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学校,如果绩效工资只是幌子,低职称教师,该怎么办?

缘木求鱼164931573


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师才能真正理解“丑媳妇终于熬成婆”的含义,1995年参加工作每个月工资200多一点点,伙食费每个月100多,班主任津贴35元每个月。买一辆三枪的自行车800多,看着有的同事买摩托罗拉,动辄上万,羡慕嫉妒恨啦!幻想自己骑着摩托车兜风,多美好!手指头一算,每个月存100,一年1200,十年12000,可怜,算了,不买。2010年时,摩托车骑上了 。2015年考虑县城买房,可是工资每个月2500,不吃不喝,一年3万,房价3000一平米,一年只能买10平米,十年可以买个100平米的房子,还没装修。不敢说小孩的开支呢。

这是真的。

当然,大家都说老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培养祖国的花朵的园丁,所以我喜欢,所以我坚持。


初中数学小明哥


学校的绩效工资,好像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还好吧,真正的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而大多数我所知道的学校(一般中小学),所谓的绩效工资,并没有额外的财政投入,就是教师们“割自己的肉熬汤,薅自己的毛做衣”:例如,每月教师按照从高到低不同的职称,从工资里拿出900多到700多不等,放在一起作为绩效工资重新分配。而如何分配,却是学校自己定的,说白了,是学校领导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情形是,除了当班主任并任两个班教学工作量的教师,能达到学校规定的满工作量,能勉强拿回自己拿出的那部分工资。一般人是拿不回来的,大多数班主任只教一个班(粥少僧多),也拿不回来。

那么大家拿出去的钱,分配到了哪儿呢?校长啊,一个月不算加班拿回至少1500,主任啊,一个月至少1000,后勤啊,拿平均数也能持平或略高。何况,只要不是一线教师,他们每月还都有名目繁多的加班,即加班费。惊喜不惊喜?奇怪的是,学校哪来那么多加班儿呢?即使各部门周末加班苦干,又有哪些相关单位,周末也不休息配合他们呢?一切不言而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论职称高低,都是弱势群体。如何寻求平衡呢?

一,立足本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当名声鹊起时,有家教的邀请,欣然前往,凭本事赚钱不丢人!何况,还有学生成绩提高后,学生和家长的感激,教师自我的巨大成就感,皆大欢喜。

二,也努力向仕途发展。投领导所好,有钱使钱,没钱拍马;即使暂时得不到一官半职,能作为领导的打杂,跟着进行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加班,也是一笔小收入。

要知道,这时候领导可为干活的人着想了,因为无论是加班餐还是加班费,他们拿的都是干活的人的倍数,所以多多益善。所以,学校里加班不断,这是个俏活,肥活。周末当溜达了,到学校待一会,就是加班了,还管饭。

年轻的蜡烛,就能帮你到这里了。


三人行有我为师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低职称教师或许真的就被“幌”住了。

从2012开始实行的公办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实际上一共分为两块。

一块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也叫基础性绩效工资,平时就随着个人的工资按月发放到手。这一块绩效工资是和个人的工作年限和职称高低有关系。当然了,工作年限长的,职称高的教师,必然要高一些。至于会高多少,那就要看具体的职称和工作年限了。下面是我们这里在刚刚实行绩效工资时,有关文件规定的具体情况。请看下图:

比如,同样是20年以下的教师,助级职称教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要比中级职称教师的少64元。不过,现在的这种差别可能会随着绩效工资总量的增加还要大一些。可见,同样教龄的低职称教师这种绩效工资要少一些的。

另外一块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也叫奖励性绩效工资,一般是在学期结束、经过考核之后打卡发放。

像这种奖励性绩效工资,其实,我们这里在考核分配时,是不考虑职称高低和教龄长短的。一般情况下,是按照教师的考勤、业绩、工作量和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考核的。

不过,学校领导在最终分配中还是要当家的。特别是有的网友反映,看大门的教师也会和一线上课的教师一个样,而且,凡是看大门的都是高级职称教师,是校长的关系户。

但是,我相信,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基本上没有,即使有,也是极其个别的情况。

如果真的在某些学校发生了这种现象,低职称教师不仅因为职称低在基础性绩效工资上似乎被“幌”了,而且,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上可能也被“幌”着了。

怎么办呢?说真的,不好办!只能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职称了,或许这就是解决之道。


中小学教育者


改变不了现实,只有改变自己。我毕业于中师,任教于乡村,后进修拿到美术大专学历,10年后在选调中回到母校师范教美术。那时候学历低、教龄短,虽然工作量大,但处处落后于人,也曾想职称和工资升的快一点,但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工作环境在那。

由于我一直喜欢教学和教研,也就一门心事教书,几年后赶上安徽省首届中师生艺术节和全国首届中师论文评比,我下了功夫,指导的学生获省一等奖(当时是合肥市唯一),论文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这两件对我鼓舞很大,虽说学校也没什么奖励,但给了我信心、决心,教学、教研的兴趣更浓。

一直做到今天,一晃20多年了。指导无数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奖励,发表文章4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三册。自己改变了,一切会随着改变。现在是省专业带头人,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绩效当然也上来了。

因此,我的观点是首先热爱自己的工作,静下心来做进去,再走出来,做长远打算。不能计较眼前得失。


河东老黄


低职称老师仍然应该好好工作。首先教学能力与职称是有相当关系的,大部分教师职称越高,他的教学能力就越强。职称越低,相对工作的时间越短,年限越短,教学经验较少,那当然教学能力肯定也不是多高了。其次,学校的教育工作虽然论资排辈儿不是很深,但毕竟职称也得有工作年限的限制,因此年限对职称也起着很强的制约作用。教师除了有合格的文凭以外,工作年限满三年才能进一级,一级满5年才能进副高级,副高级工作满六年才能进高级。而且就这个经济来说,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有了年限以外还得有相应的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以及教研教改等逐步的资料相辅佐,还得排队,说课,而且名额有限。因此要进高一级职称也是相当相当困难的。因此绩效工资与职称挂钩也是有依据的。最后,能是高级职称的也都是由低级职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谁也都有辉煌的时候,不要认为到了高级职称的老师就一下子变成老而无用或者盛气凌人,职称虽然低一些,但是经验也欠缺,一些年龄可消磨,因此趁着年轻好好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职称评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年轻人必须做到的,所以绩效工资不管是不是严格的按工作量来计算,都应该努力工作。这也是我对基职称老师的忠告,只有你现在吃的苦中苦,将来如果条件成熟的话你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否则即使条件成熟了,你也只能望职称而兴叹了!再者说了,现在的职称评定也有很多例外,比如说你有什么特殊贡献或者你有什么国家级专著论文的话,也会破格提升。这些可都得是从工作中获取的。


孤单者


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合理,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为了教育的顺利发展,尽快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教师打卡工资与工龄挂钩(绩效工资可以按工作效绩下发给教师,这个可以不按工龄),让工作时间长的教师理应比工作时间短的教师工资高。因为人人都会老,人人工资都会高。



李孟冬森


绩效工资就是割老师身上的肉奖励领导的分配方式。教师不需要职称,更不需要那么多的头衔和荣誉,让人想到古时候的“狗尾续貂”。教师职业不是名利场,一味的以金钱作诱饵,只会导致教师们以追逐金钱为唯一正确,以擭取诱饵(晋升职称)为最大目标,进而变本加厉地不择手段,最终害了孩子,异化了教育,偏离了教育方针。


今天空气流通畅


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只有改变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那么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总有一天,你会脱颖而出,领导会委以重任,努力干上几年,职称晋升上去了,工资就提高了。

2.课外多读书,多学习,多储备。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自己有底气。如果对学校不满意,跳槽也不怕,咱有实力。名师窦桂梅师范毕业,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清华附小的校长。

3.业余还可以做自媒体,写文章,录视频,做得好了,收入多了,区区一点绩效工资算什么。

总之,有实力才有魅力,否则,没实力光埋怨是没什么用的。潜心学习,努力,静待花开。


雪落下的声音a


关于生活感悟的心情说说推荐

1) 总有那么一天,有一个人,会走进你的生活,让你明白,为什么你和其他人都没有结果.

2) 一直都不想说 其实 孙浣琪 孙慧芳 孙淇琦 孙锦纯 孙悦容 刘玉鑫 彭超 你们一直在我生活圈里

3) 我们没有资格去逃避生活.

4) 带着你的为我好 滚出我的生活

5) 爱是与生活勾结一起的幻术!直到最后才会发现我们相信自己胜过相信爱情!爱自己,胜过爱对方。

6) 暑假君,你别走啊 别走,我不要和上学先生生活在一起,不要啊 你别走 呜呜呜

7) 生活比电影难过多了、

8) 也许我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很平常的过客,你或许不知道,你曾是我的全部。

9) 再难受又怎样,生活还要继续,现实就是这样,没有半点留情,你不争就得输,

10)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



金辉数学教学重点讲解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当你所在的学校绩效工资只是一个幌子的时候,你无非面临五种选择:第一种就是脱颖而出,引起学校的重视,重新考量你的绩效,让你得到应有的认可,但前提是你必须很优秀。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而准”的道理。只要你很优秀,如果你所在的学校不够重视你,那么别的学校就会向伸出橄榄枝,那时候第二种选择跳槽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而第三种选择就是非常傲娇地辞职像私立教育巨星新东方的俞敏洪一样自主创业。只要你非池中之物,那就会有一片更辽阔的海洋等着你去纵横。而大多数人的就是第四种选择,不破不立,吐吐槽发发牢骚,然后按部就班重复着自己的工作,成绩一般,不前不后,等着熬年龄,论资排辈来提高自己的绩效。而第五种选择就是最糟糕的,除了牢骚满腹,还忿忿不平,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于是破罐破摔,最后寂寂无名,一事无成,或最后被学校踢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