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你瞭解多少?

夔州是古代奉節的稱呼。夔州十二景即:赤甲晴暉、白鹽曙色、夔門秋月、瞿塘凝碧、白帝層巒、草堂遺韻、武侯陣圖、龍崗聳秀、文峰瑞彩、魚復澄清、蓮池流芳、灩澦回瀾。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在詩人筆下,“夔州十二景”是一幅幅秀麗無比的山水畫;在畫家眼裡,“夔州十二景”是一首首韻味無窮的詩詞;在攝影家的鏡頭裡,“夔州十二景”是一張張絕世的“特寫”;在歌唱家的歌聲裡,“夔州十二景”是一段段蕩人心魄的歌謠。

赤甲晴暉

瞿塘峽中部的赤甲山,山形如桃,也稱“桃子山”,山石呈紅褐色,旭日東昇,晴暉相映,烈日當空,光束緋紅,為峽中一大美景。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白鹽曙色

與赤甲山隔江對峙的是白鹽山,其峭壁如斧劈刀削,其面如白鹽散落,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人們放眼遠望,其光奪目,令人想看又不能久看。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夔門秋月

中秋之夜,於赤甲山與白鹽山之間,徐徐冒出淺紅色的月亮,其形由缺到圓,其色由淺到深,如一輪皎潔的玉盤,於夔門中央冉冉上升,漸漸縮小,浮離山峰,騰入雲天。此時明月高照,江水漣漪,峰巒倒映,蔚為奇觀。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瞿塘凝碧

奔騰的江水闖入夔門時,只能側身而過,在瞿塘峽入口處形成回水沱,水平如鏡,綠如茵,泛舟其上,如置身畫中。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白帝層巒

白帝山位於夔門北側,山巒層疊,古樹叢生,須千餘階梯到山巔,在江上或遠處眺望,白帝廟綠樹掩映紅牆碧瓦,依稀可見,就像一幅古樸清新的風景畫。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草堂遺韻

白帝城東的浣花溪,有杜甫草堂、杜公祠。史記,杜甫在夔州的年月作詩四百餘首,遊人到此可感杜甫遺韻猶存。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武侯陣圖

梅溪河在古城東匯入長江,河水常年沖積,形成磧壩。三國時諸葛亮在此佈陣,圍困陸遜。“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說的就是此景。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龍崗聳秀

古城背面山坡,有一橫臥山崗,地勢險要而秀美,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傳說孔明曾屯兵於此,站在此崗之上,夔城可盡收眼底。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文峰瑞彩

與古城隔江相對的文峰山,海拔1500米,山上建有九層高塔,名文峰塔。隔岸仰望,有時清晰可見,有時白雲繚繞,若隱若現,甚是美觀。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魚復澄清

古城東西的梅溪河左側,古名魚腹浦,山間建有寶塔,稱“耀奎塔”,與對面山上的文峰塔相對應。枯水季節,江邊形成港灣,水清透明,可見游魚,其景甚美。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蓮池流芳

古城北後面有一座美麗的蓮花山,山峰下建有蓮花池塘,塘邊建有太極亭,傳說明朝大文豪宋濂流放時曾居住此地,在此著書《觀化貼》,死後亦葬於此。蓮花山形恰似臨風之蓮花微張,蓮瓣兒含苞欲放之姿。遊人登蓮花峰頂,可見長江行船和古城全景。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灩澦回瀾

在瞿塘峽口,江心有一巨石,名“灩澦堆”。洪水季節,巨石沒入水中,時隱時現,枯水季節裸露於江面,其形如“馬、象”,巨石被洶湧而來的江水撞擊形成龐大漩渦,木船行此“如臨大敵、如履薄冰”,遊人觀此“險象環生、蔚為壯觀”。由於灩澦堆巨石構成灘險,阻礙航道,已於1958年11月被炸燬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時代的變遷造就世事的滄桑,曾經深受古人和夔州人民心儀的夔州十二景如今也變了模樣,或拆、或毀。我們的子孫後代或許再也瞧不見“十二景”中的部分麗景,但古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賜予不能被我們隨意遺忘,謹記曾經,才能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

重慶人: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