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扶貧車間全面復產 家門口務工收入不菲

南召縣:扶貧車間全面復產 家門口務工收入不菲

“務工不用東奔西走,家門口就有好工作。村裡扶貧就業車間復工三四天了,我每天來車間上班,活兒很輕鬆,收入很穩定。我們加工生產的羊絨被、羊絨枕頭全部出口到國外,產品供不應求。我在這裡務工收入有保障,翻身脫貧後,再不怕返貧受苦啦。”楊振秀操作著數控機床自豪地說。

3月22日,在南召縣崔莊鄉草廟村扶貧就業車間裡,記者看到貧困群眾楊振秀正在操作著數控車床,自動絎縫機按照車床上電腦顯示屏上的圖案,行雲流水般快速地在潔白的被面上縫製出細密的針腳,一分鐘時間,一床羊絨被胎和被面完美、結實地縫製在一起。

楊振秀是南召縣崔莊鄉草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4口人,因學因病致貧,經濟十分拮据。本人患有冠心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長期慢性病,丈夫也患上高血壓、胰腺炎、腰椎間盤突出多種疾病,夫妻倆經常看病吃藥、住院治療,每月平均藥費1000多元。一雙兒女正在義務教育階段讀書就學,家庭負擔十分沉重。

南召縣:扶貧車間全面復產 家門口務工收入不菲

車間建到村頭,就業脫貧不愁。2019年7月河南天蟬實業有限公司入駐南召縣崔莊鄉草廟村扶貧就業車間,投資1000萬元生產加工羊絨被。楊振秀第一個報名參加技能培訓,熟練地掌握了數控機床操作技術,企業採取“底薪+計件”的薪酬辦法,平均每天收入100元左右。依靠她在扶貧就業車間務工增收,2019年順利實現脫貧。

“復產復工這幾天,我們正在組織工人抓緊時間加工生產羊絨被,迪拜這筆訂單價值600多萬元的3000條、6000公斤的羊絨被,3月25日要從這裡發貨,29日要到青島港口裝貨上船,漂洋過海月底要運送到客戶手裡。”天蟬公司經理王鐵鑫說,“我們的產品全部銷往海外,主要有俄羅斯、日本、迪拜、越南、馬來西亞、南非等國家。目前,有俄羅斯、迪拜、日本、南非4個國家的訂單,訂單供貨約23000公斤羊絨被,需要3個月完成生產任務。我們企業效益好了,貧困群眾的收入也會逐步增加,幸福的生活會越過越好!”

南召縣:扶貧車間全面復產 家門口務工收入不菲

與崔莊鄉草廟村相鄰的馬良村扶貧就業車間裡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在車間的北頭,貧困戶邢明雷正在和2名員工粘貼電商產品發貨標籤,他面前整齊地擺放著包裝好的葛根、山茱萸、香菇、花生、蒲公英等農副產品,當日發貨的這些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在車間的中間,6個群眾圍著一張長條桌,正在認真分揀、裝袋、稱量葛根產品。

40歲的邢明雷是馬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早些年在天津市建築工地務工。2015年馬良村兩委引進河南稻穀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邢明雷返鄉迴流,進入河南稻穀田公司從事香菇種植管理,月收入近3000元,2019年務工收入28000元。今年1月28日開始,邢明雷就在香菇種植基地忙碌起來,拌料、接種、翻袋、注水、採摘鮮菇,天天都有活幹,每天平均收入100元。

“我家6口人,上有一雙年邁的父母,下有一對年幼的兒女,在家門口就業務工,既能贍養年邁的父母,又能照顧孩子上學,收入相對穩定,致富有保障。我已經在稻穀田公司幹了4年,感謝企業帶動我脫貧致富。”邢明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十分滿意地說。


南召縣:扶貧車間全面復產 家門口務工收入不菲

河南稻穀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秉承“發展經濟、壯大產業、帶富鄉鄰”的理念,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與當地群眾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吸納馬良村及周邊4個村300餘戶群眾到企業長期或季節性務工,與42戶貧困群眾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讓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年人均務工收入6000元。其中,馬良村18戶貧困戶在河南稻穀田公司務工,從事香菇種植、苗圃管理、電商銷售,年人均收入10000元左右。

2017年以來南召縣投入7100萬元建成136個扶貧就業車間,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主要經營來料加工、服裝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吸納2000餘名貧困群眾進入扶貧就業車間務工,從事服裝、鞋業、熱敏紙、數據線、假髮、水產養殖、中藥材、香菇精深加工等,確保貧困人口實現持續、穩定增收。截止目前,南召縣有105個扶貧就業車間復產復工,安置1455人就業,其中就近安置貧困群眾555人。(河南法制報記者 王海鋒 通訊員 廖濤 王修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