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街本无名,名由人造,因此街名也如人。它们或许有一副漂亮的皮囊,或许看似奇葩却有一身故事,但对于了解一座老街区而言,它们同样重要。


千年城址未变的长沙,留下了许多老街旧巷、亭台楼阁,也留下了富有人文内涵的地名。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老长沙地图


这些地名有的早已消失在历史云烟,也有很多沿用至今。每一个地名或许都承载着一段历史,隐藏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民国以前长沙的古地名主要有几种来源:


以地形地貌命名,如东塘、黄土岭、回龙山、坡子街等;


以标志建筑而得名,如斗姥阁、朱张渡、洪山庙等;


以行业聚集所在命名,如铜铺街、织机街、登隆街(灯笼街)等;


以官府衙门与达官贵人所在地而命名,如藩正街、府后街、文运街等。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长沙老照片—国货陈列馆


还有最后一种,就是以姓为地名,如袁家岭、伍家井、杨家山等,因某大姓居住此地或是家族坟山所在地而得名。


长沙这类地名很多,但这些大姓家族大多并不是湖南土著。它们中的大部分曾经是江西人的聚居地,主要是明朝消灭元朝后江西填湖广所形成的。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西文庙坪老地图


在西文庙坪,也有许多以姓氏命名的老街巷。


最为典型的就是唐家湾巷了。唐家湾巷位于西文庙坪东北角,这条东起人民西路,西至永湘新街、豆豉园巷的巷子不足 500 米。


虽没有其他老街巷那样曲折悠长,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历史价值。唐家湾巷内有不少民国时期的青砖灰墙建筑,其中以老长沙公馆群最为吸引人。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唐家湾巷10号公馆


早年间,长沙文物局公布的六大公馆群,唐家湾巷便是其一。唐家湾巷10 号、15 号、35 号、43 号、73 号、74 号、76 号均为20世纪的老屋保存至今。


如今这些公馆已十分陈旧,很多已经落锁,有些连门牌号都难寻觅,但石库门的样子仍旧保留完好。


唐家湾巷的这些老公馆石库门,不仅是老长沙的印记,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唐家湾巷老照片


西文庙坪这些以姓氏为名的街巷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上黎家坡巷了。上黎家坡巷位于西文庙坪中部,为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


它虽不如唐家湾巷那般充满历史底蕴,但它却连接起周围数条小巷:下黎家坡巷、公路局坪巷、师敬湾巷、学院街、泉嘶井巷、白鹤巷。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和不远处的西文庙坪巷、学院街一样,上黎家坡巷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符号,著名的湘郡培粹实验中学便位于上黎家坡巷。


湘郡培粹实验中学创办于1989年,与同在西文庙坪的长郡中学、文庙坪小学比起来,它并没有那样悠久的历史,但它却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创办最早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


许多人的青春梦想始于这里,然后引领着他们飞向更广阔的远方。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古老的上黎家坡巷,也在此次有机更新中迎来自己的新貌。


据设计师介绍:上黎家坡有机更新在现有结构形式的基础上,以维修、改造结合,充分提取此处建筑元素,坚持经济、实用、美观相结合的原则,使上黎家坡巷焕发新生机。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除了唐家湾巷与上黎家坡巷,还有陈家井巷与傅家巷这两条隐匿于街道旁的小巷。


陈家井巷,北接学院街,南临南墙湾巷,这条小巷的名字,其实是源于一口井。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据居民介绍,旧时巷内有一口井,又因为这里大多数居民都姓陈,便将此井取名为陈家井,而此巷也因此得名为陈家井巷。


如今这口井已不见踪影,但陈家井巷却依然作为巷名保留下来,这口井也存在于老人们脑海一隅,变成了一段美好的生活记忆。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傅家巷,位于西文庙坪古潭街西侧,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曾经是“傅姓人”的聚集地,因此得名傅家巷。


傅家巷有着大多数西文庙坪老街巷的特点:曲折、幽长,但如果你以为它是一条“断头路”,那可就错了。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从古潭街的入口进入到傅家巷,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到了小路尽头往右一拐,沿着一条仅容纳一人通过的小道前行,便可到达一人巷,再往前走,便到了唐家湾公馆群。


在这些老街小巷中千折百回,感受老长沙的烟火与有机更新后的老街新貌,其实也颇有一番风味。


西文庙坪这些街巷,究竟是谁家的?


地名街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的符号,也是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


它让你知道,即便远在他乡,也不要忘记故乡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