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是父母的性格影响大,还是周围环境影响大呢?

信息时时看


难以比较,一定要说那就是都重要,且不同的发展阶段,“父母的性格”与“周围环境”的影响重要程度不同。

首先,“父母的性格”

佛罗伊德说人在幼年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上学之前乃至以后都会有很大影响。

父母是给孩子性格养成打了一个底子,这个底子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如何看待一件事,比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我们也只有在认为一件事是好事时才会去学习它,认为是坏事就会厌恶。

这种影响在学前尤为的明显。

其次,“周围环境”

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也说事物是向前发展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意味孩子在上了学,学习后一定是会有所改变的。

主要的转折点就出现在孩子上没上学,上学之后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所谓同辈群体就是他的同学,朋友等人的影响会更大,还有上学期间权威的象征老师,有一个好老师也是真的重要。

上学后,渐渐远离父母,主要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最后,自己对自己的影响

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后就会对很多事有自己的判断,也就基本上在成年之后,这个时候长成什么样子,什么是主流的好与坏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此时,做个好人还是坏人,是否跳出舒社区,就看孩子自己的选择了,当然家人与周围人的影响依旧很大。

你有什么看法,是否认同,欢迎评价!



富婆的蛀牙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个人认为是父母性格性格原生家庭影响相对大一些。我的父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村人,他们内敛,含蓄,话少。尤其是我的父亲极其羞于表达,偶尔对我言语上的关怀都是出现在酒喝多了这样的状态下。和清醒的他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母亲是一个按照我的变化悄悄规划我未来的人,比如我上学的时候她会想将来上初中在哪里,上高中在哪里,上大学在哪里,工作会在哪里,结果我初中之后便上了中专[捂脸]她只是默不作声,由着我自己选择,不干预……但又开始规划中专毕业应该上个大专,但我选择了实习[耶]后面折回来自考了大专。工作之后盼着我坚守踏实,但我对外界的探索,好奇心是我不安现状,自己一个人踏上许多未知的征程。

我有一个朋友,今年22岁去年结婚了,和她聊天她便讲起自己小时候自己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当然那时候通讯也不方便,由于父母性格是不愿表达的人,又隔着几千公里,她自己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怀。以至于后来生命里出现了一个能让自己感到一点点关心的人,就非常依赖、奋不顾身……



悉悉李


Hi,我是心理老师董一诺。看到您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两个著名的话题:是“父母皆祸害”还是“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随着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普及,很多人只要出了问题,就去原生家庭找原因,认为一切都是因为“我妈”怎么样,我才怎么样。当然不可否认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很多问题的起点和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一切都是父母的原因吗?孩子自己在成长的环境中、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没有主动主动修正的可能吗?

实际上更合理是理解是,很多家庭是会伤人的,但想要自我重生也是有非常多的契机的。

下面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一下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会有的影响因素。

第一肯定是遗传因素了,但这个不是本问题的重点,暂时不讨论,改天您要是问一下:“对一个孩子来说,到底是先天遗传更重要还是后天环境更重要?”的时候咱可以好好聊聊。

从后天的角度而言,

第一孩子会受到父母、家庭环境的影响。

这个毋庸置疑,我看很多回复也是说明这一点的,我也不再赘言。

第二,孩子会受到同伴的影响。

很多人都关注成人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作用,在成人扮演的父母、教师、辅导员、领导人等各种角色中,他们代表着权威力量和社会的专家。然而心理学大牛皮亚杰等一些理论家认为

同伴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起到了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同伴影响力日渐增长。

他们提出了“童年时代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成人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个是同伴世界。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受同伴影响会远超父母的影响。这就是我之前在给父母做讲座的时候一直强调的“小学最重要的是离家近,中学最重要的是校风正”的道理。

青春期早期的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要多于与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间,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会结成小帮派,小团体。当青少年开始脱离家庭、塑造同一性时,小帮派和小团体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环境,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并尝试新的角色。这些很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人生的走向。

第三,孩子会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影响。

家庭之外,学校是对儿童发展影响最大的正式机构,很显然儿童在学校里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学业技能学校教育,通过交给儿童各种规则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也促进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和原认知的发展,这些技能可以帮助儿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

所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变量太多了,有些创伤和意外也可能完全改变一个人,我们应当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董一诺


父母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世

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一时

孩子生下来到上幼儿园之前,父母既是父母,也是环境。幼儿园阶段,除了有特殊遭遇的孩子,一般来说,孩子们的环境大都一样,父母仍然是对孩子有着明显更大的影响。

有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还记得有本书,书名就叫《7岁前决定孩子的一生》,原因就在于,孩子7岁前,性格和心智模式已经形成,之后的人生,之后的遭遇,TA都是运用自己已经形成的心智模式去解读和处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生长环境良好家境优越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被宠坏而成为混球,有些生长在贫民区的孩子因为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谦和坚韧,长大后事业有成。



秦研


一定是父母,俗话说得好根不正苗就歪,整天吵架的父母,怎么可能有不骂人的孩子,整天打架的父母,你还想你的孩子有多矫柔,整天不干正事的父母,你还要求你的孩子能出人头地……那是笑谈


秋天雪儿y


早期的话,家庭氛围,父母性格和教养方式会占主导。

如果入学以后,学校环境和同辈群体影响会逐渐超过家庭和父母影响。

如果到了青春期,则是社会力量影响更大,而这边的社会影响可以理解为周边一切的力量的综合


小幽


您好,谢谢您的主动提问。关于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和周围环境哪个影响大这个问题,首先可以很明确地告诉您,两者都会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但父母影响肯定是最大及最重要的。

为什么说父母的性格对孩子影响比周围环境大,是因为孩子的与生俱来的安全感来源于父母即主要抚养人。周围环境无论是好是坏,只要父母的呈现出来让孩子看到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自然孩子也会积极面对一切,孩子从出生开始跟父母是一种依附的关系,无论对情感或生活营养都是跟父母的反馈息息相连的,这是不可置否的事实。例如:孩子的周围环境是恶劣的,但父母一直是充满乐观地生活,呈现给孩子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孩子的心里不会觉得环境恶劣,反而童年充满喜悦,孩子会认为困境使人更懂得珍惜生活或更懂发愤图强的精神。

如果当我们意识到周围环境会影响孩子时,我们作为家长有很大责任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出来的责任及义务。因此家长应对周围环境的能力也是跟自身性格息息相关的。

简单来说,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的处事方式,形成我们的行为模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性格养成造成主要影响。我们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过上怎么的生活,拥有怎样的品质,首先我们得自身拥有该性格品质从而带动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谢谢观看,以上是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绘心瞄fafa


你好,我是闲话情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我看来,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

1、很多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觉得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孩子来到人世间,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张白纸,在他性格形成的阶段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在模仿的,而跟他相处最多的就是他的父母自然,父母就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2、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至关重要。在央视的诗词大赛上,武亦姝一夜成名,而她的成功并不只是单纯的自身努力,跟她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父母从不当着她的面看手机,在她学习的时候,父母关着手机跟她一起看书学习,可以说培养一个孩子,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我看来,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闲话情感


我觉得父母影响大,我小孩5岁了,越大越明显,她的行为和口头语,和我和他爸的很像很像,有时候说话的口气和态度都一模一样,要教育出好孩子,家长真的要先自律,要先自己做到,不然小孩都看在眼里,不然等你矫正她行为的时候,她能兑你兑得你没话说!小孩就是父母的镜子!


琳子83648451


都重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吧,毕竟子不教父之过,尤其是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导孩子,对于那行脾气暴躁的,还在多半是生活在恐惧之中,那些以身作则的父母则教出来的孩子自信,阳光,又胆怯。对孩子成长有莫大的帮助,也能让他在以后的路上走的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