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街頭奸商坑過嗎?耍稱杆的該管管了!


你被街頭奸商坑過嗎?耍稱杆的該管管了!


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許多生活必需品都需要衡器來完成交易過程,這個過程體現著商家或賣主的誠信度和做人標準,可是部分不法商販就是喜歡在交易過程中採取缺斤少兩的伎倆大賺黑心錢,如今,這樣的事情在固定經營場所基本上己經絕跡,但是這種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在流動攤販身上還是時常會發生,因其出沒無常,流動性大而難以監督管理。

那天,從市場上路過,一個攤販在香蕉攤前寫著1.5元1斤的牌子,要知道這個季節香蕉的價格一般都在2.5元1斤的價格區間浮動,如此便宜必有蹊蹺,於是我拿起一爪香蕉放在電子稱上,攤主報出的價格簡直能讓人瘋掉,我問他:你是不是開玩笑?眼是尺子,手是稱,這點準頭還真不是吹的,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碰上耍稱杆的了,攤主對我的質疑倒是坦誠,也不偽飾也不辯解,明目張膽的說自己的電子秤是八兩稱。以我的經驗看連八兩都不到,這筆生意自然是告吹了。中老年人不好糊弄,對斤兩都有個大概的估摸,如果是對重量不太敏感的年輕人,不知這樣的攤販要賺多少昧心錢呢!

還有一次,也是在街頭,一個流動攤販的葡萄看上去品相不錯,過稱之後很明顯感到份量不足,掂在手裡更覺得有問題,就問攤販:夥計,你的稱準不準?攤販信誓旦旦的說絕對沒問題,缺一賠十!我順手將剛買的麵條扔在稱盤裡:你給我稱稱這是幾斤幾兩!攤販頓時變得臉紅脖子粗的:不買算了,別搗亂!說完把麵條還給我再也不說話了。我警告他:佔小便宜吃大虧,別沒事找事,小心工商局一會沒收了你的黑心稱。

在菜市場裡,蔬菜、水果、副食、肉類、糧油經營都是缺斤少兩的重災區,不法商販利用各種手段欺騙消費者,尤其是經營水產的攤販,為什麼他們喜歡給顧客提供宰殺服務,因為刮鱗去內臟的過程本身就是在銷燬缺斤短兩的證據。這一點尤其是在海鮮、水產的銷售過程中最容易得手,太過熱情的服務往往潛伏著商業欺詐。

在稱上做手腳無怪乎那幾種;粘膠布、綁皮筋、吸磁鐵、調整壓力傳感器等手法,其中的貓膩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不願意招惹麻煩,寧願吃點虧也不想與人發生糾紛,這也助長了不法商販的氣焰,打擊力度的嚴重不足,也讓犯罪成本極低的缺斤短兩成為普遍現象。

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最先完成的大事就是統一規範度量衡,可見衡器的標準化是多麼的重要,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在飽受衡器混亂之害,一些不法商販公然採取缺斤短兩的手段破壞交易環境,有關部門在這方面應該採取一些強制手段,以維護消費者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權益,還百姓一個公平交易的消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