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新邏輯小經濟中的大機會

福特汽車的流水線是工業經濟時代開啟規模化生產的標誌,與之前製造汽車的

小作坊不同,福特發明的流水線把汽車製造分解成上百個環節,福特公司僱用了大

量工人,因而每個人只需要熟悉自己的那份工作,在流水線上保證幾分鐘之內完成

自己的工序即可。規模化生產帶來的變革令人震驚。相比於幾個匠人用幾個月時間

製造出一輛汽車,福特的流水線幾分鐘就能造出一臺,而且質量不再參差不齊。生

產效率的大幅提升也意味著福特可以把福特T型車(第一款流水線生產的轎車)的價

格一降再降,確保工廠的工人也能買得起。

規模化生產使大量有購買力的產業工人走上工作崗位,大眾商品價廉物美,大

眾消費因此得以日益繁榮。當時有人問老福特,福特T型車有幾種顏色可供選擇,老

福特的回答很經典:選擇很多,只要是黑色的都可以。這恐怕是規模生產的大眾消

費品的一種侷限(雖然現在汽車的選擇要多得多),它不能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品

位。相比之下,匠人生產的產品會更獨特,更有個性,更符合定製化的需求——不

過注意,那一定只是富人的定製化需求。

價廉物美的大眾商品與小眾定製的匠人制造商品,在工業時代就好像魚和熊

掌,不可得兼。工業經濟時代是大眾商品大發展的時代,過去50年,規模化產業讓

更多人擺脫貧困,超過之前500年的總和。到了2017年,全球消費規模達到43萬億

美元,佔全球GDP的60%,美國一國的消費就達到了11.5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

71%。

不過現在,我們正在從工業時代邁向數字經濟時代,這樣的大轉型,能否讓我

們同時享有匠人的獨到心思與規模化生產的價廉物美呢?

這恰恰是《去規模化》的一個主要論點。這本書的作者風險投資人塔內加斷

言,後工業時代,去規模化就是為了滿足全新的(其實也是長期存在的)個性定製

化的需求。去規模化將開啟一個廉價私人定製的時代,我把它命名為面向大眾的匠

心時代。

去規模化是數字經濟時代帶來的最大改變。

數字經濟時代的一大特徵是平臺經濟。高科技巨頭所構建的電商、社交媒體、

搜索等超級平臺都讓更大規模的外包成為可能。雲計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雲

技術出現後,企業發展最需要的計算與存儲可以即插即用按需收費了。小企業不再

需要擔心在高速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技術瓶頸,投資不足或投資過度都是小企業所

無法忍受的。

平臺發展到了極致,會把企業的所有中臺和後臺都外包出去,縮小企業的邊

界,讓創業者只關注兩件事:瞭解客戶的需求,專注於產品和服務的研發。而企業

管理的其他方面,比如財務、融資、渠道、物流、客服,都可以交給平臺去處理。

平臺成為好創意和好產品的孵化器和發射器,平臺會成就“去規模化”,讓初創企

業也能夠與規模化製造商一較高下。

“去規模化”也是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

無論是規模化生產還是規模化教育,本質上都是工業經濟的產物。規模可以讓

大規模生產做到價廉物美(物美是符合大眾審美的,或者說是教育大眾學會審

美)。而規模化的教育,無論是按年紀分班,還是從小學到中學一步一步地進階,

抑或是標準化的考試,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出素質差不多的人。在工業化早期,教育

的目的甚至更明確:為工業化生產培養高素質的工人。顯然,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

標準化人才將無法適應數字經濟的需求。人工智能首先取代的工作就是標準化的工

作,人工智能的大發展,需要未來每個人都能挖掘出自己的特點,即自己不同於機

器的特質——創造性思維、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同理心和質疑精神等等。“去規

模化”的教育,就是按照每個人的特點和需求定製的教育,這將會成為數字經濟的

必然。

數字化經濟本質上是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不斷替代標準化的流程和工作。

如果想要在數字時代勝出,必須多元化、差異化。

書中梳理了不少將發生巨大改變的產業。比如,未來消費品的生產者,需要找

到喜歡自己產品的小眾人群,甚至做到千人千面,私人定製。而醫學領域,最有潛

力的發展方向將會是根據每個人的基因屬性和健康數據得出個性化醫療方案,而且

會逐漸轉向健康諮詢和疾病預防。教育自不必說,在線教育已經如火如荼,未來教

育的發展會更明確線上和線下的區別:線上教育提供不斷更新的內容,供學生在人

工智能的幫助下自主選擇學習的路徑和節奏;學校則是學生進行社交和培育情感的

空間,也是他們養成學習習慣的好地方。

對於個人而言,去規模化的時代也將是一個個性解放的時代。工作的改變將會

加速,自由職業或者跨界工作將成為常態,找到有別於機器的創造性或者社交力將

成為未來職業發展的重心。隨著平臺從虛擬世界滲透到實體行業,創業的機會將會

更多,創建多元化的小型企業也會變得更容易,只要創業者有好的創意並且能抓住

明確的小眾市場。

去規模化還將帶來管理創新,或者說管理思維的迴歸。規模經濟塑造了巨型企

業,但隨著公司變大,管理的架構和流程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很多公司可能迷失了

方向,遠離了為客戶生產優質產品的初心,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流程、官僚架構、

內部政治、管理股價等一大堆無意義的事中。

船小掉頭易,一方面,去規模化會驅使大企業把自己分解成更多小團隊、小單

元,從而更敏捷地瞭解客戶需求,洞察市場變化。大公司也會變得像初創公司那樣

能夠靈活決策,而不是被官僚主義和流程拖後腿,即使決策被證明是錯的,小團隊

的試錯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去規模化也可能把大公司的規模化生產優勢與小公司的持續創新結

合起來。在這樣一個去規模化的時代,福特公司的未來很可能是一個開放式的汽車

製造平臺,讓各種小公司,甚至個人製造自己設計的或者符合自己獨特品位的汽

車。

這,只是《去規模化》開啟的新思維的一例

如果喜歡此書自己找下,要是沒有可以轉發,關注私信我發(規模化)。

規模化新邏輯小經濟中的大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