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国企工作者压力巨大,这几年不断考证,整天上班学习,下班学习,是不是不正常了?

老怪山水


毕业之后,国企,机构,私立学校,再到现在的单位,一路走来,心酸不已,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刚毕业在山西一煤矿工作,集团二十多万人,我在其下属的一家煤矿深入地下开采光明。虽然活儿很重,也很累,但很充实,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就没干了。不过庆幸自己的学习能力,从煤矿离职后,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已经掌握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再后来又转行,考进了行政单位,虽然学校的那一套没有用了,但是心里还是很踏实,毕竟就算哪天我不干这个工作了,最起码还能去教书。

所以建议题主,一定要学习,在这个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年代,多一项谋生技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老邪爱扯淡


当年大学本科毕业,与同班同学一起入职了国企,干了五年,同学升了副主任,我还是职员。有一天与同学酒后畅谈,我这同学道出了真言,如今这行规,我们要是走正当程序想往上升,概率极低。咱们从学校出来一起工作论能力你肯定比我强,这我佩服你!但论人际关系,你不如我,谁叫我爸在市政府工作呢,他一引荐聚下餐,关系搞好,机到了肯定升的快。


刘熙2020


【小智职谈】观点:我能深切感受到你的压力,因为我也是国企工作者,前两年也是连着考了两年,这种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最真切的感受:“不容易”。

不过我和你不同的是我上班工作比较忙,捞不着学习,只能下了班学习,从下班回到家吃完饭开始,一直学到睡觉为止,晚上十一点半或者十二点一直是常态。枯燥乏味的学习加上白天的辛苦,搞得自己很是疲惫,整天和睡不醒似的。

1、而立之年,在国企里工作,压力大是正常现象

在国企里工作,因为国企的特殊性质,竞争大、压力大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像我们公司,有几千名员工,关系网交错复杂,有背景关系的员工多的是,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有空闲的管理岗位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只眼睛会一直盯着。即使你的工作能力很强,业务很突出,也可能不在考虑之列。

你已经30岁,应该也已经结婚有孩子了,那么生活压力肯定也会很大。像我们公司这样的国企,基层员工的工资大约在6000左右,在我们当地也就算中等偏下的水平。但现在一个三口之家每个月的开销可能会很大,又赶上你处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所以,生活压力自然很大。

2、考证确实是一种自我升值的途径

我当时考的证书是建造师和消防师,目的就是为自己增值,同时也能增加一部分额外的收入,缓解下自己的生活压力。

因为我工作较忙,白天基本没有时间在办公室里学习,只能下了班回到家再学习。在公司一天的忙碌本就非常累,可是没办法,回到家吃完饭只能拖着自己沉重的身子进书房继续学习,直到晚上十一点半至十二点。实在是困的不行,只能关上电脑,合上书本去睡觉,要不第二天完全应付不了新一天的工作。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拿下了证书,最直接的回馈是一年能多增加好几万的收入,回想起来还是蛮值得。

3、上班学习,下班也学习,只能说明工作比较清闲,把时间充分利用好也不是坏事,很正常

你说你上班学习,下班也学习,只能说明你工作相对比较清闲,国企嘛,确实有一些岗位工作量不大,关键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多学点东西也不是坏事。一是能让自己增值,二是说不准还能让公司间接受益,这是好事。

你能想着多挤出时间学习说明你很在乎考证这件事,想尽快的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是很正常的事,不要想太多。因为奋斗的路上总是有舍有得!

【小智职谈】总结:工作的同时考证不是坏事,说明你是有意识的在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对你自己好,对单位也好,是很正常的现象。只不过上班的时候学习最好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而且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为最好,祝你早日考取自己想要的证书。

欢迎关注 ,资深国企管理人员,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和职场心得!


智说职场


很正常,我也是国企职员,虽然只工作了两年也感受到了各种危机感。刚开始的半年很享受国企的工作节奏,简直不要太悠闲。但是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发现身边的好友在工作环境中都在不断的挑战新的技能,而我用的最高难度的软件叫Excel,偶尔帮领导做做PPT就已经了不起了。这样的职场不仅没有给我带来任何进步还让我丢掉了很多原本的技能,更可怕的是我享受这种改变,享受这种一成不变的日子。但是偶尔想想万一哪一天铁饭碗不在了,再出社会的我还能干点什么,一想到这些就心里发慌。


只做想做的内容


忙肯定是很忙,但是现在这么忙对于未来于你而言有没有什么值得长期发展的呢。

昨晚跟我一个堂哥聊天,堂哥国企的,结婚很多年了常年在外地,想回来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工作,这点对于我堂哥而言也是十分苦恼的。

但是呢我也曾经非常地羡慕我堂哥在国企,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从没有尝过失业和迷茫的滋味,但是我知道每个人其实都会有这一天,不过是多少罢了。


罗sir职话


我也是国企上班,现在也忙着考各种职称、单位还派去学习,自己也要英语考级、孩子上高中、下班买菜做饭洗衣服,接、送娃上学,业余时间练瑜伽、舞蹈、太极拳、还得健身、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几年下来挺好的,充实自己、


阳阳妹


一个同事抱怨他老婆,天天考这证考那证,忙得跟总理一样,其实就是一名普通文员,工资也就三千来块。

题主的情形跟我同事老婆类似,想不断学习来抵御未来的风险。题主问这是不是不正常,我的答案是不正常,是一种病态,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除了毕业证加专业领域的资格证件外,其他证件基本是没含金量,而且专业领域证件要与工作经历挂钩才有大价值。比如你有中级会计师证,但你没相关财务管理经验,也做不了财务经理。中级会计师难考吧?会计证好考吧,但已太多人有这个证了,没什么用,找会计工作的时候发现还是关系比证件更重要。你是老板你会请一个不了解的会计吗?结果发现拿了会计证,找的工作却会计助理,跟文员没什么区别。

上述意思并不是阻止考证,而是提醒不要盲目考证,考证要职业规划相结合,否则真是浪费时间。如果你的职业岗位目标是财务经理,那会计证是必备,拿了会计证从会计助理做起,慢慢向目标靠近。

综上,建议不要盲目考证,用时间照顾家人,学习新知识,也会有收获。


职场见证人


坦率的说我比较崇拜你。我跟你差不多大,也是一个小国企,工作上没有什么发展空间,薪酬不上不下的。指望搞点副业、考点证书,提升下自己。现在什么情况呢?

1副业

摆地摊、做服务员,层次太低,怕遇到熟人丢面子;另外就是怕苦,赚钱不多;

做网络兼职(PS.PPT.编程等),水平太次,客户看不上;

做自媒体,跟风做了一个月的菜谱搬砖视频,迟迟没有收益,没有坚持下去;

2考证书

不知道楼主什么工作类型,我们这种空闲时间还是相当多的,看开了也没啥压力。反正上面没关系,升不了;这种体制也不会开除你,安安心心完成基础任务就行。

16年开始准备考一建,今天拖明天拖,结果到考试也就考了第一章,一门都没过。17/18年就放弃了,19年重新捡起来。去年终于马马虎虎看了2个月,最后过了3门,最关键的实物没过。今年又遇上疫情,在家也懒得不想看,离考试还有很久,自己拖自己。

3理财投资

整天幻想发大财,玩股票要基金。没有恒心,不想学习,只知道幻想天上掉馅饼。结果,股票亏基金跌。

楼主比我强太多了,希望有看到的帮我也提提意见。


shi十年通信人


在国企工作,首先要认清国企的本质,其实根本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每天清茶一杯报纸一张的环境,也不是什么靠关系拉山头,那是有人酸国企的,国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模式,没有两把刷子没有真才实学和谋略是难以升职的,别忘了国企内人才集聚靠投机取巧难以维系。

三十岁了,也在企业工作了几年,工作不努力总为自己考证,把从学校到企业应当培养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丢掉,想靠几个证书聚蓄能量是很幼稚的,丢西瓜拣芝麻正是你的现状,如果长此一往换了环境也会一事无成,因为你的工作作风丢失了,前进的动力变得虚幻,只有把握企业文化,所学至用扎实工作才有前途。


1144092431


这很正常。因为你的中年职场危机已经来了,但这么做不一定正确。

30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年龄段,压力是非常大。身在国企,虽然很稳定,但是如果不是垄断性质的国企,待遇跟社会上充分竞争的行业相比,收入上只能算是一般般的。

所以你想不断考证,一方面是给自己留一些后路,另一方面,你想用这些证,去挣一些外快。

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虽然正常,但不一定正确。

01

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不是靠考证

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或者说个人能力,光靠考证,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的。你问问你自己,这些证,你考完之后,真的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吗?你考的这些证,对你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吗?

其实,想要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捷径其实就是提高自己自身专业上的能力,在本单位提升竞争力,是见效最快的。

02

不要陷入“能力陷阱”

你可能很擅长考证,你可能已经陷入了“能力陷进”。你擅长考证,所以你一直就考证,对于自己实际的工作能力,没有做任何的提高,而考证花费了你巨大的精力,却让你放弃了本职工作上的提高,放弃了工作人际关系的培养,可能这几年下来,你只获得了一堆无法变现的证书。

想要脱离“能力陷进”,你要做你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比如你想有更高的收入,你可以做做其他副业,例如,自媒体写作、电商等等。

03

要学会正确生活

3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要把工作做好,要把家庭照顾好,要把生活过好。

30岁,应该已经有家庭有小孩了,你现在的主要精力,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要把多余的精力,放在家庭和培养小孩身上。

总结来说:你考的那些证,挂不了几个钱,加上国家政策越来越严厉,挂证的路子会逐渐堵死,所以建议你把精力放在能真正永久提高自己的身上,去放在家人身上。这些证,其实根本没有办法给你提供保障和后路,因为你连一天的实际工作经验都没有,有证人家也不敢给你做项目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