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諾貝爾獎作為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含金量不容小覷,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就夠顯擺一輩子了,更不用說拿獎了。提起諾貝爾獎那就不得不想起德國這個國家。

德國這個國家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到今天為止,這個國家已經出現了108個諾貝爾獎的得主,而我們中國的諾貝爾得主目前只有兩位。兩個國家一對比就可以看出,德國的教育水平有多高。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那有人就會問:“憑什麼?”德國的教育到底比我們強到了哪裡呢?

彆著急,接下來咱們就看看德國的“奇葩”教育方法。

一、注意孩子的全方位培養,使其更“完整”

說起全方位培養,不少人就想到了咱們中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一方面來說確實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發展智力的同時,體育活動和審美培養也不落下。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但另一方面,孩子的全方位培養更像是現在大學生的通識課。大學的通識課程就是學習本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的知識。傅雷曾說“不會觸類旁道,研究哪一門學問都很難有成就。”

全方位培養好處不言而喻,首先孩子的知識面會更寬廣,拓展了視野、更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哪個方面,還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社會責任感,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二、唯一把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寫入憲法的國家

德國人很重視家庭教育,德國的法律規定:撫養和教養子女是作為父母的自然權利和首位義務。作為父母,照顧自己的孩子是最基本的。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父母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無疑是重要的。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的營養學家茲泰尼經過調查後發現,79%的青少年兒童都很喜歡和父母在一起吃飯。

而有研究也表明,父母與子女一起吃飯,會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這些調查研究間接地揭示了家庭陪伴和父母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本來就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不知不覺影響孩子的成長。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三、自然教育

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德國目前的森林幼兒園有1500多家,這些幼兒園組織孩子走出室外,拋棄書本,幾乎整天與樹木和泥巴為伴。他們的課程沒有算數、識字,更別說電子工具了。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與自然相伴的成長無疑是快樂的,解放了孩子的天性在泥巴里打滾,哪個孩子會不喜歡呢?但更多的,在接觸自然中的花草樹木時,孩子會對自然產生敬畏和熱愛,更具開拓者的精神。

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就是在小時候接觸大自然時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魯迅也是因為小時候常常遊樂於

“百草堂”,才會感嘆世間萬物都有靈性。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四、閱讀塑造了偉大的民族

眾所周知,德國全世界第二大圖書市場,而德國的人口僅有八千多萬。這個比例實在是驚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國這個民族多麼重視和熱愛閱讀。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走在德國的大街上,你隨處可以見到正在閱讀的人,在車站,在公園,在咖啡館。而德國也把閱讀視為兒童啟蒙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德國的小學,每天上課的時間並不多,下午兩點就會放學。但在放學後,圖書館會舉辦各種閱讀活動,吸引孩子去讀書。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正是因為德國對於閱讀的重視,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強大。德國“奇葩”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德國的教育水平,真是不服不行啊!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相比之下我國的教育更加死板,差距還是蠻大的,對此小愛推薦兩套德國育兒書籍——《德國全景腦力開放紙板書》和《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讓孩子感受德國的教育方式,不會讓孩子感到反感,還會使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德國憑什麼承包一半的諾貝爾獎?看了德國的奇葩教育,家長:服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