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師解讀《圖說》第二講-無極、無極圖、無極態2

解讀《陳氏太極拳圖說》

——

第二講:無極、無極圖、無極態

太極拳名家 康偉 本刊記者 龔建新


龔建新:那您是否能解釋一下,這個“天地未生前之景象”和我們練拳有什麼關係呢?

康偉:上次我們說了,我們要學會站在前人當時的語言環境和文化環境中與前人對話,才能明白他們在說什麼,要表達什麼,用什麼方法進行表達,要正確的瞭解那個時代我們的祖先對自然、對社會、對事物發展變化的認知方式和認知模型,很多方式和模型,我們現代社會同樣存在。比如我們現在說:A+B=C,我問你,這個“A”,指的是什麼?

龔建新:我認為這是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是廣義的,是啥東西都可以,是多大多小都可以,就看你具體說的是什麼了。

康偉:好,這個“A”既抽象、又具體,抽象時“無邊界、無窮盡、無限制、無始終”,你說“A”代表啥都可以,代表多少都可以,如果我說“A”代表3個蘋果或5只羊,它就又具體了。我再問一下,你懂音樂嗎?

龔建新:不懂。

康老師解讀《圖說》第二講-無極、無極圖、無極態2

康偉:跟我一樣,我也不懂,如果現在我們倆手上拿了一張五線譜,會是什麼局面?

龔建新:看著哪些線條和小黑豆豆發呆,完全不知道是啥意思。

康偉:這個無線譜就是音樂最基本的符號和認知模型,音符、音節、音律等等都在裡面,懂的人一看,裡面的意思都是表達出來了,我們倆在這兒,一無所知,如果我們倆現在看著這張五線譜開始唱歌,那就是胡唱,但不能因為我們看不懂,就說這五線譜根本沒用,根本和唱歌無關。那麼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無極圖了,這個圖就是正確認識“無極”這個概念的符號和認知模型。

首先:我們的祖先用了一個“○”作為一個符號,就相應於那個“A”,它可以代表任何東西,所以告訴我們它“無邊界、無窮盡、無限制、無始終”,那麼這個廣義的符號又表達了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天地未生前之景象”

龔建新:關鍵是這句話該怎麼理解?

康偉:我們看到這句話時,用我們現在的語言習慣去理解,認為是還沒有產生天地時的那個狀態,這就已經產生了誤解。蕭天石在《道德經聖解》中說到:“先天一混沌,萬有盡皆無,而立先天地境界;天地氤氳,萬物化生,生生不息,萬象畢陳,以立後天地境界”,此先天地境界,說的是天地未生萬物之時的那個狀態,即只有一天一地一空間,這就是“天地未生前之景象”,也就是天地間還沒有產生任何東西時,這個“天地”最本原的狀態。

康老師解讀《圖說》第二講-無極、無極圖、無極態2

龔建新: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練太極拳有一句話叫“復歸於嬰兒”說的應該就是我們人的“無極”狀態吧!

康偉:你說的很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極”狀態,就是我們初生之時的那個嬰兒狀態,正如前人所描述的“嬰兒初生,一片天真,其體致柔,其氣致順,骨弱筋柔而氣和,無慾無念而性真,不以得失相計,不以禍福相慮,不以人我相較,不以利害相博,猶近於道也”。這就是我們最本原的生命狀態、

太極者,無極而生”就是告訴我們練太極拳,就要先復歸於生命的無極狀態,即復歸於嬰兒的狀態。所以,練太極拳首先要“做減法”把我們身上後天產生的非天然的東西統統扔掉,先歸“無極”狀態,站無極樁,就是歸無極狀態的一種方法。

所以前輩們對無極樁的要求是

周身自然,周身放鬆舒適,心中無一物,腦中無一念,心平氣和,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這不就是嬰兒初生時之無極狀態嗎,

而現在很多人對無極樁提了一大堆的要求,哪裡要多大,哪裡要多小,手臂要如何,兩腳要如何,哪裡和哪裡要相對等等,一大堆的“有”放在那裡,還談什麼無極狀態啊,原因就是根本不知“無極”是什麼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