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本期以“窥视”作为线索,介绍希区柯克的《后窗》与《邻居的窗》短片,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窥视现象,进而发现我们就生活在窥视与被窥视中。感兴趣的话,请继续看下去吧!

01— 认识窥视欲望与窥视文化

窥视欲望一词最早在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出现,这是对于窥视欲望的最早定义。弗洛伊德指出,人生而具有两种本能,生存本能(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关于生存本能暂不多解释,性本能即指婴儿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性意识的觉醒,因而他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如窥淫癖的出现、俄狄浦斯情结等。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人的窥视欲望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具有,属于人的生而所得。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弗洛伊德指出人具有窥淫癖后,在多个领域中对于窥视欲望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犹以文学领域与电影学领域为主。在电影领域中,出现了一大批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巨匠,其中以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为代表,在其作电影作品中曾涉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窥视癖、俄狄浦斯情结与梦境等等。而在文学领域中,霍尔·涅兹维奇推动了窥视欲望的新发展。霍尔专注于研究窥视欲望,他把窥视欲望与流行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人类的窥视行为无处不在的论断,将窥视欲望发展成为窥视文化(peep culture)。

在当下,人类的窥视行为无处不在,从关注博主、up主,到刷朋友圈、关注别人此刻在做什么,人们无处不在窥视。



02—《后窗》与《邻居的窗》的窥视文化解读

① 单向窥视为代表的的《后窗》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国,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尤其擅长于拍摄惊悚悬疑片。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了大批默片和有声片,之后,他前往好莱坞谋求发展,并与1956年加入美国国籍,并保留了英国国籍。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希区柯克共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电影,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摘自百度百科)他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关怀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人的无意识精神世界。他的影片在引起人的恐惧感同时保有电影精神分析学的内涵,通过影片让观众认识自我。

《后窗》影片讲述了本是记者的男主人公杰弗瑞腿因受伤而不得不借由轮椅生活在家里,百无聊赖的他开始关注对面窗子里的生活。从望远镜到高度相机,他看着对面窗子中的女人跳舞练瑜伽、情侣谈情说爱、太太遛狗。在窥视的过程中,他的女友与佣人的态度从拒绝、认为不道德转而变成了乐于窥视。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就在这样的窥视中,他发现了对面窗子里的谋杀案:本卧病在床的拓普太太突然消失、拓普先生的刀和巨大行李箱以及意外被杀死的狗。杰弗瑞他们想做些什么举报谋杀案,于是找朋友警察调查此事,而自己则继续窥视。在窥视的过程中,杰弗瑞女友潜入拓普先生家失败差些遭到谋杀,而杰弗瑞自己也在窥视中被发现,拓扑先生想要将其杀害,挣扎中杰弗瑞掉下了楼。

导演希区柯克擅长悬疑影片,《后窗》题材也是悬疑惊悚,剧情紧凑,重要节点像是在掐住观众的脖子,为主人公提心吊胆。但希区柯克的高明之处绝不仅仅只是拍摄技巧与剧情。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在影片中的拍摄中,几乎所有的窥视场景都以对面拍摄为主。例如,在拍摄杰弗瑞女友潜入拓普先生家里被抓住时,普通影片为了展示被发现的紧张感,往往会将镜头设置于拓普先生家里,近距离的或感受紧张气息。但《后窗》对于此场景选的却是杰弗瑞观看对面的视角,荧幕上只能透过对面小小的窗子感受紧张。同时,这种表现手法所凸显的紧张并非是杰弗瑞女友的紧张,而是窥视者杰弗瑞本人的紧张。这种拍摄手法将观众带入窥视视角,感受因为窥视带来的紧张感。成功的使观众产生对杰弗瑞的移情,即想去帮女友却奈何自己过不去的心态。

这种拍摄方法使观众产生对于影片故事及人物的认同感,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感受主人公杰弗瑞同样的紧张心态,观众获得了一种“缺席的在场感”。

此外,影片里杰弗瑞的窥视也与(影院中)观众对杰弗瑞和影片的窥视重合。影片中,杰弗瑞初期是在窥视对面的邻居,自身产生一种窥视欲被满足带来的快感,而后期,杰弗瑞被发现在窥视后,他突然醒悟自己也是在被窥视的,因此这种窥视的快感转而成为不适与羞耻。影片中杰弗瑞意识到了被窥视,而影片外的观众极有可能还未意识到自己正在窥视影片窥视影片里的杰弗瑞。这种隐含的双重窥视,正切合了希区柯克挖掘人无意识心理的期望。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所以,影片中的杰弗瑞意识到了自己在被窥视,而观众或许还未意识到自己对于影片的窥视。那么你呢,是否也在窥视,我是否也在窥视?

双向窥视为代表的的《邻居的窗》

《邻居的窗》被评为了第92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希区柯克的《后窗》是以杰弗瑞为主的单向窥视,而《邻居的窗》则是面对面的邻居双向窥视的故事。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两扇面对面的窗户,住着完全不同的人。一边是有着三个孩子的中产家庭,另一边是新婚燕尔的情侣。影片中中产夫妇的生活围绕着孩子转,冲奶粉、带他们郊游、送孩子上学,褪去了新婚激情的他们,囿于茶米油盐与抚养孩子的重任中。夫妇在此之间不断窥视着对面的情侣开派对、做爱,尤其妻子,每天在黑暗中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情侣,他们在羡慕已经过去这种阶段的自己。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影片后半部分出现了另一方的窥视。对面情侣中的男生突然去世,女孩伤心不已送男孩火化。或许是同情驱使着中产夫妇的妻子去安慰女孩。直到这时她才知道,情侣两人也经常窥视自己窥视自己的家庭。他们羡慕中产夫妇家庭美满、孩子可爱。

《邻居的窗》承袭了希区柯克《后窗》的窥视主题,但又将其用不同的主题诠释。《邻居的窗》把窥视扩展成为双视角的凝视,并将主旨提升为“

你在羡慕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羡慕自己”。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影片同样用窥视小窗的视角展现对面的生活,但这部影片可以更鲜明的让观众联想到自己,自己总在羡慕他人,看别人怎么做,但实际上,也总有人在羡慕自己。为自己此刻所拥有的感到满足是影片想要传递的。


03—现代综艺与媒体的发展:窥视现象无处不在

不管是看弗洛伊德的著作还是看相关影片都很容易会使观众忽略自己其实也在窥视,无时无刻不在窥视。在刷朋友圈、刷微博,看大V的vlog短视频......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处于无尽的窥视与被窥视中。

当下许多大火的《我家那闺女》、《中餐厅》等真人秀就是非常明显的窥视文化,观众窝在沙发窥视着明星们的生活。观众们将自己沉沦在节目中,产生“不在场的快感”,仿佛自己是节目中的明星。而各种短视频、vlog的出现更是平民中的一种窥视。窥视与自己相仿的人在干什么,窥视那些自己过不了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在窥视中有一种机制,即缺乏而促使人们窥视,可能是如杰弗瑞一样的身体缺乏——受伤或残疾,也可能是因为人的精神缺乏而窥视,如《邻居的窗》中的夫妇或是许许多多对生活不如意的我们。

霍尔·涅兹维奇在其著作《我爱偷窥:为何我们爱上自我暴露和窥视他人》中就认为,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相互连接成为以一个整体,在互联网中活跃的我们面临着现实孤独的状况。而人类是渴望被关注的,正是交流与真实情感沟通的缺乏使我们在网络中关注他人以及发布内容使自己被关注。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霍尔·涅兹维奇研究窥视文化五年,2017年他做过一项实验,将自己全天候的在网络中直播,受到他人窥视。以此了解“人们为什么要直播,为什么会关注别人,为什么沉浸在别人的生活中。”感兴趣的可以在B站搜索,有完整的纪录片。

乌云观影 || 影片以及现代综艺中的窥视文化

窥视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在当下,它已经不再是属于人精神层面的了。它到处存在,与人的精神有关,与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的蓬勃有关,与社会变更群体变化有关,这项课题非常庞大,完全认识很难,但我们在步步接近。而我们要知晓的就是发现自己的窥视欲望,知道自己正在窥视别人也在被别人窥视着,我们永远无法脱离窥视这个圈。在窥视中也要保有自我,像《邻居的窗》中的故事一样,我们的确在羡慕别人,但我们也值得被羡慕也会被窥视。


感谢看到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