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武漢,全國抗“疫”焦點。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勝利在望,無數平凡英雄抗疫故事湧現,溫暖了這座城市和城市裡的人們。這些故事無一不感人至深,引人熱淚,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故事有些特別,感動中多了一份“囧”、辛苦中加了一份“樂”、少了偉大多了真實。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央視新聞採訪大連畫面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大連”,今年28歲,他的故事要從一段從上海到長沙的旅程說起。

01、誤入車廂 武漢下車

2月12日早上8點,大連在上海坐高鐵,準備去長沙找一個手遊工作室談合作。到了中午覺得有些餓的大連從3號車廂,走到9號餐車買了份盒飯,然後在8號車廂邊吃邊玩直到列車停在了武漢。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封城後空蕩蕩的武漢站

車到站了,列車員催促著他下車。直到這時大連才知道“誤入”了外地回武漢人士專門車廂,在乘務員的催促下,大連稀裡糊塗的下了車。他隨身帶的只有一個揹包,裡面的衣物和洗漱用品,只夠他在外生活一兩天。

下車之後的大連,面對的是空蕩蕩的火車站和下著雨的溼冷武漢,身在這個場景之中的大連,彷彿電影導演鏡頭中倒黴又搞笑的男主角。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大連在武漢

任誰看到這裡都想問,他上哪去呢?總的先離開火車站吧,但是現在的武漢滴滴和酒店都停業了。窘迫中大連翻開了手機,這一翻辦法有了:“我不是上58同城搜酒店麼,然後就看到志願者招聘、介紹工作這種,就想志願者肯定管住啊。我當時怎麼想的,你要上醫院工作的話,醫院能讓你回家?那肯定有管住的地方吧。”之後,大連聯繫上了武漢市第一醫院。晚上11點大連被接到了醫院。

02、當志願者 克服恐懼

到達武漢的第二天,大連開始了他醫院志願者的工作。

大連說他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2個小時,早上7點到11:30,下午從1:30到5點,晚上從6點到10點。中間的空出來的就是他吃飯休息的時間。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收拾病房的大連(央視新聞截圖)

在醫院裡,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給病人送一日三餐並且收回餐盒,幫助醫護人員脫掉防護服並且進行回收、給醫護人員消毒,除此之外拖地、噴消毒水、幫忙護士抬重物他都搶著幹。

大連說:“這個月,把我20多年的家務都做了。”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工作中的大連

有網友看了大連的故事說:大連心可真大,都不怕的嗎?

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的時候,他告訴記者自己很害怕。自己在的那一層都是重症,剛開始進病房,有的病人會主動與他聊天,大連會選擇逃開。他就像每個不瞭解新冠肺炎的普通人一樣害怕感染,收拾餐盒時接觸到的液體,或是病房裡病人的一聲咳嗽都讓他感到害怕。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大連的自述

克服恐懼是從瞭解開始的。

“我每天上護士站,她們的工作強度,她們工作內容。我經常跟她們聊天,你這樣不害怕被傳染嗎?她們說不會的,雖然我現在接觸了病人,我觸到了就立馬手消,這樣會保證你的安全。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教我,也就是一天一天我去上班,然後一點一點慢慢積累。”

對新冠肺炎的瞭解、對醫護人員的敬佩加上接連治癒出院的病人,都給了大連很大的勇氣。

現在的大連專心於志願者的工作,成了護士們不可或缺的好幫手。為了方便護士站的小姐姐們有事隨時能找到他,大連在護士站對面給自己做了個“工位”。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一張紙,一把椅子就是大連的工位


03、意外留漢 收穫驚喜

對大連來說,留漢是意外,但當志願者的收穫對他來說卻是驚喜。因為在醫院,他實實在在的幫助了、溫暖了重病的患者。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央視新聞截圖)

有人問大連,打算什麼時候回家?

大連說“戰勝疫情的時候,就是我平安到家的時候”。

現在的大連繼續做著志願者的工作,堅信著勝利即將到來。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武漢疫情結束後,他回家之前去看一眼聞名全國的武大櫻花。

90後大男孩“誤入”武漢,成抗“疫”最火志願者

有網友這樣評價大連的志願者經歷:稀裡糊塗上場,認認真真對待!大連曾經的無奈與害怕,是屬於平凡人的煙火氣。在克服恐懼後堅守一線,並選擇戰鬥到疫情結束,是屬於英雄的品質。煙火氣與英雄品質交織在一起,才成就了大連這個真實的平凡英雄!

更多抗疫資訊,“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持續為您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