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

棒奔霸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在农村,办酒席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儿子结婚了,要办酒席;女儿出嫁了,要办酒席。盖了房子,要办酒席;房子装修了,要办酒席。儿子考上大学了,要办酒席。可以说,在农村,有各种各样的酒席,酒席无处不在。

那么,在农村办酒席,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人还很高兴呢?

对于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似乎不可理解,但是对于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却很好回答。

城里人会说,客人包了红包后,带上全家去主人家吃饭的话,不是会吃得很多吗?那这样一算的话,主人家岂不是太吃亏了。这就太不理解农村人的真实想法了。

没错,农村人办喜事,要大摆宴席,请客吃饭,往往收到的红包还不足以支持办酒席花的钱。但是农村人办酒席,图的并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一个热闹。客人开开心心地吃,快快乐乐地走,对主人来说,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再一个,农村请客吃饭,主人会下请柬,之后会估计一下会有多少人参加酒席,最后再确定办酒席的桌数,买菜的分量啥的。而绝大多数情况下,主人准备的酒席桌数和菜的分量,要远远满足实际来的客人人数。

原因则很好理解,主人下请柬,有的人家里因为有事,并不一定会来,而有的人却会不请自来。主人准备的酒席桌数和菜的分量要是不够的话,到时候会多么尴尬呀。农村人可是很好面子的,他们才不愿意看到尴尬的一幕。

所以呀,客人带着全家去吃的话,主人会很高兴,这意味着他们准备的菜不会浪费,也意味着自己足够受欢迎和重视。在农村的话,要是两人关系不怎么好的话,客人是不会带全家都去吃饭的,一来会不好意思,二来怕人说闲话。

就拿我那边来说,主人准备的菜,一定是会有剩余的。那么,剩余的菜怎么办呢?倒掉吗?这是不可能的,农村人那么省,压根不舍得浪费。那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我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会信,那就是分给亲朋好友以及客人。

呵呵,在农村办酒席的话,主人不怕你吃得多,就怕你吃得太少,不怕你带的人少,就怕你不带人。

那么,这样的回答,大家还满意吗?

农村生活故事大全


我们这农村办喜事,邻居基本上全家都来了,写了200元钱,热热闹闹的吃了3天,主人发帖子请的,心里自然高兴,喜庆吗。别的地方有啥风俗我不知道,我说说我们这里办喜事是啥样。

比如给儿子结婚,头几天就得请帮忙的,支客的是头,大家都得听他指挥,他让你干什么活你就得干什么活,有往桌上拿酒的,端盘子的,写礼账的,收钱的,大家提前在东家喝一顿酒,干啥听支客的安排好了,等到正日子那会各负其责。

马上给儿子结婚的头一天,杀猪宰羊,远处的亲戚朋友都来了,附近的临居全家都来了,高高兴兴的吃上一天,第二天就是结婚的正日子了,大家继续吃一天,第三天远处的亲戚朋友大部分都走了,东家给这些帮忙的抽席,就是在喝一顿结束酒。

为什么我写了这些与钱没关系的事呢,是为了算账做准备,一般农村普通人礼不太大,有的100元,稍微有点亲戚的200元,这些人写这点钱吃了3天咋算咋合适,比下饭店强多了,主人靠这些人的那点钱有房子都得赔上地,那为什么主人还要办呢?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最亲的人拿钱多,有2000元的,有5000千元的,没有这些人拿钱就得赔死。

话又说回来了,那些写100元,200元的主人为什么么热情接待呢?是这么个原因,农村人讲究人多热闹,好攀比,人来的越多证明自己人缘好,高兴,农村家家都这样,习以为常了。

就这样,农村办喜事,客人写点礼全家都来吃,主人也高兴。


肖为华


去年我本家一个侄子结婚,我随了一百元钱,我与我老伴足足吃了七个酒席。春节后我侄子带媳妇来给拜年,我老伴给他媳妇一百元的拜钱,我侄子说啥也不要。其实农村人就是图个热闹,钱多少不重要。城市人则不然,我家小妹是城里人,给儿子办婚事,随礼一佰元的不记帐,气的我家小弟差点与其断绝关系。农村人也就是图个热闹。


颜6868668


就是要热闹,桌席越多越热闹有人气大气,主家一讲就有面子,

我有一个堂舅舅他母亲过世,自己也是基建公司大老板地方有名气的人,他四兄弟,母亲过世他说一人当事,那三兄弟你们全家只来呷,并且还帮我到处去请客包括外地打工的做生意的,收废品的都请来不收礼,结果连开4天席,每天40多桌,正餐80多桌。总共花了40多万。


长流水中的白石头


我的老家也是在农村,我们这儿一样,遇上有喜事的时候,大部分也就随个200元钱,有年龄大点的就随一百元,随五十的也有,尤其是赶上礼拜天,那真是全家出动,有的都带上自己的孙子外甥,一大家子来吃饭,但是,喜主还是很高兴的,现在都不差那一百二百的,主要的是看人场,我们这有个坏习惯,可能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当你来喜主家吃饭帮忙时,会有人专门看你家来了多少人,当他家有事的时候,他家就去多少人,弄得太现实了,不过也说明了,随钱多少无所谓,主要的是看看你来了多少人,来的越多,越高兴越给他面子,这也是他们最为看重点。

不过我从心理上老感觉别扭,哎,还得找人专门盯着记下多少人,多多少少少了些人情味。

现在人是最重要的,你光随了钱,人不去,当你有事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光收到钱,别人也不会来的,当别人有事的时候还是积极的去参加吧,哪怕请假,不上班也要尽量去吧,别到你有事的时候,连个帮忙的都没有。

说到这我就说说我们村一个真实的事,这户人家在家里从来不帮忙,不论你家是喜事还是白事,他都一律不参加,也就光随个钱,有一次,他的孩子结婚,结果响门那天一个人都没有来帮忙的,你知道他是怎么办的么,我想一般正常人办不出来这事,他挨家挨户给人家磕头,求人家来帮忙,太丢人了!!谁让你平时不去给人家帮忙。

有一句老话说的很对,狗改不了吃屎,说的很对,当他孩子的事办过之后,别人家有事他们家还是依然的不去帮忙,这样的人,就不能给她们发善心,等他再有事的时候,你就是再磕头估计也没人去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吧。





泥人梦


在农村,宴请是很常见的。儿子出嫁,必宴请;女儿出嫁,必宴请。建房要设筵席,装修房屋要设筵席。我儿子已经被大学录取了。他必须举行宴会。可以说,在农村,各种宴会比比皆是。

在农村,举行婚礼时,客人只需付200元作为礼物,但全家都可以吃。为什么主人很高兴?

这应该是老一辈人的习惯。像我父亲那一代,亲戚请我们家吃饭时,我父亲会给我们100元钱吃。我们家有喜事,他们也给100元吃。他们不需要支付超过100元的费用。这只是一个想法,通常是101或108。然后全家人都会吃,他们很开心。

但在我这一代人中,我的同学或朋友都是100多年前的人,现在都有200多人了,这不是很熟悉。我妈妈说有这么多的海豹,但似乎如果你不封200只,你就不能带走它们。全是心理学!

此外,在农村举行婚礼时,要设宴请客。通常,他们收到的红包不足以支付宴会上的花费。但农村人办酒席,不是挣多少钱,而是热闹。主人吃得开心,走得开心,是最幸福的事

如果客人带全家去吃饭,主人会非常高兴,这意味着他们准备的菜不会浪费,他们也会受到足够的欢迎和重视。在农村,如果两人关系不太好,客人不会带全家去吃饭,一个会尴尬,一个会怕八卦。这些照片是在网上安排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般


陕西多年前农村随礼每家是十块,也是全家八口人一起上,后来慢慢的涨到50,100了,现在都是100-200,这是多年以来的习俗,每家过红白喜事都有个四五十桌以上的宾客,去镇上买一车肉菜,回来请来厨师,自家人帮着洗菜切菜好不热闹。


无力挽留z


这很正常不过的事啊!我老家也是这样的呀!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吃喜酒,那简直是孩子们的节日。

这种方式是有传统的。每家办喜事都要请一下,请的都是同一个村子里的,每家都是全家去,平时吵架干仗的也得去。其他村的按邀请参加,邀请的对象是有讲究的,有需要还礼的,有重要客人的,也有新朋友的。

同村人吃喜酒所掏的礼金不多,属于礼尚往来的,还礼而已。你要是不去吃这喜酒,主人家才生气呢。那是比深仇大恨还重的仇恨。

掏多少礼金是有讲究的,每年都不一样,物价不同啊!老一辈的人要在一起议论,讨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数字。数字大了,主人开心,但有些人家不开心。数字小了,主人不开心。所以这个礼金不是你想交多少就多少那么简单。

农村的礼金是一个大学问


三木黄


答: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喜事多,一般都随礼200,摆酒一般在农村里,不去街上酒馆里。全家人都去,主人还是很高兴的原因,一,这是好事,人越多越热闹,人多代表亲戚朋友多,不在意亏本,如做房子摆酒人多,人多代表蒸蒸日上,做寿摆酒人多,人多代表人气旺为福,人多代表喜气多,说明主人懂得做人,好客,在农村代表福气多等,二,农村摆酒都是自己动手自己吃,不会到大洒店去吃,炒菜者都是亲戚或邻居中有名气者,不要钱,属于帮忙,自愿的,以后互相帮助,都很乐意,这种风俗代代相传,一般红好事(属于高兴的事,如做寿等)为吃四顿或六顿,白好事(属于悲哀的事,如某人去世等)为吃三顿或五顿,意为好事成双,白好事逢单,由于蔬菜鸡鸭鹅等都是主人家自养,几顿酒加起来也没有酒馆一顿贵,较便宜又实惠。三,人越多接礼越多。一家人全来,并不意味着只送二百,一般一个人代表一户人家,这是农村的规矩。如一个老人带来了几个孙子来喝酒,这几个孙子就代表几户人,他们的父母打工去了,由他们代替,老人要包几个红包,你想想,一个孩子能吃多少,红包照样两百,所以一般讲,人越多,除去开支赚的也多,怎么不会高兴呢?四,这是一种礼尚往来。今年你一家人全去他家喝酒,过两年他一家人到你家喝酒,你送的是两百,他也是送两百,扯平了,农村人讲究越走越亲,他们来了你家喝酒,以后你也可以到他们家喝酒,多亲热!……。

农村就是这样,喜欢红红火火,人山人海,但由于地域不同,风俗千奇百怪,百花齐放,个人之见,错处望谅!



黄罗汉


农村办喜事时,客人随礼200元全家都去吃,为何主家还很高兴?这样一顿操作,客人还是真赚了,200元一家人,四个人还是五个人都去?这一家人可以围半桌子了,我认为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吧。


如果是很亲近的亲戚一家人去有可能,但是不可能只给200元,一般农村喜事,很亲的亲戚送礼500,600元的都有,还有1000~3000元不等的,这样的话还是说的过去的,来一家人,不一定全部上坐,是吧,大家图个高兴也热闹一些,主家还是很热情高兴的。

如果说是一般的宾客,送200元是常规礼金,但是全家都去,这有点太不顾颜面了吧。这种情况多半是湾里的邻居关系,你来我往的,但是一家人来的,也是怕吃亏,喜欢占小便宜的。


我办喜事就碰到一次,请一个邻居的叔辈过来帮忙,也不算很亲,是前三辈是亲人,他也送礼了100元,我们当地邻居这样的都是送100元的礼金,这还是涨价了的,原来是60元就可吃酒席的。后来开席的时候,这个叔叔家的老婆带着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一起过来吃饭,小孩都十岁多了,都还要上桌,这样他家就有五个人来吃酒席了,这也没什么,但是小孩子们不懂事,在酒席上乱吃一顿,搞得同桌的宾客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小孩爱喝饮料,都拿到自己身边狂喝,我们看到也不知道怎么说,最后走的时候,小孩还带了两个肉菜走,真是没办法,我们能怎么说呢?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