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o we know we coming-蠟燭成願法

How do we know we coming-蠟燭成願法


1


你有自己和自己對話的習慣嗎?

有一個現實生活中特別療愈的方法,就是自己和自己說話/給自己或者某個時空的自己寫信,或者對著燭火的微弱火光許願,我們總是太關注外在,去取悅周邊的環境和禮貌回應身邊的每一個人,但是唯獨忽視了自己,我們做過的事情,終究會知曉。”

“How do we know we coming”

“ free to know,shadow to Know”_——華晨宇《蠟燭》

這一段我更想翻譯成,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為何到來這裡,靈魂知道,陰影(影子)也知道。自由會告訴我,燭光下的影子也會告訴我。深夜彈奏鋼琴眼前放上一對蠟燭,燭光彼此依偎,這一刻提醒自己:“不要怕,往下彈”。



2


昨晚2020.3.24傍晚5:28分進入白羊座新月,雙魚座結束生日而白羊的能量來到生命中,差不多意味著從混沌無意識的月亮牌進入到大牌一階的皇帝牌,因為皇帝對應到我們的頭部,觀察身邊不少朋友,幾乎都有洗心革面“改頭換面”的想法,會更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白羊的許願也和自己息息相關,它是簡單地、炙熱地、純粹的;

其實對於平時勇往直前的人,但當行星終於來到了自己的命宮,所呈現出來第一直覺並不是“哇,我好好運氣”,而是覺得“最近有點不順心,焦慮”,這聯想到了塔羅中的七號牌,眾所周知,七號牌是戰爭的典型代表,區別於五號牌中的混亂中的新兵演練場,七號牌更像是經過了權杖六兢兢業業地冶煉後地“常勝將軍”,但是代價就是深度焦慮,這是源於身份地焦慮,在其位,謀其政。


3


今天想分享的是蠟燭成願法則,這個方法不是什麼系統的西方魔法,而僅僅是我下意識用了蠻多年的成願小技巧。

想象自己(或者實際坐在)在一個空曠無任何事物的黑暗房間,確保這個黑暗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你的面前放上一隻小小的蠟燭,它在安靜地燃燒,凝視著它,看著燭蕊火光的跳躍,然後發一會呆,捕捉和觀察自己此時此刻流露過腦海的想法,你或許能看到眼前的蠟燭,它帶給你燭火的搖曳、它給你一點點的溫暖,一點點微弱的光,一下子充斥了整個空間,敞亮在我們心底的一個小角落。你一無所有,但此時此刻、此地此人,眼前的這隻黑夜中的蠟燭,就是你的所有。

然後就可以開始想象,讓思緒飄遠,讓它帶你去任何你潛意識想去的地方,你也可以想象著心願已經實現的場景,然後再回歸到現實,所有心願的實現無外乎幾點,你極其當真並且求助自己強大的潛意識(必要時你需要塔羅牌的輔助),讓潛意識幫幫你,它會告訴你一個微弱的聲音,這個靈感會告訴你一些訊息。

《太傻天書》一開始也提到的高我和聖靈也是如此,但真正核能力量就是你的心,所以你不需要向外再去尋找比它更強大的力量了。好的心願不會讓你覺得特別痛苦自虐型才能實現某個心願,除非你本身給自己“加戲”覺得心願實現就是很困難的,所以面對燭光,感受這份灼熱的火元素;

How do we know we coming-蠟燭成願法


4


點蠟燭的時刻,必要的可以每次在做點燃這個動作的時候,加上一句語言。

這就是傳說中的“咒語”了,咒語就是簡短的語言。反覆說,其實每一句話都在潛意識中某個時空中就是真的。當然我們不要搞詛咒人的話,因為會遭受到三倍反噬。

通常都是給予人祝福、溫暖和愛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這裡也行得通。隨著你每一次點燃的蠟燭,這股信念的力量就會加深,比如我每次點燃蠟燭的時候內心都在默唸著一句話—— ”點亮蠟燭蓄勢待發,總有一天會出人頭地。“,如果我哪一天真的混了個傳說中的人模狗樣、做出來一些成績,大概就是託這些咒語的福。這句話源於我最愛的一本書《世界上最神奇的秘密》中的一句話,能量弱的時候,我會在點燃蠟燭的時候,把這句話說出來,更多是時候還是內心默唸,然後一邊默唸、一邊點上蠟燭。真正的離開是無聲息的,真正的咒語其實也是無聲的。它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偏執凝聚的語言。

小助理小沐受我的洗腦,也開始用蠟燭做成願儀式,可惜她沒有整塊的蠟燭,昨晚她和我說,用的是生日蛋糕的蠟燭,”燃燒地好快呀,一下子就燒完了“,我就想問你的工資是被狗吃了嘛?這點錢還是不要省(突然想到了,公然吐槽一下),記得也買上一個小托盤,因為你保不齊哪一天會買到劣質的蠟燭哈哈哈…. 綜合我多年用蠟燭的經驗,選宜家的蠟燭不會錯,性價比高。我每次去宜家逛啥家居都不買,買一箱蠟燭倒是常有的事。


5


接下來是蠟燭成願望的一個可能不是必要的步驟,拿出你的紙和筆寫下自己的姓名+目前所在地+一個或者三個具體的心願。

筆用自己平時的習慣或者覺得好寫的即可,不拘泥於形式。許願自己或者贈予祝福給他人,比如我可能這段時間三個心願卡槽,其中有一項,一定是把祝福給到自己之外的一個人身上的,這種贈予心願或者祝福的能量也是一種功德,最終往往利人利己。要實現心願就大家一塊實現好了,不然這麼多年光一個人實現心願,多無聊。

至於總有人反饋不知道自己幾點出生的,這沒關係啊,信念本身就是靈魂追蹤的,這一步在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確保自己在寂靜的狀態中,寫成願率也是ok的。然後把小紙條疊疊看,放在手機殼背面。必要的時候你可以找我學學看遠距離成願,今年確定開的兩期班分別在六一兒童節的上海,端午假期6.25的北京,為期三天,行文最後有小沐的微信可以聯繫她。


6


提到火元素,還是說說看塔羅牌中的火元素的牌,在中世紀的四大職能劃分中,權杖就是象徵著平民、平凡的人,它沒有水元素的宗教滋養,尤其權杖數字小牌(ace除外),更像是一介莽夫的日常。“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卻發現只是過上了普通平凡人的人生”。

這裡也順勢做一個心理測試,我把埃及塔羅中的所有數字牌找了出來,一共九張,可以想想看目前迫切想要完成的一個心願,看看你目前需要關注行動力的哪一塊?有什麼啟發(這個測試可以在靜心的環境反覆測試)

深呼吸一口氣,只想著一個心願,然後從圖片中九張牌中選擇一張——

How do we know we coming-蠟燭成願法

選定好了嗎?第一直覺即可,如果想糾結也可以糾結一下,最後“買定離手”,確定一張牌。


好了,來看看解析:

How do we know we coming-蠟燭成願法

1.權杖四逆位:左右順勢翻開就是一張塔羅權杖四逆位,這件事我覺得你的潛意識會覺得是行動力上損耗,然後鬥志容易被身邊尤其異性朋友的影響,所以倘若想實現這個心願,不妨“偷偷地做”,等實現了再展示出來,展示是必要的,因為這就是權杖四本身的意義,想法和行動力都是非常好的,只是別被不相關的他人來阻止你的計劃的實現。當然了,這件事也是一個考驗身邊人際關係的時刻,留意和他人互動、交接過程中自己的心情,整件事結束後,可以適當整理一下和朋友的距離(不是挑撥離間),而是因為你太敏感和在乎環境人文給你的反饋,適當抽離出來,需要一些勇氣勇往直前會更好。

2.權杖二:抽到這張牌其實是迫切需要資源的一張牌,好消息是,你的這個方向是對的,而且祖上其實也有這樣的潛質和基因去輔助你完成這個心願,這便是你的“天賦神力”,但夢想的實現需要耐心,希望是義無反顧的耐心,保持希望和正面冥想,學會從環境中吸收能量,超人小時候也是要吃飯才能變成未來某個時空拯救世界的超人;

3.權杖六:這是一張裝上鎧甲掛帥出征的牌,你已經獲得了這個心願的“階段性勝利”,接下來更多的還是要遵循原定的計劃,兢兢業業去完成,如果你能隱忍地走完這一段路,後續一定會有驚喜地回報和風景在前方未知拐角等著你,你辛苦了,革命正在進行,同志不要放棄啊。

4.權杖三逆位:其實選四的人 ,我反而會覺得你是不是選錯了,或者目前有一個反悔的機會去重新審視你的這個心願,它是短期的絢爛,而非長久之策,權杖三本身具有強大的能量,只是因為他還在起步的階段,現在目前你的事業甚至乎感情等都是熱身、小試牛刀的時刻,但是在這個“小試牛刀”剛開始就選擇退而求此次,你需要往後退一步,看看這個心願是否是自己真的想要的;

5.權杖五逆位:你現在在一個競爭的浪潮之中,其實你本來就是站在c位或者在這個特定的競爭環境中,最有可能去實現這個心願的人,往往是爭取獲得一個人、某個物品或者有價值的事物,這場戰役你已經卷進去了,雖然會經歷情緒的低估或者反覆的自我責問,甚至會懷疑人生,但是你只要相信自己有主角光環大難不死熬過去,到了下一個時空會好一些。

6.權杖七:我知道,我知道你現很想打人,因為這張牌是有在真的進步,但是也是真的焦慮,其實保持這個勢頭就很好了,你的方向是對的,只是需要一場一場無止境地競爭。看到這張牌又聯想到三生三世枕上書當中東華帝君一開始地“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地雙手沾滿鮮血、紅了眼睛地場景。你是真正的英雄。

7.權杖八:這個心願是所有的牌中最好實現的一張牌,因為,你的潛意識會認可這個心願並且有運氣去實現它,不過呢,這個心願實現起來還得跑跑看(往往和異地的訊息有關),忙前忙後不就是為了等待特定的日子,去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嗎?

8.權杖九:現在你高度地緊繃去實現這個心願哦,而且周遭地環境極其可能是無法理解你地所作所為地,所以關鍵還是看你自己,現在你就像一頭凶地困獸,但是骨子裡是有血性的,你深刻地在乎你在乎地東西。

9.權杖十:你可以看到牌面有一個差不多可以壓垮你的柱子即將倒下到你的生命之中,主要你可以想想看為什麼你的這個心願要這麼”難”才能實現呢,但哪怕你不是許願這個,其實也會許願類似份額的心願,這是你命中註定要承受的課題和業力,並且通過suffer受苦受難的事情,靈魂才會得到救贖節奏,所以當你抽到這張牌,可以想想看“你確定要承擔嗎?”,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汪國真說得好,“既然選擇,便只顧風雨兼程了”,把背影留給地平線。

How do we know we coming-蠟燭成願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