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打了數百年仗都不缺糧,為何孔明總缺糧?


任何古代國家連年打仗必然缺糧,戰國七雄並沒有不缺糧,每個國家但凡是進行舉國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往往都要休養二三年,只是不過司馬遷記載簡略,沒有明確寫哪個國家因為缺糧才不主動打仗。再加上秦始皇毀六國史書,更難知曉各國內政全貌,六國因戰爭缺糧的問題就缺乏史料記載。


諸葛亮北伐的頻率跟戰國的國家頻率差不多,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後,諸葛亮休整三年才進行大規模北伐,在第一次大規模北伐失敗後,蜀國五年後才再次進行大規模北伐,期間諸葛亮攻擊陳倉、武都的戰役不算大規模北伐,所以沒什麼大消耗。三年左右的時間正好可以囤積足夠的糧草供給軍隊,所以大多數國家都受到嚴重損失,停止大規模戰役都在三年左右。


戰國七雄對全國經濟摧殘給歷史留下嚴重後遺症,這個問題還延續到了漢代,根據《漢書食貨志》記載:“至於始皇,遂並天下,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猶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內愁怨,遂用潰畔。"

即是說秦始皇坐擁七國的雄厚國力,仍無法支持秦始皇征戰與大興土木的運動,可見戰國時期各國連年戰爭對經濟帶來多大摧殘。正因為戰國時期缺糧太正常,正常到沒必要專門去提,才讓人誤以為他們不缺糧。戰國的國家都是透支民力在運營,徵兵打仗的年齡越來越低,百姓家中男丁人口越來越少,則意味著生產越來越低,因此不斷惡性循環。

中國重農抑商的思想就是從戰國時期飛速發展起來,怎麼可能不缺糧?漢朝初期為了刺激農業發展,還推行用米糧換取爵位的制度,司馬遷的爺爺就是通過這個制度從農民提升階層。

諸葛亮強就強在他於有限基礎下給自己製造出好的北伐條件,他前後北伐時間不過才八年,期間三起來只有三次大規模戰役,事實上是剛剛合理了。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前休養了三年,十萬大軍跟司馬懿對峙,那時諸葛亮就沒缺糧。諸葛亮只是缺乏時間去經營國政,同時蜀漢的先天性條件也不好。


戰國七雄比較不缺糧的是秦、楚、齊,由於天然地理位置較好,不容易受到四面夾擊,擁有不少地方可以平穩發展經濟。魏、趙往往一發展起來就容易遭到友邦牽制,經濟戰略就被動得多。

所以單說戰國時期不缺糧是很籠統的說法,具體得精確到某一個國家某一場戰爭,比較當時各國前後的經濟狀態才能知道是否缺糧。

比如秦昭襄王在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以後,許多剛獲得的領土就被魏國趁機佔領,秦國緩了三年沒有大規模戰爭,可見前兩次大戰把秦國給打窮了。後來呂不韋執政,以休養經濟為主要政策,為秦王政掙下許多資本。可見秦國再雄,一旦盲目陷入大戰一樣會窮。

那麼諸葛亮八年北伐,其中有過兩次大休養,不正符合戰國時期的戰爭頻率麼?

回到諸葛亮缺糧問題上,蜀漢具有先天性不良基礎,其一是當年曹操和劉備在漢中大戰,曹操早就知道漢中不可久守,他在戰爭途中把漢中、武都的人口往北遷移,給劉備留下一大批無人的空地。


諸葛亮執政以後還需要搞移民政策,把蜀地的百姓遷移到漢中去發展經濟,但少量的移民是杯水車薪的,如果諸葛亮也搞大規模遷移,跟曹操當時一樣引起大規模民變。


諸葛亮為此又設立三國第一無二的督農校尉,專門管理從蜀地往漢中運糧。那麼大家再想一下,漢中產量不足,蜀軍大多數糧草需要由遙遠的巴蜀之地運往漢中,再從漢中運往前線,這期間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運糧者都是放下生產工作轉為軍事運動,而運糧者來回也要吃飯,所以戰線越長消耗就越大。


諸葛亮最大的問題倒不是糧食生產不足,在國內肯定是夠吃的,但是漢中人口稀少,糧食產糧少,蜀漢糧道長就成了最大問題。後來鍾會大軍攻打蜀國,大軍緊逼劍閣關,一樣出現糧草短缺的問題,魏國這麼大國家不可能糧草不足,主要是戰線越來越大,後勤補給不上。


三國時期,各國怕敵人像《孫子兵法》裡說的“糧草取之於敵”,都把邊境百姓轉移到內陸地區,所以各國異地作戰都很難從邊境獲取太大糧草,只能靠本國運輸。諸葛亮有一次北伐倒不是缺糧,就明顯是奔著魏軍的糧草而去。


戰國時期戶籍管理還沒有三國時期那麼好,各國地盤交錯拉鋸,許多城邑被各國反覆侵佔,大軍異地作戰就可以靠敵國的地盤進行補給,這種局勢正是剪不斷,理還亂。三國形成鼎足之勢,彼此多年沒法攻破的原因恰恰就是地形限制了各國進攻的侷限性,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多種條件,根本沒法打破格局。



糧道設計是最後一個問題,漕運可以有效減少人力,是運糧的首選,戰國時期各國的糧道都很有講究,好在中原的道路很好走,秦國出關也有黃河為輔。諸葛亮北伐只有西漢水運糧最為便利,所以諸葛亮常常取道出祁山。諸葛亮攻陳倉而缺糧,印證了陳倉道無水運之利的弊病。

諸葛亮缺糧的原因主要就是補給路線、漢中糧產不足所造成。而且戰國的國家同樣存在很多缺糧的原因,所以本題的前提不成立。


蘇沉船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古代除了少數時期,大部分時期只要敢於作戰,基本糧食是足夠的,只是運不上去。

運輸成本太高。

以秦軍為例,背靠關中平原,糧食絲毫沒有問題,但如何運到前方就是大問題。

秦軍為此發明了全世界最先進的馬車運輸體系,這是他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即便如此,由於運輸的限制,如果大規模的軍隊深入別國作戰,時間通常都會比較短。

大家注意看,戰國七雄的作戰,絕大部分戰役都是比較短暫的。

持續幾年的戰役非常少,幾乎是沒有的。

前296年,經過三年苦戰,名將匡章統帥的齊韓魏聯軍攻破函谷關(是為第二次合縱攻秦),這是戰國時期函谷關唯一一次被攻破。秦國割地求和。

看看,也只有這種規模的戰役,才會這樣。

再比如決定趙國命運的長平之戰,也是3年。前期僵持對峙二年六個月,後期白熱戰六個月。

這些都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戰役,傾全國之力的。

即便如此,長平之戰後期,趙國嚴重缺糧,最終被秦軍切斷糧草供應全軍崩潰。

而秦軍也是嚴重缺糧。秦昭襄王親自趕到河內郡(黃河以北,太行道以南,故魏韓地,時已屬秦),賜所有郡民爵一級,命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徵支援長平前線,遮絕趙國救兵及糧食。

就是這個道理了。

但以上這些作戰,大體都在平原、丘陵地帶,尤其還背靠古代運輸高速公路 河流。

然而,諸葛亮就慘了。

諸葛亮並不缺糧,四川有的是糧食,但難以運輸到前線。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本來是有荊州的。

他的計劃是,大量糧食和士兵沿著水路運到荊州,從這裡發動對曹魏的攻擊。

這樣糧食補充沒有問題,四川北部的攻擊只是牽制。

但關羽丟了荊州,隆中對也就是死翹翹了。

不要說古代,就算民國時期,川北的物資運輸都是極為困難。


拋去棧道不談,就算是正常的山路運輸,大車走不了,只能用小車甚至人背馬背,這樣才能運輸多少物資。

山路又崎嶇難行,一天走幾公里都是常事。

蜀軍北上出兵,最起碼也有數萬規模,後面山路運輸就算有10萬民夫也不見得支持的住。

更別說,蜀國一共才90萬人口,哪裡有這麼多後勤部隊。

後來,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缺點,開始就地屯田,可惜救急不救窮了,沒有什麼用處。


薩沙


戰國七雄拼的是經濟實力,我們從三國時期的狀況來看,養兵十分艱難,老百姓叫苦不堪。戰國七雄打了200年都不缺糧,為何諸葛亮北伐總缺糧?

制度不同

在這個問題上,最核心的原因只在於一點——兵制。戰國時期的兵制和三國時期大相徑庭,完全不同的制度從而也導致了國家走向的根本不同。

戰國制度

於戰國而言,國家實行全民兵役,即每每打仗,全國所有適齡的男人都必須出戰,無一例外;一旦沒有戰事了,除去一些守關人員,其他人統統回家種地,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也就是說,這些人不但是士兵,也是普通人,國家需要他們上戰場,他們就丟掉農具披上戰甲,戰爭一結束,脫掉鎧甲,又老老實實成一個樸素農民。

戰國七雄分佈圖


三國制度

於三國而言,蜀國的政策與戰國時期截然不同。在三國時期,士兵已然是一個職業,軍隊的戰爭也演化為職業兵與職業兵的對抗,極具專業性,更加訓練有素。

三國分佈圖

諸葛亮缺糧的原因

然而,相對而言的,蜀國也需要耗費更大的財力去購買槍支彈藥去武裝一個士兵,財力的消耗和農業生產人數的減少,也成為一大缺點。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蜀國的全部人口連100萬都沒有。但是卻要養著十餘萬軍隊。還有4萬大小官員。再去除掉老弱病殘,真正的勞動力根本就沒有多少。長時間供養軍隊是很艱難的。這就導致了籌糧困難。因此蜀國的時候,蜀國的人民生活是非常困難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卻不顧眾臣勸阻,非要北伐。糧食本來就不充足。再加上川蜀地區山路不好走,大大增加了運糧的難度,又路途遙遠。供給線變得漫長無比。光是路上消耗的糧食就要佔好幾成。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蜀國便是如今的中國西南地區,這裡有著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又怎麼會缺糧呢?其實這也是有一定的可能的,畢竟在中國古代的時候,西南地區的發展比較緩慢,甚至可以說是少數民族的天下,其農業發展自然是不能夠與中原地區相媲美的。

諸葛亮北伐路線圖


ClearListen


先不說諸葛丞相總是斷糧,我就想說一下這個題目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什麼叫打了幾百年不曾缺糧?你確定?


“秦攻楚,齊﹑魏各出銳師以佐之,韓絕其糧道,趙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

這段記載出自史記·蘇秦列傳。這裡說的就是秦國出兵打仗,韓國斷其糧道。如果計劃能完全實施,你說會不會缺糧?事實上,古人很早就認識了糧食的重要性。

孫子兵法裡,關於糧食的記載有好幾處——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芑杆一石,當吾二十石。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


為什麼孫子反覆說要速勝,為什麼他說要因糧於敵,如果不是缺糧,如果不是性命攸關,孫子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對糧這個問題翻來覆去唸叨?


只是先秦史料太少,所以你會產生戰國打了幾百年,沒有斷糧的錯覺,然而真的沒有嘛?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和《戰國策 齊策》都記載了同一條史料——


王建立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


說的就是秦國攻趙,趙國缺糧,向齊國借糧,齊國不給。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提的就很有問題。至於諸葛老是斷糧,我只想說一句,請打開中國地圖,看看出川的道路,什麼叫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國選了四川當根據地,有了易守難攻的好處,就要承受道路難行,運糧困難的苦楚。如果有一條大河從陝西流到四川盆地,能夠行船運糧,你看諸葛會不會缺糧?一個以一州之地,硬撼曹魏,打得司馬懿穿女裝也不敢出來交戰的諸葛,如果不是老缺糧,還需要六出祁山?


萌萌的糯包子


首先,求波關注。以下內容出自自創,網絡,維基百科,班固《漢書》,正史晉書《地理篇》等,也是第一另一個“落花枯等”回答的反駁

1我們先理清人口因素,

戰國中期人口2500-3000萬,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國總人口大約為3,000萬,

兩漢交替,又是動盪,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時估計全國有人口2800萬人

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計有3,000,000戶,約15,000,000人

蜀漢昭烈帝劉備章武元年(220年),200,000戶,900,000人。出自晉書地理志

蜀漢後主劉禪炎興元年(263年),民戶280,000戶,940,000人。此外,帶甲將士102,000,吏40,000人,總計1,082,000人出自《通典·食貨》七和《三國志·蜀志》卷三附註引王隱《蜀記》中的數據,關於263年的蜀國人口,兩者數據相同

自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二月黃巾之亂開始,進入長期的災荒,瘟疫頻發和戰爭頻繁的禍亂時期,全國人口數量與分佈格局發生重大變化。黃河流域屢遭戰爭,十室九空,人口或外遷避難或死亡。到蜀漢滅亡時(263年)人口數字根據傳世文獻資料記載,魏蜀吳納稅人口合計在820萬人左右。根據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發展史》的記錄三國時代的人口是1600萬—2000萬之間。

北伐軍6萬人,當時的巴蜀不等於秦朝明清的巴蜀,人力不夠用了。而曹魏,在赤壁漢中合肥之戰後,休養生息,實行兵屯雖然導致曹操生前無法統一全國,但是為曹魏晉朝統一奠定基礎。發展才是第一生產力。

2戰國時期,糧草問題也有,只是秦國處理的更好,當時的巴蜀更為富庶,蜀漢時期大不如前。參見長平之戰

我就先舉兩個例子好了

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謝謝


宰亢


孔明缺糧是有深刻原因的,歸結起來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長距離運糧消耗巨大;其二、巴蜀子弟大部分上戰場了,糧食產量不高。秦國之所以能以巴蜀作為糧倉,是因為秦國還有關中大糧倉,巴蜀的糧食主要通過長江供應伐楚之戰的軍隊,並不用運回咸陽使用。另外戰國時代的戰爭還可以取食於敵國,也就是攻佔敵人的糧倉,搶敵國的糧食食用。

秦昭襄王晚期,派李冰父子治理蜀郡,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從此成都平原水患得已解決,成都成為了天府之國。劉備入蜀後,地盤很小,除了巴蜀外,還有漢中、荊州,其中巴蜀是根本。諸葛亮的北伐是向北進攻,故水路用不上,只能走旱路,從成都平原出發至長安,路途約712公里,也就是1424里路;古代道路不及現在好,道路盤旋曲折,實際路程應該在1500裡以上。如果諸葛亮不是北伐而是東征,走水路的話,他就不會那麼缺糧了。

諸葛亮北伐只有兩條路可走,其一:翻越大巴山與秦嶺到達漢中;其二、出隴西進甘肅,再從天水進攻陝西。漢中沒有失去前,諸葛亮可以走第一條路;漢中丟失後,只有走甘肅這條路了。從甘肅繞道而走,路程更遠,古時就有千里不運糧一說,但諸葛亮除了從成都平原調糧外,不可能從山區調糧了;因為四川雖大隻有成都平原當時產糧多,其它山區產的糧食百姓都不夠吃。千里運糧,加上蜀道難,十擔糧食運到前線不足一擔了,這是諸葛亮缺糧的主要原因。

蜀漢政權先後失去了荊州、漢中,劉備伐吳之戰六十萬大軍傷亡過半,巴蜀子弟人口凋敝了。劉備死後諸葛亮不顧蜀國疲弱,先後六次大舉徵發成年男子入軍北伐,因此從事農業的就成了老弱病殘,婦女兒童了,這導致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秦國不缺糧那是因為秦國從山東六國引進了數百萬百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老秦人從事戰爭;但是蜀國明顯沒有招募到更多的百姓來蜀從事農耕,不論是農耕還是打仗都是巴蜀子弟,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農戰兩不順利。諸葛亮如果不那麼急功近利,而是採用修養生息的方法來治蜀,待時機成熟後再北伐,一戰而勝,那麼也不至於蜀國最先亡國。因此我認為諸葛亮雖然忠心為國,智力超群,但是跟管仲、樂毅相比還是差了很多,至少管仲富齊強齊有功,樂毅強燕富燕有功,而孔明把蜀國玩完了。


大秦鐵鷹劍士


諸葛亮憤憤不平:5次北伐就缺糧2次 缺糧律40% 為何誣陷我總缺糧?

諸葛亮總共進行五次北伐

第一次:228年,以趙雲為誘餌,大軍出祁山,涼州三郡反叛曹魏歸順蜀漢,但因為街亭之戰的失敗,諸葛亮撤得乾乾淨淨,沒有留下一絲成功;

第二次:228年秋,諸葛亮藉助曹休在石亭被東吳陸遜擊敗的形勢,出兵散關攻打陳倉,激戰20多天,因為缺糧而退;

第三次:229年春,諸葛亮派遣陳式發動建威之戰,奪取武都、陰平兩郡,並修築漢城、樂城;230年曹真三路攻蜀,被魏延等擊敗;

第四次:231年春,諸葛亮進攻祁山,和司馬懿對戰,最後因為李嚴因為大雨無法按期運送糧食導致糧盡而退軍;

第五次:為避免運輸糧餉問題,諸葛亮在231年到234年3年時間裡一邊休養生息,一邊大量提前儲藏糧草到斜谷,避免出現糧盡的問題,因此在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並沒有出現缺糧問題,退軍是因為諸葛亮死了。

關於諸葛亮兩次缺糧

1、諸葛亮軍糧儲存地在漢中,並非成都;

2、諸葛亮過於看重整體性戰略,一心想要奪下整個涼州或關中,而忽略了擴土的蠶食之術,導致大軍聚集,後勤因為山路運輸,導致運糧能力無法跟上。

如果諸葛亮確立蠶食土地策略的話,是不會出現缺糧問題。但10萬大軍聚集在一處,只能依靠後方輸送,後方壓力太大。

3、最後才是蜀道輸送糧餉能力有限的問題。

諸葛亮兩次缺糧都是因為諸葛亮聚集大軍在一出和曹魏軍相拒,大軍每天的巨大消耗遠遠超出蜀道輸送能力,因此缺糧,並非是蜀漢沒有糧食,而是運輸能力限制。

五次北伐,諸葛亮打得最好就是第二次北伐:

諸葛亮坐鎮,派遣手下大將去攻城掠地,兵力分散。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長平之戰為什麼趙王要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穩重守成的廉頗,放著堅固百里石長城不守而與秦國決戰?因為缺糧!

魏國為什麼閒的沒事要建立一個大敖倉?因為缺糧!

為什麼幾次合縱伐秦,就算勝利也無法擴大戰果?因為魏國後幾次不想當冤大頭,不開放敖倉,合縱軍缺糧!

為什麼秦惠文王要不顧韓魏楚趁虛而攻擊的風險派司馬錯領秦軍主力滅巴蜀兩國?因為缺糧!

為什麼秦國派李冰耗盡心力修築都江堰,將四川打造成天府之國?因為缺糧!

為什麼秦國明知道鄭國渠是韓國搞的疲秦之策,還是硬著頭皮把這個水利工程修完?因為缺糧!

為什麼卻匈奴七百餘里的蒙恬不乾脆直接進入大漠消滅匈奴?因為缺糧!

為什麼秦國第一次平定百越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因為後勤不濟,缺糧?

為什麼第二次平百越成功了?因為靈渠貫通,不缺糧了!

最後,你知道趙國一代雄主,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趙雍……是怎麼死的嗎?

缺糧!


扣毛


對於諸葛亮北伐這段歷史,瞭解的越多就越覺得莫名其妙。

戰國七雄打了數百年的仗都不缺糧,這個題目太大,沒法說清楚。豹眼認為,既然要打仗,總要把糧食準備好吧。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國七雄,既然打了數百年不缺糧,那就是糧食充足,這就不必多說了。

而諸葛亮總是缺糧,這事值得說兩句。

諸葛亮五次北伐,第一次因為馬謖失街亭而退軍,第二、四次因為糧盡而退兵,最後一次因為病逝五丈原而退軍,只有第三次是因為雍州刺史郭淮退軍,諸葛亮平定武都、陰平二郡後撤軍。

諸葛亮北伐缺糧,無非是幾個原因:

第一,蜀國本身就缺糧。

成都平原乃“天府之國”,土地肥沃,耕地不是問題。但連年征戰,青壯勞力全部被徵兵及運輸糧草,沒有勞力耕種,再好的土地也長不出莊稼來。

第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道路不同,運輸困難,即便有糧食也無法運輸出去。

第三,人力不足,後勤保證困難。

在北伐後期,諸葛亮造木牛流馬幫助運輸糧草。

沒有詳細的史料介紹,古代具體的兵力與運輸人力的比例,有說法是1:1。也就是一萬人的作戰部隊,就需要一萬人協助運輸糧草。

三國時期,人口大量流失,人口密度很低。特別是西北地區,人煙更加稀少。所需糧草全部依賴後方遠距離運輸。

諸葛亮一旦離開漢中北伐,越過了秦嶺、隴山山脈,進入曹魏境內,糧食的保證就特別困難。曹魏的人口、糧草一般積聚在城裡,如果不能夠攻陷城池,就很難得到補充。

加之,蜀漢人口較少,人力不足,後勤保證就更加困難。

作為北伐的主帥,諸葛亮起碼很清楚,戰役進行多久的時間,需要多少糧草,後勤如何保障等等問題,必定有個預判。

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諸葛亮不會輕易動兵。諸葛亮一向做事謹慎有餘,豈能屢屢出現斷糧的情形?

唯一的解釋,就是豹眼一向認為的,諸葛亮北伐不是目的,僅僅就是一個策略。

諸葛亮並沒有設定,每次北伐要必須達到的戰役效果,僅僅表明,我又來了。

帶幾天糧就打幾天的仗,糧食完了就撤軍。回去吃飽喝足後再來,如此循環往復。

看一下之後姜維北伐,也是這個套路,勝敗無所謂,來了就行,糧盡就回。

整個北伐,包括姜維時期,看上去就是些兒戲。

對於北伐的戰略意義,在別的問題中多次說過,就不囉嗦了。

就題主這個問題,豹眼認為,諸葛亮缺糧就是其北伐所採取戰術的一部分 。

其實,曹魏也習慣了,高興就與之交戰,沒興致就堅守不出,時間一久蜀軍自動就撤走。像有些情況,比如張郃被斬殺,就是盲目追擊所導致。

你放他走就是了,歡迎下次再來,這多好呢?有人認為張郃被殺是司馬懿的陰謀,似乎不無道理。

諸葛亮北伐,與司馬懿最後一戰,司馬懿就是用堅守不出的策略,硬生生地把諸葛亮靠死了。就算諸葛亮不死,也不會有大的作為。

同樣的道理,諸葛亮北伐運輸困難,曹魏伐蜀也會面臨這個問題。

那為何諸葛亮就不在家裡等著魏軍上門呢?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近二十年沒有北伐,魏軍僅有一次伐蜀,還被費禕輕鬆擊敗。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質疑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把這看作是諸葛亮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採取的策略,似乎很有道理。

這個命題與題主的問題相差較遠,友友們自己去品味吧。


豹眼看歷史


這和當時的運輸條件有關。

運輸條件包括道路、運輸工具、運輸距離、以及天氣等諸多因素。

戰國七雄:秦、楚、齊、燕、韓、趙、魏。裡面不包括“蜀”地。

戰國七雄從地理位置來說,實際間隔距離並沒有多遠。大致範圍基本是西至西安,北至陝西韓城,南至湖北鄂州,東至河北邯鄲延伸到山東淄博這個區域內。

戰爭最需糧食的期間一般是攻打各國的京都時期,城堅厚儲,耗時較長,需要軍糧較多。一旦京都被攻破,其它附屬地區都會迎刃而解。

七國之間雖然有些山區,但道路基本不受天氣影響而造成運輸困難。

諸葛北伐則不同。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但山脈眾多,且山高陡峭,還要受天氣影響。本來道路狹窄、泥濘,而且雨水經常毀損道路。道路需要反覆整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運輸才能供應及時。一旦道路塌方、雨水沖毀,以漢末時期的技術條件還是不容易恢復的。

所以說,諸葛北伐,經常斷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