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安家》大结局,圆满落幕。这部电视剧,表面上是讲房产中介,说卖房的事情,实际上是在讲人生。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剧中角色看到自己的影子,徐姑姑、房似锦、王子健、朱闪闪、九八五、楼山关、老油条等,他们的生活状态,是现实中的我们的合集。

这部剧里,最让我有共鸣的是房似锦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潘贵雨那副嘴脸,张口闭口都是钱,实在气人。

该死的重男轻女思想是怎么贯穿全剧的,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一 房似锦其实是“房四井”

似锦这个名字多么好听,且看“繁花似锦”的释义: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可是,房似锦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与这个词语正好相反。她本名叫“四井”。什么意思呢?就是生出来就差点被她妈妈扔进井里,好在有爷爷拦着才没有一出生就被自己的母亲杀死,而她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儿,所以叫四井。

惨吧,一出生就不受欢迎。这让我想到有个朋友说的,她自己的爷爷,当年生了双胞胎女儿,直接拿去活埋了。女孩,就活该是这命运吗?

而我,出生时虽没有那么惨,也有一点惨。我出生那会,正值寒冬腊月,因为我妈已经生过几胎,所以还没等接生婆过来我就已经落了地,我奶奶闻讯赶来,看到是女儿,用一层薄纱包了一下我,然后就跟我妈妈说:“我要去煮饭了。”

类似的农村背景,类似的出生经历,让我对房似锦这个角色有特别的感情。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二 你的钱都是我的,房家的钱都是你弟弟的

潘贵雨第一次出现,是来找房似锦要100万给自己儿子房家栋买房的,第二次出现,是为了要钱给房家栋装修房子的,第三次来找,是为了让房似锦给房家栋还房贷的。

潘贵雨这个角色,这个人设,绝了。这部剧要是没有她,会黯然失色。

房似锦最爱的爷爷病了,潘贵雨在电话里头跟房似锦说,你寄钱来,我就送你爷爷去医院,结果,钱给了,却没送老人家去医院,直到爷爷去世了,也没人跟房似锦说这事。最后,在爷爷出殡前一天,还是弟弟房家栋良心上过不去,背着潘贵雨偷偷打电话告诉了房似锦。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爷爷走了,房似锦的世界崩塌了,她跟老房家的关系彻底断了。爷爷是从潘贵雨手中救回房似锦的人,是给钱房似锦读书的人,是踩着单车送房似锦走出大山的人,是拿出毕生积蓄支持房似锦读大学的人。

潘贵雨不给房似锦读大学,是因为读书要学费,她的三个姐姐都是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养家了,就她还要家里负担。为了阻止房似锦上大学,潘贵雨把江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撕了,把房似锦绑在家里,断水断粮,还在接到校方的电话后,自作主张放弃了房似锦的学籍,使得房似锦错过了读大学拿文凭的机会。

有这么个妈,借《完美关系》中邦尼说的话:如果我知道我的人生会是这个样子,我宁愿就从来没有出生过。不过房似锦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走出了自己的路。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三 为什么会重男轻女在现代社会依旧盛行?

从社会原因来说,男性在体力等生理方面天然优于女性,在人类进化早期,更强的体力意味着更多的食物来源,部落战争中更多的生存机会。

从经济原因来说,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男性具有社会性的天然优势。因为男性的体力优于女性,所以能更好的农作干活,在古代能得到更多的养育回报,在资源有限甚至匮乏的情况下,也构成了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经济原因。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都说“养儿防老”,可养儿真的能防老吗?现今这个社会,儿子不啃老就不错了。有几个年轻人买房买车不是靠父母支持的?剧中的老严夫妇,一辈子勤勤恳恳,起早贪黑,靠一个个包子赚来的钱,全部拿出来给儿子买了房,最终换了个没地方住的下场。

不是说每一个儿子都会像老严的儿子那样不孝,但我想说,就别想防老这事了,想想怎么过好自己的一世吧。

房似锦的弟弟房家栋,没有潘贵雨帮他,有什么都给他,靠他也根本活不出个样子,自己都搞不定自己,如何养育父母?最终还不是靠房似锦这个有出息的女儿搞定他们老房家。

昨天台湾女星刘真去世,今天我才知道她去世的原因是想生多个儿子,选择了做心脏瓣膜修复手术。结果手术失败,苦撑了33天后死亡。这都什么年代了,她年纪也不小了,44岁的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已经有个女儿就别再执着了嘛,何苦呢?还为此搭上了性命,葬送了幸福的一生,可悲可叹。

所以,是儿是女,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都说“生儿好听,生女好命”,这话值得细品。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结束语

从“四井”到“似锦”,即使生在“破落”家庭,房似锦也没有像她的姐姐们那样像命运低头,而是顽强地生活下来,杀出了一条血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凭自己的一腔孤勇,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遇见了美好的事物。

也许重男轻女是我们这辈子都绕不过去的话题,也许到老了这个现象还是存在。我知道我不能改变社会现状,也无法动摇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所以,我会自行摒弃这么腐朽的思想,但不会去试图改变他人。

你们愿意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就说吧。你们觉得生女儿没用,会被人瞧不起,那就继续为儿子努力吧。你们认为女儿不是“后”,不能为家族传宗接代,那就继续为了“后”而活吧。

人生有什么难的,生而为女,不需要感到抱歉,作为一个女性,抬起头,勇敢往前走,终有一天,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从《安家》的房似锦身上,看到自己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