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說到《西遊記》,人們首先想到的是86版的影視化作品。畢竟,在那個電視和娛樂項目匱乏的年代,能夠有這樣的一部近乎神作的影視化作品實屬難得。再者,六小齡童四人塑造的師徒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討論的對象。

畢竟,神魔類的影視化作品最大限度的放大了人們的想象力,這類的影視劇看起來也更使人舒服一些。

不過,今天要說的這部影視化作品卻沒有像86版《西遊記》那樣的幸運。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這就是上映於1927年的《西遊記》的一部分《盤絲洞》 。甚至一直到今天都有人用低俗、不堪來形容這部電影,這個對於影片本身是公平的嗎?我想只有看過電影本身的人才明白。據說,原電影上映之後就被當時的電影主管部門定性為暴力、低俗電影。甚至當時的宣傳部門給出的定論也是消極的。《北洋畫報》認為此片“毫無藝術價值可言”。《中國無聲電影史》認為“該片的主題意義並不積極”。

那麼,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雖然說我們不能用一百年後的評判標準來定義這部電影,但是從電影本身來看,當時以及現在的有些評價的確是汙名化這部作品了。甚至有些人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不惜使用血腥、裸露等鏡頭語言來妖魔化這部作品。

對於電影來說,這是不公平的。扒府有幸看到了《盤絲洞》的整部影片,幾乎沒有看到過多的所謂裸露鏡頭,反而是發現了一些驚喜的地方。如果要說這部作品有“失敗”的地方的話,那就應該是它對於《西遊記》的改編了。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想來想去,還是從故事的結尾說起吧。

整個《盤絲洞》從一個取經故事被改為了無緣由的愛情故事,這或許是電影最大的敗筆吧。特別是最後字幕“萬縷情絲收拾的乾乾淨淨”破壞了《西遊記》的整體立意,這個也許成為了這部電影被世人抨擊的原因之一。

《盤絲洞》原本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在盤絲洞遭遇蜘蛛精的故事,期間的故事情節和86版《西遊記》的故事情節非常類似。但是這部《盤絲洞》講述的卻是蜘蛛精逮住了前來化緣的唐僧,然後蜘蛛精又和唐僧拜堂成親的故事。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萬縷情絲收拾的乾乾淨淨”的結尾。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當然,除了故事之外,也不能說《盤絲洞》一無是處。

作為一部無聲電影,誰也不會想到在1927年國內的電影能夠擁有了現在看來神乎其神的特效。這一點可以說是該部影片的最大的一個亮點。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這個是蜘蛛精走進蜘蛛網的場景。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這是孫悟空使用了定身法定住了蜘蛛精,然後借屍還魂時的場景。現在看來,這特技相比較那些神劇要高不少。

除了特效之外,劇中孫悟空不再是戰無不勝的鬥戰勝佛,甚至被蜘蛛精的黑奴打哭了,這個就有點兒搞笑了。而豬八戒也不再是86版《西遊記》中馬德華的扮相,反而是一個戴著豬頭的扮相。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這個豬八戒和馬德華的豬八戒相比較,差距還是挺大的。馬德華老師的豬八戒堪稱豬八戒界的吳彥祖也不為過。

當然,《西遊記》原著中豬八戒就是一個黑野豬的形象,這一點《盤絲洞》也算是遵循了原著。而86版《西遊記》的扮相則戲劇化了許多。​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另外,1960年浙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豬八戒也沿用了《盤絲洞》中的造型。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至於說這部《盤絲洞》中驚悚的地方,應該是豬八戒和蜘蛛精打鬥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豬八戒背蜘蛛精扭下了豬頭,無頭的豬八戒在《西遊記》中是不存在的。這一點或許是當時被批判的地方之一。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蜘蛛精手中捧著的就是八戒的頭,有點驚悚。

而孫悟空幫助豬八戒按上頭顱之後才發現頭安反了,惹得孫悟空哈哈大笑。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至於裸露的鏡頭,倒是也沒有幾個。只不過,按照當時的評判標準來說那也已經是“大不敬”了。

畢竟,那個時代剛從清王朝過來,女人就這樣的暴露自己的身體一部分,在一些老學究眼中無異於大逆不道。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看看黑奴給唐僧剃頭的刀子,嚇不嚇人?

所以說,這部《盤絲洞》並不像外界瘋傳的那樣的不堪與暴力。反倒是有不少令人驚喜之處,試想一部無聲電影還能夠做到這樣的水準,堪稱是一部“大製作”。或許是因緣際會,才使得這部《盤絲洞》在歷經80年的劫難之後再次現身人間。不然的話,不知道還要被世人汙衊多久。

那就是罪過了。

被汙名化的一百年前的《西遊記》,現在看來有那麼不堪麼?

故事的結尾,那匹大白馬很是搶鏡。記得楊潔導演說過拍攝《西遊記》的時候沒有白馬,借來了一匹棗紅馬刷上了白漆,一過水這白漆就浮了起來。而1927年的《盤絲洞》就已經有了大白馬,是不是有些感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