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金剛鸚鵡,是色彩最漂亮豔麗的鸚鵡,也是體型最大的鸚鵡,屬大型攀禽。共有6屬17個品種。具對趾足,每隻腳有4只腳趾2前2後。該科鸚鵡尾巴長,看似鐮刀狀的大喙只有鳳頭鸚鵡可與其相比。以水果為食,食量很大,有力的喙可將堅果啄開,用舌吸出果肉。面部無羽毛,興奮時可變為紅色。兩性外貌相似。

是熱帶美洲鳥類,原生地是森林,特別是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雨林。食譜由許多果實和花朵組成,食量大。在河岸的樹上和崖洞裡築巢。比較容易接受人的訓練,和其他種類的鸚鵡能夠友好相處,但也會咬其他動物和陌生人。部分壽命長達65年,有些種類可學會用柔和的聲音模仿說話,但大多情況下會像野生鸚鵡那樣尖叫。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野外滅絕)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又名小藍金剛鸚鵡 (Cyanopsitta spixii)是鸚鵡科中唯一被編入藍金剛鸚鵡屬(Cyanopsitta)的品種。1819年,德國自然歷史學家斯皮克斯受僱於日耳曼國王前往巴西收集標樣,他於巴西北部現稱巴伊亞州一帶首先發現這種鸚鵡,並射殺了一隻以製成標本,斯皮克斯鸚鵡的名稱也就因此而來。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里約大冒險》

在2011年上映的動畫電影《里約大冒險》中,主角珠兒(Jewel)和阿藍(Blu)就是一對雌雄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影片講述了在斯皮克斯金剛鸚鵡瀕臨滅絕的關頭,阿藍要遠去巴西里約熱內盧和繁育中心的雌性斯皮克斯金剛鸚鵡珠兒一起繁育後代,並以此引發了一系列神奇經歷的冒險故事。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藍黃金剛鸚鵡

藍黃金剛鸚鵡

藍黃金剛鸚鵡,又名琉璃金剛鸚鵡。生長於南美洲的沼澤森林,由巴拿馬南部至巴西、玻利維亞及巴拉圭一帶,但可能已絕跡於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藍黃金剛鸚鵡擁有攝人的外表及良好的語言能力,是最受飼養者歡迎的鸚鵡之一,但飼養它們往往需要較多的努力及知識,因為它們不同於飼養貓狗。它們有高度的智力,脾性溫和友善,只要滿足到它們的需要,它們會是很好的寵物。大聲鳴叫及用鳥喙破壞物件是它們的天性,當沒有人看管的情況下,它們會大肆破壞。野外的藍黃金剛鸚鵡主要進食水果、堅果、各種棕櫚樹的果實、種子、花朵、嫩芽,以及寄生植物、昆蟲等。每天清晨和傍晚,它們會到河岸食用泥土,原因是他們的食物中很多是未成熟的種子或果實,其中含有毒素,進食泥土不但可以協助排出這些毒素,更可補充礦物質並幫助消化。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藍喉金剛鸚鵡

藍喉金剛鸚鵡(極危)

藍喉金剛鸚鵡是棲息於玻利維亞東部一個名為Los Llanos de Moxos小地區的獨有品種。時至2005年,野外的藍喉金剛鸚鵡相信只剩餘少於200只。它們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為當地及國際鳥類貿易造成的非法偷捕活動,此外牧場發展砍伐了藍喉金剛鸚鵡棲息的樹木。動物園正進行許多的人工繁殖及保育計劃,以拯救藍喉金剛鸚鵡。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金領金剛鸚鵡

金領金剛鸚鵡

金領金剛鸚鵡,屬於混血金剛鸚鵡。體長38釐米。分佈在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阿根廷。食物以水果、種子、核果、嫩芽為主。語言能力較強。繁殖期從12月開始,產卵3—4顆,孵化期25天,羽化期10周。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紫藍金剛鸚鵡

紫藍金剛鸚鵡(易危)

紫藍金剛鸚鵡(學名: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是金剛鸚鵡屬中,以至到鸚形目中體型最大的種,但它們的體重不及新西蘭的鴞鸚鵡。它們獨特的體型、顏色和行為,使其成為金剛鸚鵡屬中最受自然學家注目的品種,不幸的是,寵物飼養者也同樣喜愛紫藍金剛鸚鵡。鳥類貿易的需求對野生鸚鵡的數目造成嚴重的威脅。棲息地的破壞也威脅著紫藍金剛鸚鵡的生存。在亞馬遜雨林,牧草場及水力發電計劃破壞了紫藍金剛鸚鵡的生境。在潘塔納爾,只有5%的無瓣海桑樹適合紫藍金剛鸚鵡築巢的樹洞,幼樹被牲畜吃掉或被火災燒掉。現時,野生的紫藍金剛鸚鵡估計只剩不足3,000只,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緋紅金剛鸚鵡

緋紅金剛鸚鵡

緋紅金剛鸚鵡,又名五彩金剛鸚鵡,產於美洲熱帶地區,是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鸚鵡之一,面部無羽毛,佈滿了條紋,有點像京劇中的花臉臉譜,興奮時可變為紅色。尾極長,屬大型攀禽。食譜由許多果實和花朵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將堅果啄開,用鈍舌吸出果肉。分佈範圍包括墨西哥南部至南美洲,是金剛鸚鵡中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大綠金剛鸚鵡

大綠金剛鸚鵡(瀕危)

大綠金剛鸚鵡生活在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巴拿馬以及尼加拉瓜等地。身體主要為黃綠色,與軍艦金剛鸚鵡很接近,但本種顏色略淺。前額有小片紅色羽毛,臉頰兩側有黑色條紋狀羽毛,飛羽及尾內側羽為橄欖黃,黑色喙,淺黃色虹膜。野外狀態下,主要活動在森林低地、季節性乾燥的地區,喜群居。食物包括水果、堅果、漿果、種子及植物嫩芽。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李爾氏金剛鸚鵡(Joao Quental - Flickr攝)

李爾氏金剛鸚鵡(瀕危)

李爾氏金剛鸚鵡又名青藍金剛鸚鵡或靛藍金剛鸚鵡,是巴西特有的一種大型鸚鵡,通常棲息於有高度的沙岩、溪谷崖壁,或有生長仙人掌、灌木等植物的半乾旱地帶。壽命約30至50年。當它的一個族群需要尋找新棲地時,會先由少數雄鳥擔任“偵查”的任務,若發現有可能的掠食動物,便會以叫聲進行驅趕,李爾氏金剛鸚鵡的聽覺敏銳,能聽到幾英里外的聲音,飛行的時速也將近35英里,主要是為了能成功逃離天敵的獵食。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淺藍綠金剛鸚鵡

淺藍綠金剛鸚鵡(疑似已滅絕)

淺藍綠金剛鸚鵡又名灰綠金剛鸚鵡,是南美洲的一種鸚鵡,最後一次可靠的紀錄已可追溯至1960年代。此品種與紫藍金剛鸚鵡及李爾氏金剛鸚鵡非常相似。在19世紀,因為捕捉活動及生境被破壞,淺藍綠金剛鸚鵡變得非常稀有。於20世紀,只錄得2個可信的野外發現紀錄。1990年代,鳥類學家前往巴拉圭南部考察,但沒有發現任何此品種依然存在的證據。世界上最後一隻已知的淺藍綠金剛鸚鵡在1938年死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動物園,剩下僅存的只有阿根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具風乾標本。

最美的十種金剛鸚鵡,其中兩種已滅絕

古巴紅鸚鵡

古巴紅鸚鵡(已滅絕)

古巴紅鸚鵡(Ara tricolor),又名古巴紅金剛鸚鵡或三色金剛鸚鵡,是原住於古巴及青年島的鸚鵡。於19世紀初期,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棲息地遭到破壞。人們大肆捕捉古巴紅鸚鵡當作食物或者寵物。1849年後來古巴紅鸚鵡數量急劇下降直至滅絕。目前已知共19個古巴紅鸚鵡的標本存世,最後的標本是於1864年在以扎巴特市附近被射殺的。但一份未被確認的紀錄顯示它們生存至1885年被最終滅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