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更愛衛子夫,還是更愛陳阿嬌?

愛情心理話


漢武帝更愛衛子夫還是更愛陳阿嬌?

  漢武帝無疑是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不過呢,要說起他的三宮六院,說起愛誰這事,其實也是矮子裡面拔將軍,就我個人感覺,他最愛的,不是衛子夫,也不是陳阿嬌,當然也不是什麼李夫人王夫人,他最愛的,永遠是自已。他封禪時曾經說過一句真心話:“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躧耳!”在他眼裡,女人們嘛,不過都是鞋子,區別就在於是新的還是舊的。

  當然了,如果排除他自己,在衛子夫和陳阿嬌裡面選一個,那不用說,肯定是衛子夫了。 (網絡參考圖)

  阿嬌本名是什麼,已經沒人知道了,既然都定她這個陳氏為阿嬌,那就阿嬌吧。據說劉徹被立為太子,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出了大力氣,有些書是把她當作決定性的力量來寫,認為沒有館陶公主就沒有後來劉徹登基。這個怎麼說呢,館陶在劉徹被立為太子之事上,出了力氣肯定是真的,但她有沒有左右景帝的心思,那不好確定,能夠確定的就是當劉徹成功被立為太子之後,阿嬌成了太子妃,後來劉徹登上帝位,阿嬌被立為皇后。阿嬌是不是曾經被劉徹愛過呢?個人感覺吧,愛這種東西,在他們之間未必有過。喜歡可能有,要不然也不會有一個“金屋藏嬌”,少年時期的男人,對長相貌美驕縱任性的姑娘,總是會有一些特別的感覺的,只是上升到了愛吧?未必。劉徹建元元年就想廢后,太皇太后竇氏薨時他又想廢后,只是因為王太后勸阻,他才暫時放下了這個念頭。陳皇后沒名字,史書也沒有她有寵有幸的記錄,甚至是她的死亡時間都沒有,在材料較全的《史記》裡,陳皇后,相較於其他人而言,幾乎就是透明的。這樣的女人,想必是不會愛的吧,要不然怎麼老是想著廢了廢了呢?

  衛子夫呢?相對於阿嬌來說,要受寵得多。咱們當然都清楚,在衛子夫和江山皇權之間,劉徹肯定選江山,但不能否定,他對衛子夫曾經真的是愛過。一個帝王能做的,其實很有限,咱們不能抬槓,說愛她還三宮六院,愛她還怎麼怎麼的,沒辦法,他丈夫的身份之前,還是天下之君。

  衛子夫的發跡,簡直就是一部傳奇。她出身寒微,沒有後臺,要說起初就拿她來和陳氏鬥,其實不太現實,那會兒衛青和霍去病都還沒顯神威呢。

  史書裡關於衛子夫的內容,有許多是寫她得寵的,比如說獨說(悅)衛子夫;衛子夫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天下歌之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什麼大幸有寵的記錄很多的,衛子夫有三女一子,算是相當了不得的了。

  當然了,衛青和霍去病特別地長臉,替漢武帝開疆拓土,打得匈奴人滿地找牙,大長漢家威風,但作為外戚,漢武帝對衛家諸人的封賞,也是相當大方的,而這其中,不可能沒有衛子夫的原因。

  衛子夫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雖說她晚年與皇帝之間因為太子劉據的事情,鬧得很崩,她也因此而自殺身亡。雖然漢武帝收了璽綬,但是最後那一道廢后詔書並沒有補發,也就是說按程序,衛子夫並不是廢后,她死後有一個諡號“思”,而這個諡號,又從旁證明了衛子夫不是廢后——廢后是沒有諡號的。漢武帝晚年失妻喪子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天只吃一頓飯,不聽音樂,提到巫蠱就轉到未央椒房,在他的心裡,想必還是對自殺的老妻,心懷內疚的。如果沒有愛過,也就沒有必要了吧。

帝王的愛,難得。


葉之秋


很有意思的話題,漢武帝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在位之時讓中國的領土擴大了兩倍有餘。除了讓人稱道的政績,漢武帝最為後人惦記的就是他和五個后妃之間的傳奇故事。

關於漢武帝更愛衛子夫還是更愛陳阿嬌?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很難回答,在漢武帝50多年的皇帝生涯中,先後寵愛過的女人應該有5個。皇后陳阿嬌、衛皇后衛子夫、齊懷王之母王夫人、李夫人以及昭帝之母勾弋夫人。在這些人中其實很難選擇出誰是漢武帝最愛之人,她們在不同時期都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而身為一個帝王是不可能在這些女子身上傾注太多的時間的,因此筆者認為漢武帝並無最愛之人,或者說每個女子在不同時期都是他的最愛。


但是如果非要在衛子夫和陳阿嬌中選一個的話,我覺的還是他愛衛子夫多一些?


衛子夫是歌女出生,她的年紀和漢武帝是差不多的,據考證:皇太子劉據出生之時她剛好入宮十一年,年將而立。在漢武帝剛得到她的時候,衛子夫是極為受寵的,在他看來,他愛的人應該全世界都高看。所以衛青也跟著特殊恩寵,讓百官見了衛青都作揖下拜,人人在衛氏面前恭敬謙卑。但是太子劉據出生過後,漢武帝中年得子的興奮感就過去了,對衛子夫漸漸失去興趣,他立馬被那些燦若朝霞的更年輕的女孩兒吸引,比如王夫人。

陳阿嬌則是漢武帝姑姑的女兒,仔細算起來她是漢武帝的表姐。景帝離世之後,遇梁王奪位。當初劉徹還是中宮太子,陳阿嬌的母親長公主就扶了劉徹一把,讓他順利的坐上了皇位。 而他與陳阿嬌可是青梅竹馬。據說幼年的時,其祖母竇太后問他長大要娶一個什麼樣的媳婦,他言要娶表姐阿嬌為妻併為阿嬌蓋一座金屋子,自此有了金屋藏嬌一戲言。是的,他對於陳阿嬌的寵愛,來自於年幼時的諾言,是對陳阿嬌母親出手幫助的一種回饋。對於陳阿嬌,筆者認為他根本沒有太多的愛。

因此在出了巫蠱之事後,在元光五年,陳阿嬌皇后之位就被廢除了,此後陳阿嬌退居長門宮。雖然看起來陳阿嬌的結局比衛子夫好一些,但是從愛情上來說,漢武帝應該是更愛衛子夫的。

表面上看漢武帝經常會為一個女人衝瘋了頭,但事實上他是極度的自私的,這樣的人哪有情愛可言呢?他給衛子夫以及家族那麼多物質和榮耀,只是顯示他擁有權力的姿態。他愛你時想給心愛的人什麼就給她什麼,當他不再愛了,他就把送出的東西一再剝奪。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愛,也不是真正的愛。


彈指千年


漢武帝是中國君王中很成功的一位。但這只是針對地王標準。作為一個男人,漢武帝可是很絕情的。

他可以為了皇帝之位,說出金屋藏嬌這樣的甜言蜜語。同樣也會因為衛子夫的年老色衰,將之棄之如草芥。所以問題中所說的漢武帝更愛衛子夫還是陳阿嬌?這個問題本身就很難成立,或者說漢武帝更愛的是自己。

這一點在漢武帝的李夫人之死中體現的尤為明顯,當你夫人病重,竟然以自己面容不佳為由,不見漢武帝。可見漢武帝愛的也並不是李夫人本人,而是其姣好的面容。

而在對待這件事鉤弋夫人這件事上,漢武帝更顯示出了自己的帝王之術,或者說的更準確一些,就是帝王無情。為了避免自己死後,年輕且貌美的鉤弋夫人會霍亂朝綱,漢武帝乾脆超將其刺死。

與此相對應,晚清的咸豐皇帝,似乎比漢武帝更加有感情。因為在素順勸說咸豐以鉤弋夫人為前車之鑑,賜死慈禧時,咸豐皇帝卻猶豫了,或許在咸豐皇帝的心中,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不忍痛下殺手。

因為無情,讓漢武帝成為了千古明君。因為有情,讓咸豐皇帝葬送了清朝,連帶自己也成了昏君的代表。可悲,可嘆,有意思的是很多純情少女,在言情穿越小說的影響下,還想象著自己穿越成為皇后貴妃。不知道,假如真有穿越的那一天,面對帝王之無情,她們會作何感想?


船伕


漢武帝與陳阿嬌是父母之命,不是因愛而成婚。漢武帝對衛子夫是一見鍾情。所以漢武帝更愛衛子夫。

不可否認,3歲的漢武帝曾經說過:“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藏之。 ”



那時候,漢武帝還不知道什麼是媳婦。可是阿嬌的母親大長公主相信了,於是她與漢武帝的母親一起促成了這對錶兄妹的親事。

劉嫖極力把女婿劉徹推向太子寶座,這樣的話,阿嬌就是太子妃,就是皇后。

劉徹登基以後,立阿嬌為皇后,給阿嬌建立了一座金房子。

此時,漢武帝還沒有親政,竇太后掌握大權,他是愛阿嬌的。



阿嬌個性霸道,劉徹是一代帝王,諡號為武,他絕對是一個強硬,固執的人。阿嬌和劉徹兩強相爭,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更重要的是,阿嬌不生育,而且醋妒成性,為人狠辣。



她對衛子夫做的一切,令劉徹憤怒,徹底斷送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劉徹在姐姐家裡對衛子夫一見鍾情,衛子夫在〔尚衣的軒車中得到初幸〕。當天晚上漢武帝就將衛子夫帶進皇宮。

一年後,衛子夫被封為夫人,而後十年,衛子夫深得寵愛,繼“尊寵日隆”後,史書又接連用“大幸”、“有寵”形容她。衛子夫先後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男。並被冊封為皇后。



漢武帝因為寵衛子夫,而給了衛家極度的顯貴。衛子夫大姐嫁給太僕公孫賀為妻,公孫賀亦因此更受親信;二姐衛少兒因與陳掌有私,漢武帝便召見陳掌使其顯貴;公孫敖因與衛家親近而受益;弟弟衛青升為大中大夫,外甥霍去病也受到重用。

漢武帝對衛子夫是愛的,後來衛子夫年老色衰,漢武帝對她是尊重的。


潤楊閬苑


都只是匆匆過客,後來不是迷上了李夫人嗎,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相信漢武帝不死的話,以後還是會有很多的傾城又傾國的“李夫人”。


長長鼻子的蘑菇小象


衛子夫畢竟愛過四十多年了!大半輩子了!阿嬌只有不到十年!後期還全是忍耐


帝子乘風2


一首秦皇漢武的詩句讓後世無數人把漢武帝放在了和秦始皇同樣的高度上面,漢武帝作為一代雄主,不僅在軍事武功方面表現優越,在情感方面也是比較專一獨特的,但從漢武帝這個朝代上面流傳出來的金屋藏嬌卻使得漢武帝背上了好色的一面,那對比後面的衛子夫,漢武帝到底是更愛陳阿嬌還是衛子夫呢?



漢武帝小時候流傳出來的金屋藏嬌使得他蒙上了一層好色的迷霧。 小時候的劉徹本來不是太子的,漢景帝也不是那麼重視他,已經立下了太子之位,可是隨著劉徹的長大,他的智慧也越來越展現出來。


再加上漢故太子的無故病死使得劉徹坐上了太子之位。劉徹在成為太子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而是給自己喜歡的女孩修築了一座鑲嵌黃金的屋子,讓陳阿嬌居住生活在裡面,這件事情被當時的王太后知道以後就把劉徹叫了過來,原以為會捱罵的劉徹卻被表揚了,因為王太后和漢景帝他們同屬於黃老學派,他們重視人倫物理,認為天地自然產生萬物,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天性發展,而劉徹的這個舉動恰恰就是按照自己的天性發展,劉徹的無意舉動卻把自己的天性毫不掩飾的展示了出來。


因為漢朝前期的皇帝最不喜歡看到的就是虛偽,因為劉徹的真實使得他坐上了後面的皇帝之位,所以說一定程度上面陳阿嬌是劉徹在那個時候謀取太子之位的一個重要手段,而非後世人們所說的初戀或者真愛,只不過是劉徹上位的一個依據罷了。 公主家中一相遇,一見子夫誤終生。

漢武帝和衛子夫才是一對真愛,從他們的相遇來看都是一次偶然,不僅符合後世的戀愛觀念,而且和古代愛情觀念貼合,劉徹是在長公主家裡看見美麗動人的衛子夫的,他當時一看見就心動了,但是他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去強迫衛子夫嫁給他,而是慢慢的追求,去打動她。



最後獲得了成功。 因為喜歡衛子夫,連帶著她的兒子也被立為了太子,這就是愛屋及烏的最好表現了。所以綜合分析來看還是更喜歡衛子夫更多一點。


人皆可為舜禹


漢武帝愛江山更愛美人,不同的時間段他愛不同的美人,陳阿嬌和衛子夫他都愛過,相比較而言愛衛子夫的時間比愛陳阿嬌的時間長。漢武帝通過跟表妹陳阿嬌的聯姻,取得了姑姑的支持,坐穩了帝位,很長一段時間內漢武帝跟阿嬌是相愛的,可以用“夫唱婦隨”來形容。不過陳阿嬌恃寵而嬌,又無法生育子女,故衛子夫後來居上,奪走了漢武帝的感情。阿嬌最終被剝奪皇后之位,在冷宮中度過了後半生。

衛子夫不僅美麗,還十分賢惠,生育能力也不弱,她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都成長為帝國雄鷹。衛子夫受寵數十年而不失寵,除了她自己賢惠外,跟衛青、霍去病也有極大關係。漢武帝的主要敵人是匈奴,而擊敗匈奴的兩位將軍主要是衛青、霍去病,外人可以不信任,但是衛青、霍去病這樣的自己人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衛子夫、衛青、霍去病組成鐵三角,獲得了漢武帝的信任與恩寵。當衛青、霍去病去世後,衛子夫獨木難支,加上年老色衰,也就漸漸失去了漢武帝的恩寵。

衛子夫身駐漢宮凡49年,其中當皇后的時間有38年。衛皇后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衛子夫一生恭謹克己,盡心盡力執掌宮掖數十載,令其夫漢武帝得無擾於省中瑣事,為開創漢武盛世減輕了負擔。衛子夫年老色衰後,漢武帝將情愛轉移給了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趙婕妤;但是衛子夫的皇后之位依然堅如磐石,後宮中的大小事務皆決斷於衛子夫。

巫蠱之案的興起,其實就是漢武帝剪除衛氏外戚的一種手段,畢竟衛子夫當皇后38年,不少衛氏宗親成為皇親國戚,勢力極大。在漢武帝看來,剪除衛氏外戚勢在必行,但是他並沒有想誅殺衛皇后與太子劉據。江充等小人擴大了漢武帝的巫蠱之案範圍,最終衛皇后自盡而死,太子劉據起兵被殺。漢武帝冷靜下來後,誅殺了江充、劉屈氂等人,建思子臺懷念太子劉據,給衛子夫諡號孝武思皇后!


大秦鐵鷹劍士


陳阿嬌是漢武帝第一任皇后,金屋藏嬌便是因她而來。

衛子夫是漢武帝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任皇后,她是大將軍衛青的姐姐。

那麼漢武帝到底最愛哪一個呢?其實他最愛的還是他自己。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上位的重要託手。

作為漢景帝第九個兒子,漢武帝劉徹壓根就沒有繼承權。他前面排著那麼多哥哥在等著太子的位置。而且那個時候漢景帝是有太子的,太子劉榮的表現雖說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也還算規矩。

那麼漢武帝到底是怎麼上位的呢?這件事我認為要多虧了陳阿嬌。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表姐,她是館陶公主劉嫖的親閨女。

劉嫖是何等人物?他是漢景帝的親姐姐,是竇太后的長公主。所以劉嫖在漢景帝時期的身份地位是非常高的。

劉嫖早年喪夫,自己拖家帶口帶著兒子女兒過日子,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兒女們能夠世代享受榮華富貴,劉嫖必須要為自己的孩子們做打算。

漢景帝時期劉嫖在皇帝太后面前,那都是說得上話的人物。所以劉嫖利用自己的身份,便想要跟太子劉榮拉關係,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

這件事劉榮估計是問題不大,但是他那個事兒逼的媽慄姬居然瞧不起劉嫖,甚至認為劉嫖在高攀自己的兒子。她可不知道劉嫖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大。

劉嫖懷恨在心,正是無處發洩的時候,漢武帝的老媽王娡卻笑呵呵地跟劉嫖牽手成功。王娡將早先就教的話讓三歲的漢武帝熟記於心。

隨後當著劉嫖的面問漢武帝,願不願意娶陳阿嬌表姐做老婆,漢武帝當時連老婆是什麼都不知道,就按照老媽的安排說,如果能夠娶表姐做老婆,那將來一定要用金子建造一座房子給表姐住,這不就是冷宮嗎?

結果在劉嫖的努力之下,漢景帝將劉榮的太子給廢了,改立漢武帝劉徹為太子,這才有了後來的漢武大帝。

劉徹上位以後,並沒有辜負陳阿嬌和劉嫖。按照約定將陳阿嬌立為皇后,那麼漢武帝到底愛不愛自己的這位表姐呢?當然是愛的,畢竟她是漢武帝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好夥伴,而且那個時候竇太后還活著,劉嫖還有相當高的地位,他敢不愛嗎?

衛子夫是漢武帝執掌大權的重要契機。

漢武帝前期,可以說是面臨著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外戚危機。很多人認為呂后時期外戚干政比較嚴重,其實呂后那算不上什麼外戚干政。

因為呂后本人相當於皇帝,這些外戚對呂后那是言聽計從,不會出現外戚凌駕於執政者的危機。

漢武帝時期可就不同了,他不僅有奶奶竇太后的外戚在,而且他老媽王太后的外戚也逐漸登場。這些外戚幾乎將朝中大全都攬去了,而且前赴後繼,對漢武帝來說是非常大的困擾。

這皇帝當著可真沒意思,漢武帝心裡想著,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他忽然發現,只有手裡掌握了軍權,那才是真正掌握了皇權。

這個想法的確不錯,漢武帝為了掌握軍權,主動開始了對匈奴的征討,這也是大漢朝開國七十年以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漢武帝取消和親的政策,其實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牢牢掌握權力。光有原來的那些武將還是不夠的,漢武帝必須要培養一批屬於自己的心腹。

於是衛青和霍去病就相繼登場了。衛青是誰?衛子夫的親弟弟,霍去病又是誰?衛青的外甥,這兩位幾乎承載了漢武帝時期所有的榮耀與光輝,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衛子夫的上位,可不是隨隨便便的。

衛子夫本來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宮女,天上掉塊餡餅也不可能砸中她,所以這裡面的權力紛爭是十分重要的。漢武帝娶衛子夫做皇后,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衛子夫比較賢惠,另一方面還是因為衛子夫背後的力量。

那麼漢武帝到底愛不愛衛子夫呢?我認為是相當愛的,至少比愛陳阿嬌要深得多。他不僅跟衛子夫生了太子劉據,而且衛子夫年老色衰以後,漢武帝依舊對她不離不棄,皇后之位從未讓給過其他年輕的女人。

由此可見漢武帝是非常愛衛子夫的,但是在晚年的時候,因為權力鬥爭,他又犧牲了衛子夫和她的兒子劉據,這隻能歸咎於他老糊塗了。


總結:漢武帝自始至終,最愛的那個人就是他自己。

無論是去陳阿嬌,還是娶衛子夫,漢武帝都是有自己的各種目的的。對陳阿嬌的愛裡,夾雜著他對竇太后權勢的敬畏,也夾雜著他對姑姑劉嫖的感恩。

對衛子夫的愛裡,則夾雜著他對權力的渴望,也夾雜著他對衛青和霍去病的器重。所以我們看他到底愛不愛一個人,不能只從外表上去看,要看看他的目的是什麼。

相對於陳阿嬌而言,漢武帝還是更愛衛子夫的。


江湖小曉生


漢武帝劉徹的初戀是表姐陳阿嬌,他非常喜歡兒時的姑姑的女兒。


某年日月,祖母對孫子說

——吾兒欲得婦,阿嬌好否?——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葴之。

竇太皇太后想皇帝皇后都出在自己的兒女家,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好理解。閒來逗孫子玩,問了這話,劉徹說,要是阿嬌當媳婦,一定要造個大大的金屋讓她住……

顯然,這時的漢武帝是最愛阿嬌的。

阿嬌的媽是大長公主,她本來是要把阿嬌送給皇太子劉榮為妃的,怎奈劉榮的媽慄姬不會處事,一口回絕。原因是大長公主專門養了許多絕色美女,時不時地送給漢景帝,也就是慄姬的老公,慄姬很窩火,不同意。大長公主轉而送女給膠東王劉徹,劉徹的媽王夫人一口答應。這兩個女人合力整垮皇太子劉榮一家。劉徹當上皇太子,阿嬌就是太子妃。


顯然,劉徹當上皇太子,以後當上皇帝,阿嬌的媽起了決定性作用。劉徹應當不會忘記這大恩大德。

女方又是兒時的玩伴,稍大又被表白要"金屋藏嬌",再後爭皇太子位,又出大力扶持。因此,阿嬌在漢武帝心中極有份量。漢武帝更愛阿嬌。

阿嬌失寵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是嬌。這好理解,皇家諸侯,貴胄世家的女兒,都是嬌弱無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慣長大的獨生女,千嬌百媚是令人疼惜。但是嬌過頭就討人膩味了。阿嬌婚後相當令丈夫膩味的。第二是橫,不讓當帝王的丈夫沾別的女人,一旦知道鬧翻天,三天孃家,二天外婆家,沒少讓漢武帝灰頭土臉的,再加上丈母孃出了力,又嘮叨。漸漸沖淡了夫妻間的昔日深情。第三是致命的,無子,沒生養。身為皇后,不能生育,不是皇后個人的不幸,而是皇室乃至國家的不幸。漢武帝舅舅田蚡因此誆淮南王劉安,就是以皇上無子為由,騙了劉安大量金錢。也說明皇后無出,讓別人有非分之想。陳皇后因為不能生育,醫治不育症費用千萬計,但還是沒有用。這是陳皇后阿嬌最後被疲的原因,也是漢武帝愛情呼叫轉移的無奈之恨。


衛子夫,平民歌女,撿漏成功當上皇后的根本原因是肚子爭氣,肚子不僅爭氣,而且學過辨證法似的爭氣:投人所急,生出個男孩。皇帝終於有了男孩,家族帝國後繼有人,令人大喜過望。實為衛子夫和漢朝大幸。更奇怪的是,這女人後來生的盡是女孩,沒有再生男孩了,沒有男孩則不存在爭位,漢武帝大喜,不愛死這個女人才怪。

漢武帝是見一個愛一個,還是分得清輕重的。他初戀阿嬌,後愛衛子夫,是她們對他有用,令他眷顧。再以後就多了,比如:

北方有佳人,娉婷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


這說的是李夫人,漢武帝對於女人,從來就沒有"專心"過。即使養有劉弗陵的鉤弋夫人也是如此……

僅從阿嬌與衛子夫而言,從漢武帝個人感情上講,他更愛阿嬌;從帝國穩定方面而言,他更喜歡衛子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