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重回大学,你会怎样度过?

薇话生活


如果时光重回大学,我会这样过:

首先,我会珍惜学习时光,不会像以前哪样混日子。

很多时候,只有错过了才会知道珍惜;很多时候,时间过去了回头去看看才知道以前得过宜过。但是过了就是过了,没有哪么多如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因而,如果能回到大学时光,我会加倍努力,在大学时候尽可能的把自己能学的东西学精,学懂,多参与学生会的活动,多去锻炼,多看书。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成就,成为专业上的精英。

其次,多去旅行,多去全国各地去看看。回头去看看,大学时光是最好去旅行的时候,无论是穷游,还是自行游,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历,也给自己增加阅历,多看看各地的人文风情,既能增长知道,又能学到东西。

但是,没有那么多如果,也不会重会到大学时光,现在只有珍惜现在,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老罗职场小畅


我是一九八二年考上大学的,那是在高考制度刚刚恢复五年。本来一九七零年上小学,可是某一年,由地方教材改成全国统一教材,多读了一年,五年制却读了六年小学。一九七九年上高中,由原来的两年高中变成了三年制。高考时,考上了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当年也由前边的两年制变成了三年制。上午仅是上四节数学专业课,下午没有课,几乎是无所事事,有一搭没一搭看小说,曾读过不多的几本名著,就是那时读的,或洗衣服,当年没有水房,没有洗衣机,女生爱干净,把水用桶拎回宿舍,手搓洗衣服,活儿也很麻烦。晚上有自习课,复习课程,完成当天作业。现在感觉是虚度光阴了。如果时光可以重回大学,我要珍惜每一寸光阴。首先把数学专业学精,其后继续提高学历,一步再一步。然后读更多的小说、诗词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再就谈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有人说,年轻时,不谈一次恋爱,等于青春白过,有同感。大学期间,多种因素,没有谈恋爱。通过相亲结识老公,家庭美满 ,然而总感觉今生平淡了一些。有人认为平安是福、平淡是真,也对。现在是假设时光可以重回嘛!那就规划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生!


郁金香1392091


我想,我会赞同一个网友的回答,培养自己几种能力:
1、培养自己独处的能力
中学时代,我有两个要好的闺蜜,我们三人亲密无间,吃饭的时候在一起,喝瓶酸奶也要喝同款,就连课间操的时间去上卫生间也要手牵手一起去......可是,高考后,我们考入了不同的大学,不得不分离。
一下子走进大学,认识新的朋友也是常态,但你会发现,后来,你认识了许多朋友,但很少有人能够取代她们在你心里的位置。
你会发现,即使你经常和那些新的朋友相处在一起,一日三餐都一起,你们彼此之间,也未必能够打开心扉,无所顾忌的说出心里想要诉说的话语。
慢慢你会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有许多事情要做,有时候,孤独成了成长的第一节必修课。
但人恰巧就是害怕孤独的,于是,为了融入群体之中,你急着和别人寻找相同的话题,比如,喜欢哪个女明星,喜欢淘宝上哪家店铺。
如果你没有及时参与其中,你很容易被说“不合群”,甚至觉得自己“被孤立”,但最合理的做法却是,你不用为了迎合朋友而放弃自己的正事,你也不必急着去融入别人的圈子,因为比起那些,学会独处,坚持做自己更重要。


叔本华曾经说过: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学会与人交往是一种能力,但同样学会独处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独处是比交往还有重要的能力。
学会独处,不是要你躲起来,而是为了寻找到那个最纯粹的自己。


2、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盲目更风
当你真正走进大学,你会发现,许多人都在忙着考证,比如,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证书、会计证、司法证、普通话证书等。
但根据自己的专业和需求来看,其实有些证书是不需要考的。
我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刚进大一那会儿,我的同学们都忙着去报考计算机二级证书,不可否认,在这个时代,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
那时候,我交了300多元的报名费,加上80元的考试费用和其它费用,前前后后花了将近500多元,那是我半个月的生活费。但结果却是,学习内容对于我来说非常吃力,枯燥乏味,到了第二次补考,依旧没有通过。


后来,我才发现,我的专业和计算机并不对口,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来说,其实,只需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能力就可以了,比如,怎样使用word文档,用什么字体、字号、行间距怎样设置等等。
所以,考证之前,要先了解考试难度,了解是不是自己以后真正能够用到,自己是否能够抽出时间去学习并攻克一个个小小的学习难关,以及你是否拥有一鼓作气的决心,这些,都是你需要去了解的。你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对你来说,没有价值的事情上,那只会费神费脑,还费钱。

3、在适合自己的社团里发展自己的兴趣也行,你在还未走进大学时,就听说过诸如此类的话,“社团活动并没有什么意义”,“你去到社团里也未必交到真正的朋友”等等,但现实,真的是别人口中说的那样吗?大一那年,我加入了两个社团,一个是“文学社”,一个是“女生协会”。文学社经常组织征文活动,征文比赛中我经常荣获一二等奖,次数多了,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我的书面语言表达很流畅,我不仅会写诗歌,写散文,还会写小说,以至于在大二的时候,我靠着自己的写作能力完成了一本15万字的青春小说,并在大三出版上市。当然,写作的前提是大量的阅读和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总结。而女生协会,经常教一些美妆知识和礼仪,也是从女生协会里,我知道了,一个人女孩子不仅要仪容整洁,更要去培养自己的内在气质和审美能力。在社团里,你很容易去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将自己的兴趣慢慢发展,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你的兴趣竟然成了你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任何时候,你都不要小看发展兴趣这件事。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里说: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多参加几个社团,多发展点自己的兴趣,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毕业以后,你会感谢那时候坚持发展兴趣的自己。4、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说:我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先稳定生活的基盘,余项事物才能渐次展开。大学那四年,遗憾之一也是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不论是学习的时间还是做其他事情的时间,都没有好好做过一个规划,以至于错过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做许多事的机会。比如,规划时间去锻炼身体,规划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写相应的读书笔记,规划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大学英语四六级没有通过,也是我的遗憾之一。没有认真学习英语的结果就是到了现在工作,接待一些外国友人,完全不知道怎么沟通,只能看着手机翻译APP发愣。现在的我还在想,如果让我重回大学,我从大一就要开始坚持学习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学生你,希望你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好,尽量把时间留给自己,静下心来去积累更多的东西,逐步靠近自己的兴趣和想接触的人,永远做一个新的,有趣的,意想不到的自己。你年轻的时候,正是积累的时候,趁着年轻,多培养几种需要具备的能力,做一个生活出色的能手。


老雷在线


1、上课好好听讲,不玩手机,回来也会做作业,去图书馆复习功课。

2、上大学时女生篮球赛让我参加,我拒绝了。现在想想挺后悔的,记得当时班里女同学参加的很累很辛苦。如果重选,我一定会参加,可以多认识一些朋友,而且体育活动一起奋斗过的,积累的情谊,可以让我怀念很多年。

3、多出去玩,把九江玩遍。现在想想只去过庐山,没去过鄱阳湖挺后悔的。毕竟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小城,大学又有大把的时间玩,就不要出去走走,不要宅宿舍玩手机,看小说。

毕竟现在想再去玩要有钱有时间有人陪,缺一不可,不然都没意义。

4、学化妆和穿搭。大学时候没谈过一场恋爱,没人追。现在想想,原因除了自己太好,还有就是太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了。

不会化妆,每天上课防晒霜也不用,那会的穿搭也是惨不忍睹,都是撞色。要做一个精致girl哦⊙∀⊙!

5、多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学生会。都说学生会就是一个小社会,相比于单纯的生活,我更希望自己早早的明白人情世故,出入社会以后,这些都是加分项。

6、看到电视剧里晨跑都是没什么人,自己再跑,很喜欢这样的环境,自由自在的。

大学宿舍楼下就有个小操场,要是晚上去跑步,又减肥又锻炼身体,还清净呢。

唉,只有经历了不舒适,才会意识到大学的生活多么安逸舒适呢。










慕小花


一,重新选择专业,适合自己而又前景不错。

二,不再随意的挥霍时光。定小目标,定在图书馆的时间,定涉猎书目。并坚决完成。

三,认真,用心交一个女朋友,可以终老那种。女生毕业后可能在社会上能找到比学校更好的男孩,但是男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基本找不到比学校更好的女孩。

四,制定切实可行锻炼计划,不必健身,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体育项目:比如球类等。

五,最好选定一种爱好,并且学习提高。如:棋类,书画,乐器等(尤其寒暑假别浪费)。

六,冷静处理人际关系,抑制冲动。对人多微笑。


慕容三十二


1、尽量在一年内规划好未来想要选择做的事,并为之绝对努力。

2、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培养自己一方面的优势。不管是辅导还是销售,要让自己能在课业之余挣钱。

3、尽可能在2的基础上,做到经济独立,并有所余。用这些挣来的零花钱也好,大金额钱也好,旅行报班,见识世界,认识更多牛人。

4、把自己拾掇整齐干净,尽可能有所运动。运动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面貌良好,变美当然重要,但精神和面容态度更重要。

5、能在此基础上,遇上志同道合合适的对象,有恋爱的经历。尽早去谈,去磨合,会让自己更能包容,心胸更宽广。这样养成的心态,对未来事业也大有助益。

6、面临毕业季的择业或是继续深造或是恋情面临考验时,一定要考虑利益最大化。做出了选择,自己能不能承担这样的选择。任何一种选法都会后悔,但那绝对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7、少废话,多行动。少忧思,多读书。那一点点年轻人的多愁善感,和现实的复杂和压力比起来不值一提。

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小星星知我小心心


如果有机会重回大学时光,我会告诉自己,四年的时间其实很短,你要珍惜大学时光,按照自己的意愿,高质量的度过大学四年。

多匀出一点时间在兴趣爱好上,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

懂得取舍。不再追求样样出色,大而全,累且乏力。专注一两项重要的事情,做出自己的特色。

早早为考研做准备,读个更好院校的研究生。

好好爱自己,别为不值得的人伤害自己,耽误学业。

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不随波逐流,不攀比,不依附,知行合一。

会一门独家绝技,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会,别人不会,找工作就有优势。有点本事,才有谈判的资格。

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拒绝,遵从自己的内心。

别害怕出错或者出糗。在自己的老师同学面前出丑,总好过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犯糊涂。

勇敢去爱,勇敢去追求美好的人和事物。有些东西,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如果能回到从前,我就会一条道走到黑,而不是不断的权衡和放弃。坚持做自己的事情,持之以恒。大家都是在爬山,你很清楚自己要爬哪座山,别人在爬什么山?你当前处于山的什么高度?明天自己要到达哪个山头?你是有计划的,方向明确的,不随波逐流的,有自己独立而清醒的认识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名人解读


可怜的我,连如果的机会都没有。

我连初二都没有读完就不读了,以前对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结果到了出来社会工作后,才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能让有一次机会回到教室里上课的话,我一定会好好细致的听老师讲课,然后在下课期间找一个喜欢的人谈一次校园爱情。

可是这也只能在梦里出现了。只能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愿望了。

虽然说不能回到教室听老师讲课,但是并不能阻止我现在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目前也每天在学习自媒体知识。尽管自己的基础知识不好,但是只要时刻学习,也是能弥补自己的缺陷的。加油吧。


爱美食的小叶先生


如果时光重回大学,你会怎样度过?先来说说我的大学吧。

大学我是兼职狂人

进大学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开始了我的兼职生涯,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想方设法的经济独立保障自己的生活,尽早不再用父母的钱来养活自己,所以兼职就成了我的首选。

可是大学的兼职虽然非常丰富,但是赚钱不多,而且比较辛苦。比如说发传单,大早上不到7点就坐公交车前往,工作地点顶着寒风跑一天,才挣45元钱。

有时候传单还要站在马路上发,等红灯亮的时候去路口发,周围车辆穿梭,非常危险。

除此之外,如果有工作机会的话,还可以去饭店做小工,一个小时也不到10元钱,其实就是临时服务员,而这份工作实际上非常抢手,不是每个人都能抢到的。

至于做家教,很多人都觉得大学生做家教很容易,其实因为我们是一个师范大学,属于僧多粥少的状态,所以家教这种机会基本上都是留给大三大四的学生的。

所以我做家教的机会也不多,平时也赚不了什么钱。

可是可能当时年纪比较小,没有踏入社会,不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我为了挣那点小钱整天忙忙碌碌,却还不如泡在图书馆,多读几本好书,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这样估计就不会考研失败了。


重回大学,我要这样过

走出学校你才会知道大学的时光是多么的宝贵,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你好好利用。

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大家才会有学习的干劲,才会有学习的良好环境,身为学生,才会更有学习的心态。

如果能够重回大学,我一定要做以下三件事。

1.将学好专业课当成头等大事,年年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都会觉得大学比较轻松,只要不挂科就比较好,可是等你找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好好努力学习的同学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虽然说有共同的学历,但在找工作的时候,他们由于能力不同,甚至只因为平时的考试成绩不同,收到的工作机会也是不同的。

永远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即使你比别人只强那么一点,这个工作机会就是你的而不是其他人的。

2.选择第二专业,好好研修

学是可以修第二专业的,我的室友就修了法律专业,但是因为我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所以就放弃了修第二专业的机会。

可是现在想想我却非常后悔,为什么呢?因为修一门第二专业也就只是多交几千块钱,周末也要学习而已,可是如果这样努力,两年就能收获另两张学位学历证书,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

虽然说有人会觉得修了也没有用,以后基本上不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人们常说,说多个证书多条路,但其实我觉得你考的再多的证书都没有你的学历和学位证值钱,你的第二专业短时间用不上,也不要着急,因为它很可能成为你的另一条路,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我的同学在毕业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英语真的没有深造的兴趣,于是她选择了法律专业进行考研,虽然差几分没有通过,但她仍在努力想要通过司法考试进行转业。


3.进行基金定投

大二的时候开始接触理财知识,自己通过看书学会了基金方面的很多知识,但是由于自己总是忍不住赎回,所以被割了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但是如果重新回到大学,我肯定会更早的学习基金的知识,然后从大一就开始定投,这样大一定投到大四,毕业之后我将会有一笔非常丰厚的启动资金。不管是以后买房也好,还是有兴趣创业也好,都很不错。

总结:这个问题是重回大学时光会怎么过大学生活,但是我们都知道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回,虽然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回大学的生活,但是大学生活真的不会再回来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彻底想一遍,然后好好去完成,不要让未来的自己留有遗憾。

我是凌乱笔翼,中学英语老师,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还不错,那就互访帮忙点赞转发下吧,谢谢。


凌乱笔翼


最近听到了一句很鸡汤的话,但是我很喜欢,分享给你们。

“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停止焦虑认真生活。

以下是正文。

2017年,9月3日,上午十点。

我一个人带着沉重的行李爬上宿舍所在的六楼,推开603宿舍的门。

满屋的尘土,空空的床铺,墙上垂着破旧的卡纸。

汗水和尘土在空气中混合,杂乱的环境和疲惫感交织。

我喘着粗气拉过一号床的椅子,擦也没擦直接坐在上面。然后看到贴在墙上的一张便利贴。

写这样的几行字

“四年的时间其实很快,当你毕业的那一刻,好像军训只是昨天”。

现在是2019年11月28日,晚上9点37分。

家教回来的我,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抱着电脑。

也同样的在墙上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不要因为一件事情的逝去就去神话它,

不要认为所有人在走的路就是正确的。

我回想我大一的时候,好像整天的都沉迷在高赞回答的那种状态。

我大一的时候开始玩知乎,热衷于大学生活规划,如何高质量的度过大学生活这种话题。

本身来自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又因为高考失利,滑档滑倒一个省外偏远的小城市上学。

不仅仅在见识还是阅历,我都感觉自己远远低于其他人,而且仅剩的一点个人的思想,都被两个月前那场考试耗尽。

用一两个词来形容那时的我

就是 自卑,焦虑。

而知乎的出现,就像是摔下悬崖的张无忌突然寻到的《九阳神功》。

来自学长们过来人的大学经验让我耳目一新,不对,应该是叹为观止。简直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那个时候的我好像突然找到了方向,同时我也我急着变好,变得更加优秀一点,想要健身有一个好身体,想要参加更多的比赛,想要实现经济独立…………幻想着咸鱼翻身把歌唱。

其实就是想活成那样的人。

所以可能早在几年前,那些道理我就已经明白。

但是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活成理想中的自己。

相反我得到的是什么

焦虑,知识焦虑,未来焦虑,付出和收获落差的焦虑,各种焦虑。

想学静不下心,想玩又有负罪感。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精进》

如果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深受黑暗。

那时候的我,很喜欢跟自己较劲。我把自己闷在图书馆中,尽管已经困的不成样子,但还是强打着精神捧着书读,坐在长椅上摇摇晃晃,突然一瞬间惊醒,然后就很烦,很焦虑。一种自我怀疑的焦虑,一种不可名状的焦虑。

我靠着那些过来人的经验来刺激自己,但是却搞的自己疲惫不堪。

后来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那时候突然醍醐灌顶,想来想去。的却我好像并不是不知道那些道理,我只是并不是那么想去做某一件事。

后来我去看豆瓣高分电影,我去读名著,我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去啃整部的大秦帝国。

我才明白在各种远交近攻,各种尔虞我诈,阴谋阳谋之下,真正决定国家的威望是这个国家最根本的国力。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让一个初中学历史的小学生同样可以说得出来。

但是当我完完整整的看完这部鸿篇巨制的历史小说后,从商鞅变法,再到张仪蚕食,范雎远交近攻,到最后一统六国。

我才明白快餐文化和经典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快餐文化直接讲结论,经典讲的是过程。它们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但是没有那个过程的积淀,只给一个结论,是没用的。

就好像那些建议一样,那只是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你不去经历,不去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过一次,那些理论是架不住的。

沉迷于那些精简的人生建议,其实是自我的否定和偷懒。

我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很难活成建议中理想的样子。

或者说,我现在都不清楚那个理想怎么去达到,可是我能确定的事情是我还可以在认真一点,在多看一点书,再去多充实一下自己。

如果真的可以重新回到大一,我想对当时沉迷于别人精彩人生的我说一句

静下心来吧,什么时间你就该去做什么事,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学累了就去休息,打游戏看电影都可以。

不要为了活成那样的人才去做那样的事。

让自己更加高效,时间更加充分利用的方法就是用尽全力做好手头上的事情。

所以,好好学习,认真生活。

最后,如果看到这个回答的你正在大一,多跟家里的老人打打电话吧,他们不会玩智能手机,没办法和你发视频,也不知道你的生活。

好像我们总是能对过去,对以前的经历提出很多的建议,但是过去真的就那么不堪吗?

没办法接纳过去,怎么会接受当下的生活。

我现在可以侃侃而谈,可以打开word说出一大堆,开始不那么迷茫,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想和我之前的所谓迷茫焦虑时读过的书有关。

那时候的积累也给了我一些力量。

或许两年后我看到我今天的回答,仍然感觉自己在胡说八道。或许我能看到两年前的我,我可能还会说一句,你挺不错的,如果再少一点焦虑就好了。

但是我没办法回到过去,未来的我也没办法来到我身边。只是过了很久之后,才会想,如果当时在努力一点,会不会成绩好一点,分数好一点,就可以不用到外省上大学,就可以经常回家看看。

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该考虑的事情。

眼光放远一点,现在还不晚,不如从现在重新开始。

让以后的我能为此刻而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