多就回呀!家中明明有高屋敞院,再種點薄田,做點小生意,或在附近打打工,那樣的話肯定生活得更好,何必在那邊緣線上辛苦掙扎?

可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尤其是那些新生代農民工,他們寧願選擇逃避,也不願看清現實理清思路。

書中,梁鴻說,我發現年輕打工者和中老年打工者的心態有很大不同。中老年夫婦有強烈的願望和清晰的目標,他們就是要給兒女掙錢,對於城市,他們有一種外來者心理和暫居心理,並不過多考慮其他事情。青年打工者卻對自己的未來相當迷茫。絕對不在村裡,也不想在縣城,肯定不會在當下的城市。極有可能的是,將來結婚,把孩子留給家裡父母,兩個人繼續在不同的城市打工。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這種迷茫,讓人憂傷。也僅能是憂傷。從這裡,我們看到鄉村已被遺棄,而說農民天生熱愛土地是虛妄的。農民都想離開土地,去城市裡生活,即便是在城市裡掙扎,也不願重新紮根土地,致使整個鄉村成為一種空虛的存在。

但,無論如何,梁莊永遠是梁莊人的歸宿地。回家,回家,離家在外的梁莊人,有一個算一個,提起回家那心裡不知有多美!可是要讓他們回家後不再出來,他們卻開始精神不寧。

城市不願留根,家又不情願回,這些人的靈魂就註定了飄蕩。所以,梁莊也就成了他們必須要回去,也巴不得回去,但是又不願回去,也回不去的家。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結語

讀完這本書,心中滿是憂傷。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曾提到,河南人是中國的吉卜賽人。全國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這些不擇生活條件的勞動者。但他們又和吉卜賽人不一樣。吉卜賽人只愛漂泊,不愛勞動,但河南人除過個別不務正業者之外,不論走到哪裡,都是用自己的勞動技能來換取報酬。

在這梁鴻的《出梁莊記》我們看得最是真切。然而,這些人走出梁莊,去尋求幸福,卻是在太多的社會現實中困頓、糾結,身份歧視、戶籍管控、留守兒童、非法傳銷、環境汙染等等。誰都無法找到解決困境、走出困境的方法。

那些社會問題、那些矛盾、對立和不平等,使我們看到農民的處境,看到農村青年陷入的兩難境地,徒增憂傷又無以相助。

梁鴻《出梁莊記》: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

然而,梁鴻卻說,那當代中國數百萬人的陰暗情緒,其他之外的每個個體都不能脫責。她說,我們中國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我們都特別擅長脫責。我們把一切都歸咎於制度,一切都是制度不好,就是當官的不好,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所以,梁鴻想通過這本書來喚醒每個人的共在感。我們要和梁莊人,和農民工共在。不僅僅是憂傷過去,一了百了,而是自始至終都感覺同在風雨中。

海明威說:所有的人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是的,在梁莊,望故鄉;出梁莊,見中國。梁莊也許不被人所知,因為它是中國無數相似的村莊之一,並無特殊之處。但是,從梁莊出發,你卻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形象。等梁鴻無家可歸,我們的家,又何以安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