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占据蜀地,战国时秦国强,三国时蜀汉弱,为什么?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秦占据蜀地和蜀汉占据蜀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一个是横跨秦、蜀两地,另一个则是只有蜀地一块地盘而已。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将司马错发动了灭亡巴、蜀两国的战争,将两国并入秦国领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把四川和重庆一起吃了进来。自此,秦国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大粮仓。

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天下的西部已经全部被秦人囊括其中。秦人不必担心楚人会联合巴蜀对自己的西南方发动进攻;相反,秦人反倒可以从水陆两个方向对东方六国发动进攻。至于号称天府之国的蜀地能为秦国提供多少粮食和人口,那就更无法估量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此时的秦国已经是经过变法后的战国第一强国、并且拥有广袤的关中地区的基础上的。拥有了蜀地,对于秦国来说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即使一时半会拿不下蜀地,老秦人也依然是战国最强。

但是五百年后的蜀汉可就不是这么个局面了——尽管废了老鼻子劲打下了汉中,他们却依然要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秦岭。一道秦岭成为了关中最大的屏障,无论是刘备、诸葛亮还是费祎、姜维,终其一世也没能突破这道封锁线。

而仅仅保有天府之国的蜀汉,也终究无法和拥有秦、蜀两地的秦国相比,甚至都没法和他们的老祖宗、同为汉中王的刘邦相提并论——刘邦之所以能有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诸侯纷纷割据,收拾起来比较顺手;而当刘备占据益州的时候,天下已经只剩这么点地盘给他施展才华了。在没有大变的情况下,蜀汉又如何能够定鼎中原呢?



青言论史


秦是兼有蜀地,刘备是仅有蜀地,压根不一样。


长岛男爵


因为秦国除了巴蜀还有关中平原,巴蜀对于秦国只是锦上添花,秦国最核心的区域还是函谷关以西的三秦之地,有了巴蜀秦国的后勤保障更充足,扩大了战略纵深,而且还有了从水路攻楚国的战略选择。可是蜀地对于三国时期的蜀汉而言可以说是它的全部身家,本来诸葛亮隆中对讲的是坐拥荆、益二州,可惜荆州在刘备手中丢掉了,所以益州就成了蜀汉唯一的依仗,可怎么能以一州之力敌天下呢!


折九成三


奏国占居蜀地,蜀地不仅是粮仓,也是富强之地。奏国与齐.楚.燕.韩.赵.魏相比,无论国土还是军事自然是强国。但蜀汉就不同了,曹操据中原,孙权独霸江南,曹吴天时地利皆超蜀汉。三国相比蜀汉最小,实力不及魏国东吴。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不同的好不好

秦国是占据了蜀地,他还有汉中盆地,还有关中盆地,国土是连成一线的。

而蜀汉是仅仅占据了蜀地,就国土面积来说,不及当时秦国多以。否则诸葛亮也不用北伐关中了。


叶飘刀


主要有下面三点原因:

第一,秦朝是集几代的积累,厚积薄发而出。相比较蜀国的根基就太单薄了。

第二,相当关东各国的各自为政,蜀国对手魏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在调动物资战略安排上要给蜀国更高的难度。

第三,还是看人口。始皇帝统一后全国有2000万人口,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有200万,经过几年发展,有文献说到始皇帝时秦国有500万人口,相当于关东六国的总和的1/3,这个真的是太夸张了简直不敢相信。再看蜀国,《晋书》里提到章武元年蜀国有户20万口90万,一共才90万人,对比魏国,曹叡时期全国有户240万口443万,蜀魏的人口差距远大于秦国和六国的差距。打仗就是人口的比拼。


甲申十七年


国情不一样。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就是一批狼,士兵最期待的就是战争。有这样子的士兵何愁不强。

三国之前战争不断,人丁稀少,刘备夷陵大败,关羽丢荆州,蜀汉几十年的积累全没了。

君王不同

自孝公之后,秦国代代明君。

刘禅太羸弱

人才

秦国时期,君王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不断的选拔人才。

刘备死后,诸葛亮亲事亲为,下面的人得不到锻炼,人才短缺。

秦国著名将领无数,白起,王翦,蒙恬等等

蜀汉五虎虽猛,但也只是当将军的料,不是当统帅的料。

诸葛亮打仗求稳

军事实力弱的国家,打仗只能靠奇兵获胜概率才会大。


数码小沈


情况根本不同啊,蜀汉的劣势实在太大了。

1、秦国有数百年的立国根基,秦人的国家民族观念已经很浓厚了,世代以统一天下为目标,经过数代君臣的努力,秦国的综合国力是七国里最强的,而且发展速度最快,给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吸引了大量良臣名将,人才济济。秦国人口也比较多,光是关中地区就至少有五百万人口,秦国最大规模一次,可以出动六十万大军。

反观蜀汉,就差很多了。刘备倒霉地生在一个人心逐渐不思汉的时代,自东汉后期,汉朝的权威就日渐丧失。尽管他一直努力宣扬自己到皇室宗亲身份,高喊“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但并不能多得人心,对蜀人来说,刘备集团始终是外来户,是军事殖民政权,为了他们到私利而北伐,徒劳无功,而沉重的负担却摊分到当地士族豪强头上,严重损害他们到利益,却没什么好处,自然就没什么认同感,当邓艾奇袭成都的时候,益州派官僚和益州百姓,对魏军是很欢迎的。

2、在地理上来说,秦国地处西北,周边都是蛮夷,为了生存,秦人也必须一直保持强悍。秦以武立国,民风彪悍,秦军普遍耐战,能比较承受恶劣环境,而且西北地区是比较好的养马地,能出产比较多的马匹,提供充足的战马。而且秦国有很多雄关,函谷关和武关等等,这就导致秦攻六国易,而六国攻秦难,从关中俯视中原。

而蜀汉就比较倒霉,原本占据关中和荆州大部分,处于最巅峰状态,很有希望统一天下,却随着关羽失荆州,隆中对战略破产,后来更是越丢越多,关中也给丢掉了,地盘最后缩到四川和重庆云南等地区,在当时来说,这些都是大部分都是未开发地区,非常偏僻落后,道路艰险,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耕地又少,发展很困难,发展速度远不如曹魏,也不如东吴。可以说,蜀汉的地盘是三国里最烂的,兵马钱粮都是最少的,综合国力最弱。所谓到蜀地的地利,是利守不利攻,要进攻其他国家,也是非常困难。而且蜀汉严重缺少骑兵,而水军在荆州丢失,也基本没有了。更要命的一点是,蜀地乃是偏安之地,久居必丧失进取之心。

3、秦国已经建立一套相当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加上商鞅的大肆改革而建立的耕战奖励机制,大大激发了秦军的战斗欲望,有一套强大的动员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战争潜力。尽管有时会有内部斗争,但大方向

而蜀汉长期北伐,徒劳无功,统治层严重忽视了完善自身体制和提拔人才,而且派系林立。


蓝色背影


战国时,蜀地只是秦国的粮仓,后花园,不是刘禅的国都,秦军有了这个粮仓,成为一统六国的要素之一


我爱糖酒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国的士兵论砍敌的人头数论赏!所以个个秦军都是杀人魔王!蜀汉?不注重选拔人才,导致后继无人!一个国家和集团光靠哪几个人打拼是迟早完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