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购买图书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人生如诗14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购买图书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这个问题,又让我想起过往的那些年代。

我国图书市场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图书的价格也不断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中学大学,自己没有收入来源,只是个消费者,购买图书主要还是对自己学业有帮助的课外书,包括课程辅导资料、文学书籍等。


那些年,国家已实行了改革开放,农村土地已下放,实行包产到户,物质生活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丰富了不少。由于生产纸张的竹木等原材料价格低,电脑还很少,更没出现电子书,纸质图书绝大部分都是铅印,成本比较低,普遍都比较便宜。

记得我1982年买过一本《新华词典》,有3公分左右厚,大开本的,是放牛时在山上摘金银花卖了,花2.5元买的,这本词典一直伴随我三十多年,至今还在,看上去已经很陈旧了。到本世纪初,大体同样内容的词典通过电脑排版技术排版彩印的,要好几十块钱。八十年代中期我上高中那阵,食堂里的回锅肉才0.3元一份,小菜0.05元一份,现在同样分量的肉和菜,一般要卖十几元、几元,翻了几十上百倍。

九十年代的物价大约比八十年代翻了几倍至十几倍。再后来,随着物价飞涨,原材料成本也上涨得厉害,生产纸张、图书印刷的成本大幅上扬,还有编辑图书的审稿、编辑费、相关人工费上涨,所以图书价格随着水涨船高,自然也标得很高。


本人参加工作后,九十年代中后期,图书价格相对于那些年的工资,还能够接受,所以先后买了不少文学方面的书籍,一般都是几块钱一本的。到了本世纪初,电脑、手机都用上了,工作、学习需要的工具书基本上可以不用买了,相关资料网上都可以找到。想看的书可以在本单位图书室或地方图书馆借阅,也就很少买书了。


那些年本人就订阅过《诗刊》、《星星诗刊》、《名作欣赏》等文学期刊。买书的话,利用出差机会,光顾过一些旧书滩,看到感兴趣的图书也买过一些,因是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价格便宜。自然也买过一些新版而价格不太贵的书,回家仔细一看,错别字不少,原来是盗版书,真是便宜无好货,后来就不买那种盗版书了。近些年更是少买书了,图书馆借阅是常用的办法。
我还是一直钟爱纸质书,可能是阅读习惯使然,电脑上或手机上看书太费眼神,没有看纸质书的那种感觉。


阿山的诗和远方


这个问题,引起我对(这两个阶段,

不,其实是连续的一个时期)生活中的文化领域的回顾——

记得从我入学以来,读书几乎伴随了我的一生 。入学后,正逢饥饿年头,小人书比三顿饭还有吸引力,小朋友们看完就扔的我都收藏起来。捡一个旧箱子,塞的满满的。小学时班主任徐子敬老师是兼管图书的,我经常从他那里借到大书,什么《走向胜利》、《走向新岸》、《保卫延安》……都是那时候就读过的。因为书是借的,所以每本书必须一口气读完,常常连夜阅读,甚至通宵达旦。

借书不易,后来有点钱就买一本,那时新华书店也不贵。

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凭值钱了,是人都能出书。出版业要吃饭,又想发财,书的价格涨起来了。各种莫名其妙的书满天飞。我曾收到成摞的出版物,冠名是在北京参加文学论坛的朋友,自出的文集。让我帮忙销售。名不经传,我售给谁呀?自掏腰包,象征性的寄几个钱了事。

我有部分小作品被收在名家名著集里里,也收到一摞相关出版物让我自售。我带着被绑架的心情,都给要好的朋友分享了。

这个时期我倒很少买书。

本世纪初,新华书店和大超市的图书专柜很冷清,但书价特别贵。一本小册子动辄几十上百元,长年不卖也不减价。但是,我大孙子的书柜都赛得满满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外各类名著,一套一套的。还不断向我儿子要钱,说学校规定还要买什么什么“必读”。

哦,鸡鹅鸭不撒尿,各有各的道道呀。

更奇怪的是我小区门口常常有人摆出几十米长的一溜书摊,但成天无人问津。我眼馋,发现那上面都是新书。我以前朝思暮想而很难得到的好书几乎应有尽有,居然还有四大名著合订本。我看在眼里,爱在心里,问问多少钱?老板见问,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像谒见上帝一样走过来:

“您稍候!”飞快地把书拿到电子秤上一磅,“23块5,您给20吧!”

啊?这是卖废纸的价钱啊!我不知道是喜,是惊,还是悲哀。

这时,老伴过来,拉了我就要走,“盗版的,我们不买。”

这时,我一阵揪心的痛,这一整件事,是对写书人,读书人,卖书人的莫大的侮辱呀!

啊!我的酷爱,我的一生引以为豪的身份,就沦落到这种地步吗?

虽然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买下了这本书,但一直到现在,我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我这算是什么呢?是读书人的本能,还是与这不正常的现象的抗争?是对卖书人的支持,还是对家人蔑视读书的罪孽的救赎?

可是,回头看看,社会在前进,电子业在突飞猛进,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快节奏的生活不留空余时间让你慢条斯理读书。不要说读书,就看现在有多少文学样式都在为快捷的鸡汤文学让路;抖音等直观的视觉音像媒体的兴起,大有让纸质媒体前途堪忧之势,读书的对象和方式都势必要扭转一下了。

看到这一切,我常常逼问自己:你想改变什么,你能改变什么?你必须改变点什么了吧!











安东佚夫


我是六十年代末开始参加工作的,但记得1974年买了第一本书《诸葛亮集》,还有药性歌括、汤头歌诀等书。因为喜欢画画八十年代首先买的是绘画方面的书,后来买了《三国演义》,那已经是85年后的事儿了,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买的书最多,同时也注意到所需和出版社,书籍多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的出版物。

再往后除了手头需要的书,基本上很少买书了,一方面是到图书馆借阅,一方面在网上查阅。




人生如诗14


去逛旧书摊,一眼就能分辨出书本出版的时期。

八九十年代的图书,就如当时人的思想一样单纯,封面都很朴素,往往就是书名+作者+出版社,给人以文化的感觉。

现在的书,封面华丽花哨,恨不得封面的每一块空地都要用上,进入书店仿如去到服装店,炫目却很难有品位。


八九十年代的书,文字大小几乎是固定的,阅读起来眼睛很享受,宛若雨后的风景,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

现在的书,要么为了利润节省纸张,把字排版得异常小;要么要把内容少的变成一本书,又把字放得很大、或配上图片,很是碍眼。


八九十年代出一本书不容易,因而排版、校对都非常细心,有些名著还会附上勘误表、人物关系表,序言和后记充满着谦虚。

现在的书,复制粘贴就行了,不去考虑读者如何,更少有校对。


时代变迁,新瓶装旧酒,可还是旧瓶有味道——耐看!


南山刘向雄


简单点说,个人以为从前的书多是平装的,很少精装的!价格低,但印刷质量、校对等等并不差!现在的书精装的很多,甚至有彩版胶印的,比以前的书漂亮了不少!价格也贵了。而且盗版书也挺多的。书籍品种、数量远远比以前更多!





102705716761五福


80年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书的质量也很实在。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等为代表出了很多古典文学的好书。当时的印刷量也是很惊人的。90年代商业化比较严重了。出的书质量参差不齐了。80年代影响还是有一些。2000年以后畅销书除外的一般书籍印刷量过万的很少。外译的书质量上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的。


刘良27


因为喜欢画画八十年代首先买的是绘画方面的书,后来买了《三国演义》,那已经是85年后的事儿了,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买的书最多,同时也注意到所需和出版社,书籍多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的出版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