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把三峡洪水从丹江口水库调往华北,长江中下游就没有洪水威胁了吗?

综改1


首先、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长度约6400公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第三大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后注入太平洋。长江有支流94条,其中有八大支流:汉江、赣江、雅砻江、乌江、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等等,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


第二、我国的三峡大坝,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上游,距下游葛洲坝水电站38公里,三峡大坝全长2309米、高185米,呈梯形形状,集发电、旅游、航运、调控洪水于一身。三峡大坝的建成, 以防洪排涝为其首要目标,理论上能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甚至时间更长。但是,三峡大坝对于漫长的长江流域雨季来说,及两千公里长的长江中下游河道来说,三峡大坝调控洪水能力只能发挥主要作用,但不是全部。


  

第三、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是将我国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人工河道抽调到我国的华北平原地区。华北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开采地下水严重,形成大面积“漏斗区”,使得该地区严重缺水。在保证不影响南方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我国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中线、西线,三线齐发,合理控制,为华北地区大量调水。

假设把三峡洪水从丹江口水库调往华北,长江中下游就没有洪水威胁了吗?这是不可能的。一、因为“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能力设计为:每年调水量为130亿立方米,长度1273公里 。而三峡泄洪量为5万立方米每秒以上,历史上最大洪峰记录达到7.9万立方米每秒。以这个加速度计算,一天三峡的排水量为:5*60*60*24/10000=43.2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总量,仅是三峡大坝三天的排水量,可见长江水量的丰富,和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丹江口水库调水量,对于解决三峡洪水威胁简直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



二、还有长江中下游,三峡大坝以东,长江支流众多,像汉江、赣江、沅江、湘江等等。长江支流分布区域广泛,跨度很大,且长江南北支流雨季时间不同,加上长江流域降雨时间较长,从每年的五月下旬的“梅雨季节”到十月底。不确定因素也很多,有时又受太平洋台风及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一段时间内降水暴增,也给长江中下游带来无法预测的洪水威胁。当然,不止上边两点因素,还有其它因素,我们不在一一列举。


因此,上边说的“假设问题”是不成立的,谢谢阅读。


这么近那么远F4


假设把三峡洪水从丹江口水库调往华北,长江中下游就沒有洪水威胁了吗?最初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它的目的没有分洪功能,即使在未来,南水北调工程扩大到从三峡水库引水,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威胁减轻不大,微乎其微。

首先我们先看看三峡水库防洪主要防的是哪里洪水?三峡工程主要控制着四川盆地水系,这里发育着许多大的河流,也是长江流域内河网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如雅垄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等,这些河流径流丰富,一旦出现强降雨,或受台风影响,特别容易出现洪水灾害,而三峡水库主要承接这里河流的水量,占长江入海口流量几乎正好一半,约4900亿立方米,占50%。

当然三峡也可以通过调控下泄量,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例如,近期洞庭湖流域湘江河水暴涨,中下游九江、湖口站直逼警戒水位线。当天长江委向三峡集团下发了调度令,从12日14时开始逐步减小出库流量,降低为日均17000立方米每秒控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受水区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的提供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改善受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初期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后期根据需要从三峡水库调水可达到130亿立方米。

根据以往长江上游连续强降水,三峡水库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达到10.5万立方米每秒,假如经过丹江口水库全部从三峡水库调水到华北130亿立方米,这是未来的远景规划,每秒流量才412立方米(130亿/3600*24*365),才为三峡分洪0.4%,分洪量约1/250左右。所以并没有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分洪减轻多少。


地理纵横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选址筑坝,再选址挖遂道,把汛期洪水全部集中导入金沙江。

西安海拔400米,把三峡大坝筑高到海拔430米,在四川盆地海拔410米位置挖遂道穿过秦岭~~南水北调再无后忧。四川盆地海拔430米以下全部蓄满需要10年,我国新增淡水储量5万亿立方米。

西安出水口年均增加导入的淡水5000亿立方米补充给黄河,整个华北平原不再缺水。同时,筑坝封闭渤海海峡,疏通胶莱河,让渤海变成吞吐湖。十年内,渤海将变成淡水湖,再增加淡水储量2万亿立方米,沿渤海周边地区不再缺淡水。

这个工程成功后,我国将新增淡水储量7万亿立方米。

远景建设考虑淡水西调。河西走廊山丹豁口海拔1450米,西安西秦岭超过了2000米,秦岭~祁连山挖明渠或遂道贯通成自流运河。西安西或秦岭遂道中选址建泵站,利用大西北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发电,把淡水调往新疆。


聂敏104888541


这一回答是肯定的!

现在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标准是一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如果把三峡工程每年拦截下来的上千亿方洪水从丹江口水库调往华北,取代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取代黄河水,取代整个汉江水,就能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一千年一遇!也就是洪水月份可以完全不往中下游放水了!

三峡工程的水质要比中下游的水质好,并且全部自流,大大降低调水成本!当时沒有考虑到这一伟大作用是因为沒有挖通两百公里隧道的盾构机技术!

这才是发挥三峡工程的伟大作用!当然,它的负面作用就是要减少其发电量!

这一伟大作用还包括:

第一是取代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支持大华北建设旱涝保收的耕地十亿亩!

第二是取代汉江水,支持汉渭调水工程,支持汉江中下游耕地的旱涝保收!

第三是取代黄河水,支持根治黄河,恢复渤海湾到西安的航运!

第四支持把渤海湾建设成淡水湖,每年节约八百亿方水支持两蒙!

第五是筑坝建闸修建东北到华东的高速交通,克服在强烈地震海域不能建设隧道和桥梁的难题(一旦发生强烈地震,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当然,如果要配合根治黄河,还需要把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每年的调水量提高到一千二百亿立方米,用其中的四百亿方从渭河进入黄河冲刷下游泥沙到渤海湾!同时把黄河水全部留在西北,不再流入下游!

补充:丹江口水库最高水位是160米,最低水位是130米!三峡工程最高水位是185米!

只需一条170公里的隧道就能自流!当然有可能需要建设十条隧道才能满足北调洪水的要求!

取水位置:巫山一一一大宁河一一一隧道一一一丹江口水库(大约一百七十公里隧道)!进口150米,出口140米!


综改1


三峡库区的水只能通过地下隧道流往黄河冲沙或灌溉华北平原(不能开明渠,只能用隧道利用三峡水库水压压力加快流速,水利工程自然流动是最好的,再说:整个隧道的出水口只要低于三峡库区水位线三十米就是胜利),俺想,全国总量那么长的地铁,打这点长度的隧道不是难事,用分段开挖用盾构机掘进挖隧道应该不难,也很快,隧道不要穿秦岭那样的工程,绕点路也可以的,这个不难,用三峡库区水去灌溉华北和冲黄河泥沙是中国最好的水利工程。


天翼用户7432664199945


从可行性上说,丹江口水库在长江的支流汉江上游,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海拔是175米,丹江口水库蓄水后的海拔是145米,直线距离194公里,中间全是山区,不能做到自流。

从生态效果来说,把长江洪峰转移以后可能的确可以缓解洪灾,但同时也会加重旱灾,特别是会让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和地下水在雨季得不到补充,湖泊和湿地会加快干涸甚至消失。


六瓩


长江流域的洪灾,主要发生在中下游。尤其是下游。都在三峡以下。

当中游,下游雨水多,江水上涨,洞庭湖,鄱阳湖水平超警戒水位时,三峡大坝挡住了上游来水,减轻中下游的水量。所以三峡大坝第一功能就是防洪。自98年以后,基本没有大洪灾。

至于把长江水调往北方,只是为了解决北方干旱问题。那点调水量对解决长江洪水,微不足道。

长江最怕的是上中下游全流域同时期大降水,上要保重庆,下要保南京上海,三峡大坝,放水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最难办。

不过这事的概率是很小的。


老孙143594597


俺不明的,为什么不隧道(用坎儿井方式打洞)的方式把长江三峡的水输入小浪底和华北?难道长江三峡水的海拔没小浪底高么?


天翼用户5335200055287


三峡最高水位175米,平常156左右,要往丹江口水库调水必须要170以上才能行吧。


金舵陶瓷7


这不是一个概念。

还不如引江入汉,确保中线供水量,三峡大坝这个引水就有点夸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