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魁星文化文運興

應山是一座千年古城,迄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應山是一座秀美山城,得名源於印臺山(古時稱“應台山”,在古縣城東南,山形四方,頂平且中間低四周高,人站其中喊叫時,四面回應其聲,故起名應台山。後人觀其山如存印之印臺,更名為“印臺山”),有“一呼百應”的美好祈願蘊含其間,又隱含政治權力在此處,執政者掌印穩當。“印臺半月”為古“應山八景”之一,原有仰止書院、七丞相祠、扶搖閣、青雲閣,早毀。後建大慈庵,其左為掛鐘峰,有元明高僧無念大師爪發並弟子塔,清同治年間塔廢庵存,庵後建有文昌樓(即八角樓),並有印臺書院、印麓草堂、七星閣、任公祠等。北麓有半月池,“望夜中霄,天上之月如鏡,池中之月如鉤。”建國前,山上建築毀於戰火,1983年闢為印臺山公園。

廣水:魁星文化文運興

應山因印臺山而得其名,自有紫氣東來,八面來風之神韻。而應山得開化之先,崇文尚教,人傑地靈,特別是在繁榮的北宋時期,小小應山城文風鼎盛,高中“四狀元”,由此被稱為“狀元之鄉”。“天上文曲星,地上狀元才”,這是古代“天人感應”的說法和例證。魁星是道教中的星君真神,而廣水宗教文化最大特色是各教能和諧共生。應山古魁星樓就是供奉魁星的地方,而魁星是護佑學子文運的真神(封建社會科舉考試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謂“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也)。讀書人信奉“魁星點鬥”,被神君神筆一點就可高中狀元、進士,繼而飛黃騰達,光宗耀祖。

廣水:魁星文化文運興

應山古魁星樓原名文星閣或魁星閣,為楚北名樓,也是廣水市唯一一座磚木結構古建築,於明洪武十年(1377)在元代舊址重建而成,位於城區孝子裡北端小學街。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時任戶科給事中的應山人楊漣為振興應山學風,在孔廟儒學左側,捐資重修,清代多次重建維修,民國初年在其後院設雙梧學校,大革命時期為縣農民協會及農民運動講習所駐地,2000年被定為隨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廣水市委市政府順應民意,多方籌措資金,將處於擁擠中心城區,遭風雨剝蝕和破四舊局部毀壞的古魁星樓遷建於印臺山北峰。2006年又進行修葺完善。修葺一新的魁星樓在原二層古樓基礎上“更上層樓”,設計為三層,一樓主要供奉魁星塑像(硃筆點鬥),額懸“天開文運”匾,四壁懸掛板刻13位廣水籍或流寓廣水的歷代名人生平簡介和畫像;二樓主要刻制《遷建魁星樓記》,四壁懸列9幅廣水風光圖;三樓置廣水高考狀元榜,期望魁星護佑廣水文運長興,激勵莘莘學子勤奮向上,傳承地方教化之俗。各層大門、立柱、堂柱之上,均為名人題寫書法楹聯,文化氛圍古樸高雅,被湖北省楹聯學會授予“湖北省優秀楹聯文化景點”。登臨斯樓,遠可觀景,近可知史,讓人賞心悅目。夜上魁星樓,觀城區萬家燈火與銀河繁星交相輝映,流光溢彩,實乃人間勝景,成為彰顯魁星文化的重要場所,也是廣水人心中永遠的文化圖騰。

廣水:魁星文化文運興

2017年6月21日凌晨,魁星樓突發火災,後被撲滅,一樓部分建築和裝飾被損,主體結構尚好。2018年10月,魁星樓重修工程完工,新樓巍然聳立,翹角飛簷,古色古香,大氣莊重,倍添光彩,重新煥發文氣和神韻,護佑新時代的廣水文運長興,人才輩出。魁星樓古樓新韻,成為廣水重要的歷史人文教育基地。(高教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